圖片來源:Pexels

(本文經合作夥伴  媽媽經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出處:〈保暖反被灼傷,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氣溫驟降,在前往公司、或是拜訪客戶的路上,是不是都會隨身攜帶暖暖包?

如果暖暖包使用不當,不僅沒效,甚至還有可能引起灼傷,來看看怎麼用才能讓暖暖包「保暖效果」更好。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媽媽經編輯部

冬天冷颼颼除了包妥厚衣外套、喝熱飲暖身之外,暖暖包也是大家常用的保暖小物。

不過常有民眾為了禦寒,將暖暖包貼在腹部、腳底甚至背後等部位,造成低溫燙傷或引發皮膚紅腫、發癢。尤其嬰幼兒、年長者、糖尿病患者以及中風患者,因感覺神經退化,造成大腦中樞調節能力變差,被燙傷卻不自知。

醫師建議使用暖暖包應隔著衣物,使用時間也不宜長時間貼著,睡覺時一定要將暖暖包取出,不能因為暖暖包的溫度沒那麼燙而掉以輕心,如果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容易造成一度或二度的燙傷。

暖暖包裡面成分有鐵粉、還有鹽跟活性碳,拆開包裝後,暖暖包接觸到空氣就會發熱,產生氧化反應。

暖暖包放在手上,無法做到保暖效果,必須擺對位子才能讓效果加倍。

醫生建議每隔半小時拿下來讓皮膚透透氣,換位子貼,正確貼在衣服上,就算使用時間長達一天,引起灼傷的機率也會大大降低。

暖暖包使用方式

暖暖包不用搓

非貼式暖暖包只需搖晃3到5下即可,貼式暖暖包完全不須要搓揉就會發熱,如果搓揉反而容易使暖暖包裡的鐵粉分佈不均,造成暖暖包無法均勻受熱!

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

貼在頸部後方的大椎穴

(背部脊椎)稍微凹下的部位為大椎穴,有效針對頸、肩痠痛及頭痛,在寒冷的時候能快速感受到暖意。

肚臍下方

能加快新陳代謝,改善下腹部冰冷,舒緩經痛、腹瀉。

大腿根部或鼠蹊處位置

有粗血管通過的重要部位,促進血液循環。

腰部後方

腰部周圍聚集了肝臟、腎臟等血液量多的內臟器官,腰部暖和,身體就為感到溫暖。

背後肩胛骨之間

舒緩肩膀痠痛、頭痛的症狀。

拋棄式暖暖包價位平實又輕便。黏貼式的暖暖包即使沒有口袋也可以使用。貼式暖暖包可能因久坐或在睡時使用,使皮膚受熱太久,造成低溫燙傷,請務必小心。

目前也有充電式、蒸氣熱敷貼、中藥暖暖包、可微波加熱重複使用的環保暖暖包⋯⋯等,種類豐富多樣。

此外也有熱水袋、電熱毯及電暖爐,使用時依然也要小心不要長時間直接接觸皮膚,以防止低溫燙傷的危害發生。

想看更多「健康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居家空間香氛學】家裡不同位置 5 種「最適香氛」:客廳擺紓壓優雅的花香、書房放專注靜心的木香⋯⋯

【2020 年深夜療癒歌單】5 首歌陪你沈澱自己,願這些聲音輕輕為你拂去心頭上紛飛的思緒

【心理測驗】從你喝的咖啡看出你的個性,諮商心理師:「拿鐵派」個性溫暖、「卡布奇諾派」人生多彩多姿⋯⋯

(本文經合作夥伴  媽媽經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出處:〈保暖反被灼傷,暖暖包擺對位置效果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