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必須在繁忙的世界中學習自我照顧。自我照顧讓內在的聲音更清楚,當我們越了解自己、對生活的掌握感更高,越能產生幸福感。」佛羅里達州的臨床心理師 Stephanie Sarkis 說。為什麼「自我照顧(self-care)」很重要?背後的理念是,當你不能照顧自己的需求,你也無法幫助任何人。當你把心思全部投注在工作、經營戀愛或是人際往來上,務求面面俱到,但這一切都沒有建立在滿足自己內在需求的基礎上,如空洞的柱子日積月累承受壓,終有一天所有的美好會崩盤。 Stephanie Sarkis 給了一些練習「自我照顧」的建議:
1. 設定界線
人們總以為幸福必須靠時運,其實幸福完全能夠靠鍛鍊而來。Stephanie Sarkis 認為,鍛鍊幸福感的第一步就是拿回生活的主導權,要根據自己的需要設定「界線」,並讓身邊的人知道他們必須尊重這些界線。
「學會說『不』很難,當有人要求我們付出額外的心力時,多數人總感覺自己有義務答應。但是當你設定健康的界線並學會適度拒絕,你會發現人們更尊重你的時間,不僅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也是為你和身邊的朋友和家人重新塑造一段健康的互動關係。」
2. 寫下自我照顧列表
寫下所有能帶給你精力的活動或興趣。要記住在這個列表中,必須是「取悅自己」,而不是討好他人的事。跟心愛的寵物出門散步、為自己好好做一頓飯、週末下午在一間有質感的咖啡廳度過⋯⋯。將此列表保存在手機等隨手可得的設備中,當壓力過度累積時照著這份清單執行,替自己減輕負擔感。
3. 保持幽默感
阿默斯特大學心理學家 Susan Krauss Whitbourne 說:「我們經常忘記幽默是最有力的壓力破壞者。」
我們總以為幽默是讓別人發笑,其實「讓自己笑出來」更重要。笑聲會刺激多巴胺、內啡肽等激素分泌,幫助舒緩焦慮與緊張感並提升情緒。看些喜劇電影、搞笑短片或是找個擅長逗樂你的朋友聊聊,在最困難的日子裡,也不要忘記對自己保持幽默感。
(參考資料:7 Tips for Good Self-Care,6 Ways to Take Better Care of Yourself。)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shutter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