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Pexels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有太多事情能夠使我們分心了,例如媽媽突然傳來訊息,或者在用電腦找資料時被跳出的廣告干擾。即使只是把手機放在旁邊,我們也會忍不住拿它起來查看 Instagram 通知,或看看有什麼新聞。

無論你在處理困難的工作任務,還是學習新事物,「分心」都是我們的大敵。

幸運的是,專注力就像心智的肌肉,可以透過鍛鍊讓它更強壯,可以從以下四件事開始練習。

1.讓取得分心物這件事更麻煩

「最糟糕的時間利用方式,就是將根本不必做的事情做得非常好。」 – 時間管理大師  博恩.崔西

在 2010 年代之後,含括社交、影音、新聞、購物等功能於一生的手機,成了許多人的分心大敵,大腦的天性喜歡新資訊的刺激,這些刺激能促發我們的酬賞系統,產生開心的感覺,因此除非有過人的意志力,我們很難控制自己不去碰放在旁邊的手機。

對此,日本精神科醫師樺澤紫苑在著作《精準用腦》中有個實用的小建議,人都討厭麻煩的事,我們可以利用大腦好逸惡勞的天性來測底移除分心物,只要把「拿手機」這件事增加更多步驟,我們就會因懶得去拿而成功抵抗他的誘惑。

例如把手機放到包包裡的最底層,然後再把包包放在離你工作的位置有一點距離的地方,當你突然想拿起手機滑時,一想到還要走過去,把包包翻開,就有很高的機率會打消念頭了。

2.省著用你的專注力資源

專注力就像手機電量、金錢,是有限的資源,如果一下子就太過消耗它,很容易後繼無力,即使知道不完成這件事不行,也難以專注起來,而最消耗專注力資源的就是多工。

其實人的大腦是無法真的同時做兩件事的,多工只是在兩件事之間不斷切換而已,就好像舞台劇的燈光組員要根據劇情發展把燈光打在不同角色身上,每此切換對大腦來說都是一種耗能,因此儘管身上有一百件事要忙,也要排優先順序,依序處理完才能確保品質和續航力。

3.找出你的顛峰時間

你可以花個幾天注意一下,自己在早上、下午、晚上哪個時段是最有專注力的呢?如果你發現你在早上更容易專注,那就盡量安排那個時段處理手上最困難的工作,馬克.吐溫(Mark Twain)說過:「假如你每天早上的第一件事就是『生吃一隻青蛙』,接下來的一天就會過得比較順利,因為你很清楚這可能是一整天之中最糟糕的事情了。」這裡的青蛙指的就是你最大、最重要的工作,在你狀態最好時處理掉最麻煩的事,剩餘的時間就可以更加輕鬆了。

4.把你的目標拆分成較小的單位

前段有提到,大腦有好逸惡勞的天性,如果你將一件事貼上困難、麻煩的標籤,你會下意識逃避去做,讓拖延症不受控的發作。因此讓自己的工作變得「簡單」很重要,而讓工作變得簡單的直接方法,就是把它拆分成較小的單位,以寫論文為例,比較看看,在你的行程表上寫上「寫論文」和寫上「寫第一章」,哪個會讓你比較願意去做呢?

參考資料:
1.《Very well mind》:7 Useful Tips for Improving Your Mental Focus
2.《Lifehack》:How to Improve Focus: 7 Ways to Train Your Brain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