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面對快速變動的生活情境,若能擁有一套如憲法般堅定的「人生使命」,就不必藉助他人的成見或偏見行事,而能安心、穩定的倚賴自己的信念與價值觀接應生活動盪。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 成功學大師 史蒂芬・柯維、西恩・柯維

每個人在成長過程都承襲了許多來自他人的「人生腳本」,也就是價值觀與其他制約。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得改寫這些腳本,或者改變既有的成見。

假設我是一位嚴厲的父親,每當子女做出令我反感的行為,立刻會火冒三丈,把教訓子女的真正目的拋諸腦後,只端出做父親的權威,迫使子女屈服。

在眼前的衝突中,我固然得勝,親子關係卻出現裂痕,孩子表面順從,但口服心不服,受到壓抑的情緒,日後會以更糟的形式表現出來。

排除不合宜的價值感與制約

讓我們再回到前面提到的實驗——在我的喪禮上,子女齊集一堂,表達孝思。我期望他們個個都很有教養,滿懷對父親的愛,而不是只記得與父親起衝突的創痛;我但願他們心中充滿往日美好的回憶,記得老爸曾與他們同甘共苦過。

我之所以有這些期望,是因為我重視子女、愛護子女,以當他們的父親為榮。

但在實際生活中,我卻不一定時時牢記這些,表面上對孩子的態度並不能真正反映我心底的情感,因為繁雜的事務擾亂了我的方向。

好在這個缺點並非無法克服。我可以排除外來不合宜的價值觀與其他制約,藉由建立自己的價值觀與方向,和對生命的負責,來改寫人生腳本,讓自己的人生真正符合己意。

於是乎,日常生活一旦出現困難或挑戰,我就可以根據個人價值觀決定因應之道。

寫下你的生命憲法

確立人生願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認定自己的人生哲學或基本信念,然後寫一份人生使命宣言。宣言中應包括自我期許與基本價值觀,至於內容往往因人而異。舉例來說,我有一位朋友的人生信條如下:

  • 家庭第一。
  • 借重宗教的力量。
  • 絕不放棄誠信原則。
  • 未聽取正反雙方意見,不驟下斷語。
  • 誠懇但立場堅定。
  • 有備無患。
  • 態度積極,保持幽默。
  • 別怕犯錯—怕的是不能記取教訓。
  • 協助屬下成功。
  • 多請教別人。
  • 珍惜現在。

若是一位希望兼顧家庭與事業的婦女,她的使命感便不盡相同:

  • 我要兼顧事業與家庭,因為兩者對我都很重要。
  • 家庭就是平安、祥和與幸福之地,我要以智慧來創造整潔溫馨的環境,並教導子女有愛心、進取與充滿歡愉,培養他們發揮長才。
  • 珍惜民主社會的權利與自由,善盡社會一分子的責任。
  • 主動積極追求人生目標。
  • 避免養成惡習,不斷改進自己。
  • 金錢是人的奴隸而非主人。我要追求經濟獨立,量入為出,並定期儲蓄或投資一部分收入。
  • 我願貢獻金錢與才智,改善他人的生活。

人生使命宣言是行為處事的根本大法,好比一國的憲法。不管世事如何多變、環境多麼艱困,它依然不為所動。

心中秉持恆久不變真理的人,才能屹立於動盪的環境中,因為一個人的應變能力取決於他對自我、目標以及價值觀的不變信念。

確立人生使命之後,我們就不必借助成見或偏見來面對變局,如此一來,便能保持安全感。

世界變動太快,許多人難以適應,因而選擇了退縮與放棄,其實人生不必如此消極。

法蘭柯在納粹集中營裡不僅覺悟到主動積極的真諦,還體會到生命意義的重要。

後來,他提倡一種「標記療法」(Logotherapy),基本理論便是:許多心理與情緒疾病,事實上只是失落感、空虛感在作祟。標記療法可以協助病人尋回生命的意義與使命,以祛除內心的空虛。

直搗核心

欲確立人生使命,最重要的是掌握影響圈的核心,因為這是一切思想觀念的根本,也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與力量的泉源。

一、安全感 代表價值觀、認同、自尊自重與歸屬感。

二、人生方向 是生命的追求方向,和決斷所依據的原則。

三、智慧 是對事物的認知、理解與判斷能力。

四、力量 指採取行動、達成目標的能耐。

這四者相輔相成,安全感與明確的方向可以帶來智慧,智慧則能激發行動。若這四方面十分健全且均衡發展,便能產生高尚的人格、平和的個性,以及完美正直的個體。

這四方面的成熟度,同樣可以用依賴——獨立——互賴三階段來衡量。

處於最底層依賴階段的人,極度缺乏安全感,他們憑藉社會價值訂定方向,對外界認識不清,缺乏行動的勇氣,或受人擺布;若是位在最高的互賴層次,則能肯定自我,處世泰然,並且確知自己的努力方向,深諳待人接物的藝術,主動積極,不假外求。

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這裡買

想看更多「職場人蔘」,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成功,不必燃燒殆盡。」《哈芬登郵報》創辦人分享她人生最深刻的失敗、最值得的投資⋯⋯

【成功人士都怎麼過早晨】迪士尼執行長:趁著一天需要處理的大小事盤據你的腦海之前,抽空思考、閱讀和運動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由 天下文化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