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一起同過窗》劇照

在感情路上,有千百種可能原因讓我們遍尋不著真愛。但更讓人沮喪的是:明知不適合,我們卻又離不開對方。你在這段感情中到底快不快樂,只有你本人最清楚,那麼究竟為何即使不幸福,為什麼我們仍堅持原地打轉?幾位情感諮商師在心理學網站 Psychologytoday 上討論這個議題。

#擔心代價過高

結束一段關係常常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尤其當這段關係持續越久、兩人之間的牽連揪扯越多的時候。譬如,夫妻之間有了小孩或對財產分配問題沒共識,就會傾向選擇不離婚。而單身者也有種種擔憂:離開這個人,以後會不會再也無法戀愛了?太習慣有人陪,一個人不知道該怎麼生活?而且分手就代表過往的美好回憶一併結束,還是我應該再忍耐一下,也許之後會好轉?

#不想沉沒成本

簡單來說,就是不甘心付出一切,到頭來是場空。付出青春與多年的感情卻換來劈腿,難道我真的不如外面那個第三者?一旦有這種想法,你可能會逼自己加努力喚回伴侶的關注。

#不想承認失敗

分手或離婚,也就是所謂「關係失敗」而帶來的恥辱對某些人來說是不可接受的,無法善加經營一段感情,某種程度上似乎也意味著你這個人的無能。「特別是當他們被擁有浪漫戀愛關係的家人或朋友所包圍。」心理諮商師 Richard Joelson 表示。

#關係中的隱性自戀

你的好姊妹永遠在跟你抱怨男友如何幼稚、不體貼、亂搞曖昧,但講了好幾年他們還是沒分手,而且你隱約發現那個受到傷害的好姊妹,對這段爛關係似乎也樂在其中。根據心理師 Susan Krauss 的說法,她極有可能是陷入關係中「隱性自戀」的陷阱:明知對方的所有缺點,心裡卻覺得能包容對方的自己很棒。也就是說,她愛的並不是那個人,而是即使對方再不好,也有辦法努力愛著他、為他付出的那個「好像很偉大的自己」。當然她本人並不會察覺,也不會承認。然而事實是:對於低自尊、低自我價值的人來說,營造刻苦耐勞的形象能帶來一定的安慰與成就感。

輕言分手並不容易,但在錯的人身上,「及時停損」往往比努力更重要。正如 Susan Krauss 所言:「找個不如自己的人來凸顯自己,那並不是愛的本質。」

延伸閱讀

【有時候你堅持到底,就虧到底】心理學家:擺脫日常生活的「沈沒成本」,做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psychologytoday。)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