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ØZI Facebook

第30屆金曲獎入圍名單一公佈,有一個神秘的名字讓大家感到好奇:ØZI,首次入圍金曲獎就一次囊括6個獎項:最佳國語男歌手、最佳國語專輯、最佳編曲人、最佳單曲製作人、最佳新人獎、以及年度專輯獎。

其實ØZI一出道就被稱作「核彈級新人」,雖然他擅長的嘻哈R&B、PBR&B在台灣還沒那麼主流,但專輯一推出討論度就超高,深受年輕人喜愛。我必須承認在金曲獎公佈之前我對ØZI的歌沒那麼熟,偶然聽過幾首覺得好聽,金曲獎公佈後我才認真的把整張專輯仔細一首首聽完,感想就是⋯⋯完全可以理解他為什麼能一次入圍6個獎項!

做音樂不是想成為萬王之王,只是熱愛音樂而已

圖片來源:ØZI Facebook

ØZI(本名陳亦凡)其實差點就跟韓國JYP公司簽約,但他不想當韓國男團中的「偶像」,他更想要創作音樂,「想要做出外國人也會想聽的華語歌曲!」一開始也沒有想走到幕前當歌手,反而比較想當幕後的製作人,成名從來都不是他的野心,他只是希望自己可以創作出被流傳的經典好歌曲,幫自己取名為ØZI就是不斷提醒自己這件事。

這摸不著頭緒的藝名其實是有脈絡的,來自一首英國詩人雪萊的十四行詩〈Ozymandias〉,描述在沙漠行走的兩個人,看到一尊殘破不堪的法老王雕像,他曾經像神一樣被崇拜、是萬王之王,但最後也只剩下被歲月摧殘的痕跡。對ØZI而言演藝圈就是這樣,沒有永遠的王或神,但他期許自己可以做出像Beatles那種流傳很久的永恆經典。

專輯的第一首歌寫的就是這首詩〈Ozymandias〉,敘述中是這樣寫的:「人終究有一天會離開、唯有作品永垂不朽。」或許就是因為這種不斷的自我提醒,好像真的能在聽歌時感受到他對每首歌的用心與熱情!

聽ØZI的微醺 R&B,很 Chill!

圖片來源:ØZI Facebook

第一次聽ØZI時真的有聽到韓國R&B的既視感,覺得能在台灣聽到這樣的作品,很驚艷也很感動。像下面這首與好友9m88一起創作的〈B.O.〉一推出就大受歡迎,只能說這兩人搭配擦出的火花,就是一種極致的隨性Chill,聽著聽著就會不自覺搖擺,並且反覆播放好幾遍。

我穿梭這城市的neon-lights

有莫名的預感

今晚我又要醉了到底怎麼辦

B.O.的意思是black out,也就是喝到斷片的意思,聽完這首我已醉在音樂裡了。

ØZI雖然紅(即便他本人對成名很不屑),但一直到金曲獎公佈名單前都沒有到大紅大紫,這也是很多人都納悶的,在Youtube留言中也可以看到許多人評論如果這種曲風放到韓國、美國,應該早就走紅。這也是ØZI能夠入圍金曲獎的一大原因,他不輸國外作品的R&B創作真的替華語樂壇注入了新的活力。

他也用煽情的PB R&B,挑逗你的聽覺

外表酷酷,唱著rap、被說很嘻哈的ØZI,其實曾提到自己的創作還是以PB R&B(註)為主,這種曲風本來就很煽情,歌詞也會相當直接的談論性與情慾。姑且不論歌詞有多直接,我自己覺得曲風上是一種「危險浪漫感」,我尤其喜歡專輯裡的〈Prey〉這首歌,真的很難抵擋這種鬆鬆的唱法、鬆鬆的挑逗啊!

另一首〈Paradise Island〉跟〈Prey〉一樣是PB R&B 風格,歌詞有多直接你們點進去聽就知道了,聽完臉紅紅很害羞,但真的就像歌裡所唱的,會被「這首R&B逼到瘋」,因為實在太容易聽上癮。

整張《ØZI:The Album》專輯充分展現 ØZI野獸般的年輕活力,但也有豐富、細膩情感,真的是會從頭聽到尾、一再replay,並且上癮的專輯!不知道最後金曲獎,ØZI會抱幾座回家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註)PB R&B:
樂評 Eric Harvey 於 2011 年在推特上開玩笑地發文,用 PBR 一詞來形容還是新人的 R&B 歌手 Frank Ocean。PBR 一詞其實是美國一家廣受嬉皮族群喜愛的啤酒廠商,名為 Pabst Blue Ribbon 的縮寫,後來因為Eric Harvey的發文演變成一種另類R&B的指稱。

延伸閱讀

【金曲獎最佳女歌手入圍】「你的生活,是否像炒蛋般混亂且身不由己?」聽岑寧兒,找回面對生活的勇氣

【金曲國際音樂節搶先聽】十億人次聽泰國 Getsunova 說到愛:你曾感受過嗎?未說出口的愛

【金曲國際音樂節搶先聽】聽韓國歌手 Rico 的慵懶 R&B,就像跌進柔軟的沙發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