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書店旅圖》,聯經出版提供。
《VO》導讀:
「當一個人在人生路上陷入徬徨之際,最好的去處非書店莫屬;被無以言說的孤寂圍困之時,能讓靈魂得到撫慰的空間也是書店。」韓國資深出版人金彥鎬這麼說。
為了喚回大眾對閱讀的初心,他用 20 年的時間,走訪世界各地 21 間特色書店,寫下那些書店背後的動人故事。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韓國資深出版人 金彥鎬
英國小說家薩爾曼.魯西迪從小有個習慣:每次把書碰倒,掉在地上時,都要彎腰撿起後親一下書——因為是自己沒留心才會碰倒書,他以此表達歉疚之情。韓國的年長者也從小告誡我們:不能從書上跨過去。那個年代,書是稀罕之物,但比這更重要的理由是:書是精神的結晶,是生命體,所以要恭敬,以維護書的尊嚴。
1980 年代初在英國旅行時,我探訪過如今已成為國家古蹟的邱吉爾故居。每個房間都有密密麻麻,不計其數的書籍,那是令人稱奇的景象。邱吉爾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叱吒風雲的政治家,我想正是因為在這被書籍圍繞的環境中度過童年,他才得以成為日後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豈止是邱吉爾呢!凡是肩負歷史及彰顯精神之瑰麗的人物,大多終生以書為友。毛澤東即便在萬里長征的苦難時期也是書不離手。當年拿破崙用馬車拉著書轉戰南北。朝鮮王朝時期掀起文藝復興的正祖同樣以嗜讀典籍著稱,朝鮮王朝後期的人文精神不正是這位君王博覽群書的產物嗎?
視書為寶而閱讀成習性的男人,也懂得尊重女人、愛女人。情聖卡薩諾瓦是卓越的作家,更是手不釋卷的讀書人。他從心裡尊重女人、鍾情書籍。卡薩諾瓦一生與書為伴,徜徉於書的世界中。
全歐洲最大的二手書店之一:巴特爾書店
位於英國最北端諾森伯蘭郡的阿尼克小鎮,有一間書店,叫作巴特爾書店(Barter Books)。雖然地處偏遠地帶,巴特爾書店可是目前全歐洲最大的二手書店之一。1991年,阿尼克的斯圖爾特.曼利和美國密蘇里州的瑪麗.曼利夫婦開了這間書店。

圖片來源:《書店旅圖》,聯經出版提供。
這裡是書的海洋,書的叢林。店內書籍存量達 50 多萬本。走進巴特爾書店,頓時能體悟何以稱英國為圖書之國。英國人熱愛書籍,閱讀成了愜意的日常。正因如此,這個國家才會湧現浩若繁星的文學藝術家。
「巴特爾」(Barter)這個店名令人好奇,竟然有名為「以物易物」(barter)的書店!由讀者把自己讀過的書送到這裡,因此每天到店的二手書多達上百個紙箱。店員們逐一查驗讀者帶過來的這些書後再發放交換券,讀者再用這張交換券交換其他的書。
我曾幻想不用金錢購買商品,而是用自己的物品交換別人物品的生活,覺得這才是人類生活的真實面貌。我偶爾也嘗試著實踐這個夢想,像是用我們出版社的人文類圖書交換畫家李真京創作的月亮畫,用「Hangil Great Books」換詩人盧惠京手工製作的肥皂。金良枰董事長在坡州文化產業園區生產出口國外的水晶層壓機,我拿我們的圖書換他的藝術畫框製作設備。以物易物,讓我備感高興。
從廢棄的車站大樓,變成美麗的書店
從倫敦的國王十字車站搭乘火車,上午 9 點 30 分出發前往愛丁堡。此行的旅伴是理查.托尼及《宗教與資本主義的興起》(Religion and the Rise of Capitalism)一書的譯者、高麗大學教授高世勳。3 小時 40 分鐘後,我們在阿爾恩茅斯站下車,再坐10分鐘計程車,抵達巴特爾書店。
阿尼克火車站於 1850 年竣工通車。1887 年,建築家威廉.貝爾的設計使老車站改頭換面。當時重修的原因是,諾森伯蘭公爵想隆重迎接到訪本地的貴族們。約 900 坪的恢宏空間,與小鎮規模不成比例。東北鐵路(North Eastern Railway, NER)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鐵路網,阿尼克是連接倫敦與愛丁堡的重要網站,貴族與工人在此上下同一輛列車。世事變遷,1968 年火車站被關閉棄用,從那時起淪為廢墟的車站大樓,如今則因書與書店實現了它美麗的樣貌。

