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提供。
【看的不只是戲,也是你的人生】
很多人對苗可麗的印象還停留在《台灣霹靂火》裡罵人的模樣,其實她已多次在劇場展現精湛演技。這次出演的《七十三變》主題是親情,她演起來特別有感觸,劇本還沒完成之前,苗可麗光聽故事就忍不住哭了。這齣戲哪裡觸動了她?跟她的生命經驗又有怎樣的連結呢?
(責任編輯:鄭閔文)
文/simatnaw
當故事工廠的演出海報裡出現苗可麗的名字,很多人應該首先浮現出她在《台灣霹靂火》裡罵人的模樣:中氣十足丶聲勢逼人。這或許會讓人對苗可麗有「大嗓門」的錯覺──事實上,在此次訪問現場,除非說到激動處會出現爽朗豪邁的笑聲,這位連續劇惡女始祖多半時候,回答的語氣輕柔,甚至還帶了點「仙氣」。
苗可麗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劇場舞台上,卻大概是首次在排練場的黑膠地板上流下這麼多淚水。早在《七十三變》開始──這裡指的是連劇本都還未寫成的初始,聽到朱陸豪跟她說著屬於他的生命故事,當下說故事的人哭丶聽故事的人也跟著哭,雙方的同情共感讓她覺得自己應該參加這齣戲的演出。
在親情中學習愛
《七十三變》劇本裡,苗可麗飾演男主角的姊姊傅天雲。今年夏天本來預計出國旅遊的她,因為之前在《一千次晚安》裡結織朱陸豪,沒想到這次相遇因此讓旅行計劃發生了變化,應了朱老師的邀約加入舞台劇組,並且花了許多時間排戲。苗可麗說,打動她的是故事裡的親情、是「愛」。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提供。
「彼此相愛,一路上家人們都在學習。」讓她也想去理解恨跟愛之間,有什麼不一樣。
「我覺得劇中的姊姊是個媒介,讓大家學習愛,她是個有很多愛的人。」劇本裡,姊姊被送去劇校學戲,先一步進入辛苦練習的階段,但苗可麗對她的理解居然是「她是個圍繞著很多愛的人。」好奇為什麼她會如此去詮釋這個角色?她要大家試著站在感謝的角度去看到這點。做為女兒,對爸爸的疼愛心懷感激;雖與母親有著心結,但最後病重時在夢裡與母親和解與修好,這些再再傳遞的都是愛。
訪問時聊著親人之間的情感,苗可麗也提到自己的經驗:當初獨自到台北來生活,總惦記著以往回到老家打開門,飯菜撲鼻香的感受。可等她真的回了家,打開冰箱卻發現裡頭塞滿食材,有些甚至都已經過期了,讓她當下忍不住碎唸長輩。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提供。
回台北的高鐵上,一面嘆氣一面回想方才被罵的爸媽,兩人也不回嘴,就只是委屈地縮在沙發上。腦中浮現出這個畫面時,苗可麗覺得自己似乎做錯了什麼:「我忘記他們老了,可能不記得他買了,或單純就是看到好東西就想買回來給我們吃。」爸媽現在表現愛的方式就是盡量買東西給你吃,那其實是很真摯樸實的。「你愛他們,但我們表達愛的方式常常是錯的。」下一次她回家不再碎唸老人家,就自己默默去丟冰箱裡過期的東西,接受與臣服彼此對愛的不同表達方式。
怎樣才算是愛的好方式?苗可麗這段話談到一件事很可以做為借鏡,「我們要給別人我們想要的。」她說這是個秘密,只分享給能體會的人。
與楊麗音的精彩對手戲

圖片來源:故事工廠提供。
整排時看她和演媽媽的楊麗音對戲,兩個女人既要表達日常生活,又要傳遞母女間的親情關懷。「她(楊麗音)每次排戲情緒都來真的。我一回頭,媽媽含淚看我,我都會被打到心裡。」令人訝異的是這是她第一次和楊麗音合作,之前苗可麗看了《誰先愛上他》的舞台劇版本《致這該死的愛》,她形容在台下看楊麗音的戲很感動:「她的戲自然到完全不感覺她在演。」她說看麗音姊演戲會憋氣。
