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冰島哈帕音樂廳。圖片來源:《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那些一步步指引我夢想的旅途》。麥浩斯提供。
《VO》導讀:
「最終帶你到遠方的,不是機票、不是鞋子,而是一顆想出走的心。」曾任第一大外商半導體設備產業資深工程師、汽車組件產業營業主管的張 J 這麼說。
在把工作存到的錢投入第一場旅行後,張 J 便開啟一場無止盡的旅程,走訪 20 多個國家,卸下頭銜成為旅行作家,他寫下如何在旅程中探尋世界、找尋自我。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旅行作家 張J
結束了美國的任務,我在回台前夕,去冰島走了一遭。
和繁榮的紐約相比,這座島嶼處在完全相反的極端。首都雷克雅維克聚集了全冰島 3 分之 2 的人口,也不過區區 20 萬人,不及紐約的 40 分之一。這個城市幾無高樓大廈,最高的建築物是一座教堂。天空中見不到一絲汙染,而是不時瀰漫著白霧般的純淨水氣。來到的時候正值冬季,剛下過大雪,白色的嶄新地毯覆滿大地。

雷克雅維克街景。圖片來源:《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那些一步步指引我夢想的旅途》。麥浩斯提供。
這裡以販賣純粹聞名,純粹的平原大山、純粹的大江大海。一瓶礦泉水貼上來自冰島的標籤,都彰顯了純粹的價值,甚至連萬年冰河上頭的空氣,也被裝進鐵罐裡,驕傲地當成了紀念品。
看似壯麗的建築,背後有著戲劇性的故事
事實上,在十多年前,冰島人才歷經了一場名為虛浮的惡夢。

哈帕音樂廳。圖片來源:《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那些一步步指引我夢想的旅途》。麥浩斯提供。
這幢絢麗的建築物——哈帕音樂廳是冰島首都雷克雅維克的新興地標,它閃耀的玻璃帷幕在這簡樸的北方之都中獨樹一幟,而其背後的故事也同樣充滿了戲劇性。
在哈帕興建之初,冰島正處於金融業聲勢的頂峰,雷克亞維克雄心勃勃地朝向世界貿易中心邁進,高級公寓、豪華酒店、新銀行總部都是區域發展計畫中的一部分。冰島全國的投資陷入瘋狂,傳統冰島人收起了海上的魚網,成為了一擲千金的金融新貴,家庭所得負債比遠高於今日的美國。
然而這一切,都在 2008 年颳起的金融風暴中嘎然而止。過高的財務槓桿使得銀行負債累累、國家瀕臨破產,這個富裕的北歐國度從雲端上重重跌落,區域計畫隨著金融大夢煙消雲散。冰島人放棄了商業化的繁榮,中止了絕大部分的計畫,但哈帕音樂廳卻被獨留了下來,原本應是錦上添花的建築,意外成為了冰島人從災難的冰雪中堅定走出谷底的決心。
這棟以冰島變幻無窮的景色作為啟發的建築物,用大量象徵著冰雪與北極光的玻璃帷幕,以及象徵著玄武岩的六角結構體,呈現出冰島美麗冰清的自然風光。似乎,也象徵著冰島人繁華落盡後,以藝術形式做了一場反璞歸真的深刻省思。千百年來,冰島人在這座島嶼上與極地環境刻苦搏鬥,藝術一直是他們重要的精神寄託。在這裡,每十個人當中就有一位曾出版過書籍,冰島文學在北歐文壇中始終佔據一席之地。面對資本暴風雪的無情侵襲,冰島人撕下金錢遊戲打造的面具,回歸本心。
褪下了斑斕的外衣,冰島政府讓三大銀行倒閉,由國家接手進行財政整頓、嚴格實施資本管制、尋求國際援助穩定社福政策,並回歸漁、觀光、地熱等自然資源產業。短短三年,在哈帕音樂廳落成啟用前夕,經濟由衰退轉為復甦,冰島在失敗之處,重新站了起來。
至今,哈帕音樂廳已獲得建築界許多獎項的肯定,最別具意義的,還是它所代表的精神意涵,這歷經冰火粹鍊的透明水晶體,本身就是一部精彩跌宕的大戲。
我望著這棟建築物,試著感受它所走過的崎嶇路。在初生奠基之時,它曾意氣風發地傲視全球,是繁華的象徵;也曾在信用破產的幽谷瀕臨停工,面臨被拆除的危機。人生無常,何嘗不是如此。在得意之時,你是否也曾迷失在追捧的掌聲裡?當全世界沒有人願意相信你時,你是否還願意相信自己?當你發覺自己走錯了路,能不能深切反省,蛻變為重生的勇氣?
人生真正的追尋,就在於不停的追尋
曾經一味地追求認可,追尋一張張證明自己的文憑、追尋公司與頭銜的名稱、追尋薪資單裡的數字。然而,在見過哈帕動人的故事與風景後,我明白了,每個人心中都有那麼一棟努力興建著的建築,它將花費你一輩子的時間去構建。一輩子很長,在一瓦一磚的施作裡,潛伏著許多物換星移與不如預期。生命會不斷向前,人會慢慢改變,無論如何,你依然可以調整更動,本著不同的初心,去成就一片動人的風景。

雷克雅維克街景。圖片來源:《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那些一步步指引我夢想的旅途》。麥浩斯提供。
最美的建築,就是活出靈魂的建築。融入於廣闊天地間,構成一幅獨有的畫面;最美的生命,就是活出自己的生命,融會於內心樣貌裡,那就是屬於你的經典。
人生本來就不容易,我們因為身而為人,而執迷;我們也因為執迷,才有機會醒悟,走出漫漫的來時路,成就不同的自己。
人生就如同這個世界一般廣袤無垠。我們的探索之路無窮無盡,每一個目的地都只是過程。人生真正的追尋,就在於不停的追尋。
看著地上凝結的冰晶,我拾起了那份純粹,收進了內心。
找尋自我推薦閱讀
延伸閱讀
「海洋對於我而言,就是一個治療師。」創業家陳香陵透過潛水,學會誠實面對未知的恐懼
【台灣首位完賽聖母峰馬拉松的女性跑者】陸承蔚:呼吸著不代表活著,我要努力活著!
「旅行的時候,都只是在學習重新感受生活。」跟著連俞涵一起在鎌倉靜靜研磨「生活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從工程到旅程的勇氣,那些一步步指引我夢想的旅途》,由麥浩斯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