圖片來源:《書店旅圖》,聯經出版提供。
阿尼克小鎮人口僅有 7000 名,卻因克里斯.哥倫布導演的《哈利波特》系列電影中的阿尼克城堡一躍而成觀光勝地。擁有龐大古書與二手書的巴特爾書店,號召力並不遜於阿尼克城堡,許多遊客因為巴特爾書店造訪阿尼克。僅 2014 年就有 39 萬 5000 多名書客走進巴特爾書店。
火車是傳輸人與物的載體,鐵軌是火車往復行進的路,火車站是人們上下停靠的車站,可以說是世上最浪漫的空間。在 118 年的風風雨雨中,這座火車站曾經迎送數不清的人和物。如今,它成了書店,無數人經手過、閱讀過的古書和二手書聚集於此,難以計數的愛書人追隨書籍而至。變身為書店的火車站,成為書的自由市集,喚出渺遠往昔,無數生命的哀歡,為生活在當今的我們,提供源源不斷的故事。
堅牢的磚瓦,使巴特爾書店建築外觀至今保留當年的樣貌。曾經有無數火車停靠的地方,如今立著一排排書架。書架與書架之間,擺放舒服的沙發供人休息。透過玻璃屋頂傾瀉而下的陽光,照亮愛書人的臉龐。候車室成了餐廳和咖啡館,刻在壁爐上的「NER」字母,使人們遙想往昔車站的冬日風景。
沉浸於閱讀的女人是美麗的。從美國旅行歸來的航班上,英國男子斯圖爾特遇見捧著書看得入迷的瑪麗,一見鍾情。一個男人迷上閱讀中的女人,巴特爾書店的歷史就這樣拉開了序幕。瑪麗曾經在英國留學,大學的主修是美術史。這次邂逅直接將他們送入婚姻的殿堂。當時,斯圖爾特租下廢棄的阿尼克火車站部分空間,經營一間玩具火車廠。丈夫向妻子提出建議:妳喜歡書籍,我們利用這座廢棄的火車站,開間書店如何?
於是,斯圖爾特關掉工廠,和妻子一起經營書店。夫妻二人將候車大廳的5座壁爐修好,重新點燃爐火。他們想像愛書人們坐在溫暖火爐旁,手捧著熱茶,沉浸於閱讀的場景。他們陸續擴展書店空間,店面面積達到開張時的 10 倍。在按主題分類的書架上方,斯圖爾特製作的電動玩具火車正愉悅地呢喃著,繞室而行。
書架與書架之間醒目的橫幅,是熱愛書籍和閱讀的瑪麗從書中抄下打動她的詩句。步入巴特爾書店的愛書人,首先會被這些文字所吸引:
在那裡,所有的所有
是秩序、美好、絢爛、安謐
和官能
── 這是波特萊爾的詩〈旅行的邀約〉中的一句。
肉體是可悲的
呵呵!我已閱盡人間書卷
── 這句詩摘自馬拉美的〈大海的微風〉。
我的美人,起來與我同去
因為冬天已往,雨水也已止住
大地迎來百花開放、百鳥鳴叫的季節
斑鳩的聲音,傳到了我們境內
── 這是《聖經.雅谷書》第二章中的詩句。
看著英美文學家的肖像畫,好像穿越時空與偉大作家對話
不知不覺間,人們浸潤在濃郁的文學氣息中。在巴特爾書店,新書多少有些冷傲,人們在這裡體會著古書和二手書的褐色意象,和它自帶的寬恕包容氛圍。
瑪麗委託諾森伯蘭的美術家皮特.達德(Peter Dadd)繪製了 43 位偉大的英美文學家的肖像畫。這組畫自 2001 年至 2002 年間歷時兩年完成,現在鑲嵌在巴特爾書店入口上方。熱愛文學的讀者,可與皮特.達德畫中姿態各異的作家四目相對。維吉尼亞.吳爾芙、珍.奧斯汀、托妮.莫里森、威廉.福克納、薩繆爾.貝克特、海明威、喬治.歐威爾、馬克.吐溫、艾略特、史蒂文森、濟慈、狄更斯 、萊辛 、喬伊斯 、王爾德 、蕭伯納 、蘭斯頓.休斯 、惠特曼 、莎士比亞 ⋯⋯能與這些璀璨的名字展開對話,巴特爾書店不啻是書與閱讀的奢華饗宴場。每一位愛書人邁入書店後,能先接受一群偉大作家的注目禮。這些作家在召喚全球讀者前來加入一場互動的文學盛宴。

