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太是一名生醫工程師,Youtube 頻道開設不到 4 個月,已經累積 11 萬訂閱人數,以科學、生物的角度與幽默的口吻,分析粉絲們的問題諸如:「怎麼從分手的傷痛中走出來」、「憂鬱症是什麼?」等等。

而這次要介紹的是,理科太太用最簡單、最白話但又不失專業的方式,跟大家解釋現在減肥界中最夯的「生酮飲食」。

名詞解釋:生酮飲食

生酮飲食一定要講到:Ketone(酮)、Ketone Bodies(酮體)、Ketogenic Diet(生酮飲食),生酮飲食主要是利用「酮」來當作主要的能量消耗來源。Ketone(酮),是脂肪的代謝物。

生酮飲食的宗旨就是你在飲食之中,75 % 是脂肪、20 % 是蛋白質、剩下的 5 % 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你一天飲食的量,你要想辦法把碳水化合物的量,限制在 30 克以內,逼迫你的身體轉換到消耗脂肪的模式

脂肪 vs 碳水化合物

因為脂肪吃下去,容易會有飽足感,吃的時候量自然會比較少、不會一下子吃進去那麼多,總熱量也會變得比較少。

但吃下脂肪的環境很重要。比如說,如果你脂肪跟碳水化合物一起吃,你的身體因為有碳水化合物,啟動了胰島素,就會讓你的身體變成儲存脂肪的模式。所以你碳水化合物吃越多,儲存的脂肪就越多。

人們對「生酮飲食」的誤解

網路上之所以有反對「生酮飲食」的聲浪,原因是因為 Ketone Bodies(酮體)第一次被醫生發現,是因為它大量出現在糖尿病酮酸中毒者的尿裡。

打個比方好了,比方說你每次跟 A 朋友出去,一起坐電梯的時候都有人放屁,因為 A 朋友同時都在電梯裡面,所以你在電梯裡面聞到屁味就覺得是 A 朋友放的,其實跟 A 朋友一點關係也沒有。同樣的道理,酮體在尿裡也不等同於酮酸中毒。

生酮飲食的第一階段:進入酮症狀態

當你限制你的醣類飲食成功大概兩到七天之後,就有可能進入到 Ketosis(酮症) 的狀態。

Ketosis 酮症

雖然有一個「症」字,讓它看起來像是個疾病,但其實酮症只是一種新陳代謝的狀態,不是一種病。

生酮飲食第二階段:維持

要吃真正的生酮飲食非常的困難,如果你是因為身體因素要採用生酮飲食的話,可以去門診請醫生幫你開飲食建議單。

而一般人最懶的方法就是從晚餐開始計時到隔天的 16 小時之內,都不要吃東西,但你醒來之後可以給自己一杯防彈咖啡(脂肪加咖啡)。咖啡可以快速逼你的身體達到酮症的狀態。

因為經過這 16 個小時,你的身體大概都已經把儲存備用的醣分消耗殆盡,所以開始轉成消耗脂肪的狀態。

當身體進入酮症狀態,更要避免碳水化合物

要請大家注意的是,當你的身體進入酮症狀態(就是以消耗脂肪為能量的狀態)時,如果你吃下碳水化合物,身體偵測到碳水化合物,就會開始分泌胰島素,而胰島素就會開始儲存脂肪,降低脂肪分解率,所以你吃下的脂肪跟碳水化合物就會全部被吸收成為脂肪,反而變得更胖。

怎麼樣選到好的脂肪?

這是生酮飲食中最大的學問。好的脂肪有:鮭魚、鮪魚、鯖魚、杏仁、核桃、開心果、黑巧克力。

延伸閱讀:

【18 天瘦 3 公斤!】徐若瑄的「瘦身菜單」,看起來還是能吃得開心健康又甩肉

想瘦真的不必餓肚子!IG 健康飲食達人教你如何「吃飽體重卻下降」

(本文內的影片經 理科太太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影片標題為〈理科太太 – 眾所期待的生酮飲食在這〉。粉絲專頁:理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