不要以為苗可麗習慣影像拍片作業,會不習慣劇場的長期排練。她喜歡排練時認真感受和修正的機會,每次排戲都讓情感真實地流動一遍,「好像就要這樣,這是一種尊重,尊重別人和自己的工作。」一直練習可以讓戲融化到骨子裡,「希望它就成為你身體的一部份,自然地演出來。所以排練是很必要的。」她正面看待花時間排戲這件事,「才能有層次」,讓角色的一句話裡有很多面向的情感,可以多面向地刺激看戲的人。
劇場裡的能量傳遞
回頭聽錄音整理時,真覺得這是一次笑聲純度很高的採訪。受訪的苗可麗有時大笑丶有時流淚,讓人感受到她真性情的一面。
訪問中她提到了對於相關情感的連結的「能量」,對自己也對伙伴演員,「演員能量順不順,觀眾會感覺到的。」自身情感通透度以及和對手之間的表達,這些可以在排練場上花時間挖掘和修整,並彼此融合。她談到「表演的層次這樣才出得來」經過長時間的排練,要融合到一定程度再給大家看。
她離開舒適圈,把自己投入一個陌生的環境裡,並嘗試調適自己,才知道原先說話速度到了舞台上會太快字句太黏,得放慢得咬字清楚、舞台上有些微表情看不到,需要用肢體表現等等,她得時刻覺醒、做出調整。「人生還有可以進步的地方,很好。」
接受變化快過計劃
「這一兩年我改變想法,試著接受來到人生中的事,工作機會或種種,都試著接受,看會帶我去那裡。」人生很無常,比七十三變大概再多個九百九十九變,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秒要發生什麼事,就只能去接受。苗可麗緩下來回頭看自己的歷程,發現以前不太能接受或本來覺得很苦的狀況,十幾年後或幾十年後都變成一項禮物。「當下不知道幹嘛,覺得很煩。以前練唱歌,週六要去跑大肚山,練肺活量,結果拍戲罵人可以不停的。」
「不要怨嘆際遇糟糕,相信所有來到你身邊的都是有原因的。」她現在多半時間會說,好,看生命會帶我去那裡?「結果,帶我來到這裡,有了很多感覺出現,很棒。」如果一切都是需要存在的呢?有時要去經歷你以為不好的,才能有後來的成長。就像她小時候的苦練,讓她來日可以勝任她的經典角色。「朱老師沒有經過辛苦的磨練,怎麼會成為國寶級的京劇演員?」人生過程要有這樣的經歷,才能回頭體會。她透露朱陸豪在排練時,有時就算沒戲,都會站在一旁輕輕抹淚。「我相信這戲演出完他對人生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人要療癒自己,才能面對接下去的你,苗可麗輕輕地這麼說。
拍攝訪談影像的工作人員臨時搭出一個攝影工作區,她坐在三台機器正中央,不疾不徐地回答問題,雖然先是開玩笑地說題目有點難,但回答時總能在海談生活細節後,再切回她想說的重點。內心深處,苗可麗有很多關於家人相處丶情感傳達的想法是強烈而專注的,那和她某些角色的形象大相庭逕。問她會不會期待觀眾看到台上有不一樣的苗可麗?她說,沒想過觀眾怎麼看自己的角色,希望他們看到的是「戲」。
正是「七十三變」這樣來自真實生命的好故事丶以及編導用心創作的好劇本,才是讓苗可麗放下計劃,張開雙臂迎接變化的原因。接下來傳遞出去的,就該是這樣層次豐富的一台戲,與戲裡滿載的愛,如同珍珠一樣閃放著溫潤光芒。
故事工廠《七十三變》演出資訊
臺北城市舞台:
09/06(五) 19:30
09/07(六) 14:30|19:30
09/08(日) 14:30(錄影場)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10/12(六) 19:30
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演藝廳:10/26 (六) 19:30
高雄衛武營戲劇院:11/30(六) 19:30
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12/14(六) 19:30
臺南文化中心演藝廳:12/28(六) 19:30
(本文經故事工廠授權於 VidaOrange 刊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