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藝穗節的主視覺為身穿西裝的鳥頭人, 排排站的鳥頭人形象鮮明,看起來相同,實際上每一個都不同, 象徵著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 而每一個人也都可以是生活中的藝術家。圖片來源:臺北藝穗節。
藝術,是敲開生命的火花。
——2019臺北藝穗節。
2019 臺北藝穗節邁入第十二年,延續自由、開放、不設限的精神,讓年輕的藝術新秀發揮更多元的創意。「藝穗節最大的精神就是冒險。」 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副執行長張益贍表示,年輕的藝術家們在創作過程都非常不容易,透過藝穗節這個平台,提供資源與協助,讓創意成真。
今年報名共計131組演出團隊參與,帶來總計537場演出,涵蓋戲劇、舞蹈、音樂、喜劇、音樂劇,以及多樣跨領域的展演,包含來自臺灣、日本、英國、中國及香港等國的藝術家們,將在8月24日至9月8日間於臺北市36個特色場地,用16天的時間玩轉臺北城!
集結各式特色場地,發揮無限創意
這次在場地規劃上,集中於臺北市西區,包含許多特色場地如西門紅樓劇場、剝皮寮歷史街區、納豆劇場、米凱樂,以及遊艇、咖啡館及酒吧等創意基地,各地點都成為表演團隊發揮創意之處。另外,今年新增場地包括古色古香的紀州庵文學森林、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及柏林廢墟等,透過人與空間的互動,賦予老屋新生命,讓藝術萌發於這些多樣化及新興的展演場域。

今年新增的場地「柏林廢墟」位於萬華中華路,是一個2層樓老房子改建的藝文空間,非常有特色。圖片來源:臺北藝穗節官網。
這週末8/24(六)就是藝穗節首日!編輯為你精選了三場精彩表演:
【戲劇】臺北!尖叫聲~
Let Me Hear Your Voice, Taipei !

圖片來源:兩廳院售票頁面。
演出團隊:基本矛盾
「臺北這麼糟糕,但我還是離不開他。」帶著期待來到臺北,真的生活在這裡卻是充滿著不習慣與厭惡。一些日子過去,漸漸習慣了,憂鬱、難受、歡喜,各種情緒混雜在一起,不變的是我們依舊在這座城市中迷惘、尋找。
?購票去
【戲劇】流芳 In Search of Last Name
演出人員:蘇子情
她,是末代格格,成年前遭養父強暴,自此以軍裝示人,紅極一時。
她,求父愛不得,離家後與日軍燈紅酒綠,最終被判「漢奸」罪致死。
犧牲於亂世的川島芳子,死前留下一首絕命詩——她的愛恨情仇,你能明瞭嗎?
?購票去
【行為藝術】泥享花芽
Sprouting from the soil

圖片來源:臺北藝穗節官方網站。
演出人員:《落地花房》劉怡蓁、黃維勻、吳夏鳳
我們都在這普世價值觀下生存、成長,
你的天空真的很高嗎?
你的屋頂在哪裡?
女權意識正在高漲,是不是只是表象?
落地、灌溉、成長、開花…
這些是美麗還是苦痛?
?購票去
大稻埕「藝穗俱樂部」限定開張,多元活動等你來報名

圖片來源:臺北藝穗節提供。
「藝穗俱樂部」位於URS44大稻埕遊客中心二樓,於8月18日晚上開張,為民眾及藝術家打造一個交流、休憩的場所。俱樂部每週二至週日下午2點到晚上8點營業,除了販售各種周邊紀念商品、半價藝穗票券, 還有數不盡的豐富活動,一路陪伴所有藝術愛好者及在地居民直到9月8日。
除了星期一休館外,每周三、 周五及周末不同主題活動,讓藝穗創意精神延燒,創造藝術家及參與者更多的互動機會。「週三紓壓日」 與賣艸人家及大稻埕在地店家LSY林三益合作,輪番推出藝穗限定工作坊;「週五電影啤酒日」將放映經典電影及台灣啤酒爽啤酒,有飲有樂有聊有戲,讓夜的大稻埕擁有不羈的創意氛圍;「週末限定活動」則與利百代國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及插畫家U&S叔叔與妹妹合作,於臺北藝穗節期間舉辦專屬藝穗節路線的限定活動,包括街區導覽、 闖關、互動遊戲及工作坊,以插畫及設計力呈現大稻埕的地方文化,用不一樣的角度發掘大稻埕!
除售票演出之外,其他活動與講座,皆歡迎民眾自由參與。更多臺北藝穗節訊息,可至官方網站查詢:http://www.taipeifringe.org。
(本文內容參考資料來源:臺北藝穗節新聞稿、臺北藝穗節官網。)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