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是上班族用來打起精神好夥伴。對於典型的成年人而言,健康咖啡因攝入量的建議上限為每天 300 ~ 400毫克,過量可能導致失眠、焦慮、心悸、緊張與盜汗等副作用。事實上,要聰明喝咖啡不僅得控制用量,更要選對時間,因為根據多項科學研究,不同時段攝取咖啡因有不同效果。

清晨(上午 8 點以前):喚起積極情緒

儘管從生理角度來看,這個時段攝取咖啡因並無太多作用,因為剛睡醒時皮質醇正達到巔峰,這種荷爾蒙自然會促使你清醒和警覺。但仍然有很多人喜歡在清晨煮一杯咖啡來度過安靜的時光,讓腦袋在濃郁的咖啡香中慢慢甦醒。

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當人們專注於味道、香氣和溫度時,是一種正念的練習,有助放鬆並提升情緒,讓你用更積極的態度開始新的一天。

午餐時間前(10 ~ 11 點):增強學習力

清晨過後直到午餐時間之前,皮質醇的水平會持續下降。在一天的這個時候,攝取咖啡因最大的好處就是強化記憶與學習力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曾做過一項實驗,研究人員讓兩組受試者記住一系列圖像,並讓其中一組人服用含有 200 毫克咖啡因的藥丸。隨後研究人員測試了他們識別圖像的能力,結果服用咖啡因藥丸的受試者全都表現得更好。如果你在午餐前需要讀一份報告、參加研討會或者學習新東西,一杯咖啡會讓你受益良多。

下午 1 ~ 3 點之間:保持清醒、舒緩眼部疲勞

中午用餐時間皮質醇水平達到第二次高峰,並在下午 1 點過後再次開始下降, 加上血糖上升使腦袋昏沉,因此午餐後一杯咖啡可能讓你保持清醒

大腦中一種名為腺苷的化學物質與其受體結合時,會讓人產生困倦感。而咖啡因能阻止這種情況來抵禦嗜睡。要代謝所有咖啡因通常至少需要 8 小時以上,如果不想影響晚上睡眠,那麼下午1 ~ 3 點之間是喝咖啡的最佳時機。值得注意是,許多上班族在上午時緊盯電腦螢幕,到了下午時便感到雙眼乾澀、疲勞、佈滿血絲。許多人選擇點眼藥水,但臨床醫師 Jeannette Graf 指出:咖啡因與茶類中含有的「單寧」一樣,具有舒緩、抗炎的作用,可以減緩眼部疲勞與浮腫;並且咖啡因有助於皮膚中血液的微循環,通過縮小血管和鎮靜皮膚,能夠暫時減少眼袋。如果下班後你正好要參加一場聚會,又不想帶著深深的眼袋與紅腫的雙眼見人,不妨試試看來杯咖啡吧!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drinkbaidermstore。)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