巴特爾書店的老員工,戴衛.錢皮恩。圖片來源:《書店旅圖》,聯經出版提供。
戴衛.錢皮恩(David Champion)在巴特爾書店工作了 10 年,他如是說:「世上還會有比這裡更快樂的地方嗎?」
他原本任職於知名投資公司羅思柴爾德,為了照顧罹患癌症的妻子而辭職,照料5年直至送走妻子之後,他來到巴特爾書店工作。「幫人們找到他們想讀的書,介紹書籍,這份工作讓我無比快樂。後半輩子能在書店工作,我很幸福。」
全年無休,除了耶誕節放假一天。每天從上午 9 點到晚間 7 點,巴特爾書店的員工們恭迎前來挑書的愛書人。餐館和咖啡館提供的各種餐飲,也都由店員親手製作。
在巴特爾書店發現的海報,訴說著那段無法遺忘的歷史
為了確保優質的書源,斯圖爾特和瑪麗不間斷地參加各類舊書拍賣會。2000 年,他們從拍得的一堆舊書中,發現了令人瞠目的寶貝。那是一張海報,上面印著一句話:「保持冷靜,繼續向前」(Keep Calm and Carry On)。這張紅底白字的海報,使巴特爾書店揚名全球。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英國政府為了安撫民心印製了三款海報。其中兩種如數發放完畢,而第三款是準備在被納粹佔領期間散發的。然而納粹戰敗,這張海報也就失去用武之地。淹沒在歷史煙塵中的第三款海報,竟然在偶然的機會被巴特爾書店所挖出,為全球所知。
斯圖爾特和瑪麗夫婦將這張海報裝進畫框中並掛在書店。儘管那場戰爭已成為過去,當今英國人依舊看重這張海報所蘊含的寓意。許多人為一睹海報真容,輾轉踏訪巴特爾書店。
是否將海報用於商業活動,瑪麗猶豫了很久。2002 年起,巴特爾書店出售海報的複製品。前來巴特爾書店的書客,自然都會買下這張海報。商品化不僅限於海報複製品。在英國各地,以這張海報為原型的創意產品可以說比比皆是,這股熱潮進而擴散到全球。在拍賣網站上搜索,你會找到多達 160 多萬種的相關商品。

圖片來源:《書店旅圖》,聯經出版提供。
2015 年春天,韓國高鐵 KTX 的首爾車站大樓掛出了我素來景仰的書法家朴元圭的巨幅書法作品。這幅作品是用周朝時期的金文寫下漢字「冊」,使人聯想起鐵軌。韓國公營鐵路公司總裁崔然惠邀請作者演講並與現場觀眾互動交流,那天我向大家介紹阿尼克車站變身巴特爾書店的例子,建議在韓國各車站大樓開設書店和咖啡館。
「全國各地車站都很漂亮,不是嗎?車站僅僅只有讓人們上下列車的制式功能,未免太可惜。我們能不能讓車站變成各地的文化藝術活動中心?讓人們在有書的空間中相遇和對話,舉行藝術表演和各種展覽,使車站有望成為嶄新的文化空間。」

圖片來源:《書店旅圖》,聯經出版提供。
訪問巴特爾書店後我想到,巴特爾書店的做法,有可能成為提升韓國鐵道之旅的良方。巴特爾書店每天都要接待 1000 多位讀者,值得矚目的事實是:不買書的人也會進來逛一逛,或者將約會地點定在巴特爾書店。
喜歡巴特爾書店的愛書人,也許都能吟誦中世紀英國的高級神職人員、愛書狂理查德.伯里(Richard de Bury)的〈書籍禮讚〉:
書籍啊
你們是生命之樹
在喚醒人類的精神
浸潤著貧瘠乾枯了的理性
巴特爾書店資訊
地址:Alnwick Station, Wagon Way Rd., Alnwick NE66 2NP, UK
電話:+44-16-6560-4888
走進全球 21 間特色書店
《書店旅圖》
延伸閱讀
習慣「睡前看書」的人原來這麼有魅力!富有創造力、同情心、情緒管理較好、懂得生活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書店旅圖:走進全球 21 間特色書店,感受書店故事、理想和職人精神》,由聯經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