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via Unsplash
試著思考以下情況:你被邀請到一個聚會,這次的主題可能是國中同學會、與新客戶的見面,抑或是跟你男朋友的好友見面。當日期日趨接近,你的焦慮也漸漸高漲,你開始思考你是否會穿著得體,或開始想說這會是自助的形式嗎(必須要一邊拿食物一邊聊天?天阿!)
如果是跟你熟悉的朋友聚會,想必你不會想那麼多,但當你想要好好給陌生的新朋友好印象時,有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
反芻思考(rumination)提升你的社交焦慮感
擁有高社交焦慮的人更容易有以上的焦慮感,來自雪梨大學的研究顯示:你心中的社交焦慮,往往是來自於自己的反芻思考(rumination),也就是反覆的想來想去。尤其是對於那些即將來臨的社交場合,反覆思考在無形中提升了你的焦慮感。
另外,如果對於社交場合進行腦中不停的演練與思考,不僅僅提升心中焦慮感那個簡單,更有可能影響在實際場合的表現。例如你在腦中閃過跟陌生朋友講話時,你將咖啡灑了出來,你心中的負面思考已經萌芽在心中,因此到實際場合時,你會有比平常更高的焦慮感,害怕將咖啡灑出來。

Image via Unplash
克服社交焦慮的其他方法:
(如果有重度社交焦慮的讀者,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意見為主)
以下也提供幾個簡單方法克服社交焦慮。
1.提醒自己:大多數的人們都一樣
社交焦慮相當普遍,大多數的人都因此困擾著。所以當你下次參加不熟朋友的聚會,你對介紹自己感到相當焦慮,請提醒自己,對方說不定也抱持一樣的想法喔。
2.什麼都不要想
根據上面雪梨大學的研究所述,當你即將參加一個社交場合時,提供給你的最佳建議就是什麼都不要想!其實最大的社交障礙,就是你自己的思考本身。
3.檢驗你的思考真實性
若你真的無法控制自己的思想,不妨想想為何你會這樣想。你可能害怕別人覺得你說話無聊,So what?你身邊的友人有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嗎?這時候請保持一貫思想:我是個有趣且細心的人,這種社交尷尬絕對不會發生在我身上。
4.現實往往沒那麼糟
大多數的人都有這種經驗,在看牙醫前把一切過程想得非常恐怖,但其實到了現場麻醉後,基本上沒什麼感覺。你的思想也是如此,可能總是想到許多負面的事情,但其實當你跟新朋友展開話題後,一切根本沒那麼糟。保持輕鬆的心情,去拓展朋友圈吧!
延伸閱讀
【負面想法總在心中重複提起、放下又提起?】臨床心理師:試著與內心的「反芻思考」對話
「常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會這樣想可能代表你智商較高!聰明人有的 5 個「怪習慣」
「這麼好的事,也會發生在我身上嗎?」人氣 TED 講者:別讓 5 種錯誤思維阻擋你的幸福
(參考資料:Psychology Today、Science People)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