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業超過 40 年,幫助超過 10 萬人的臨床心理學家 Randi Gunther 擁有豐富的婚姻諮商以及心理治療經驗。他經常看到自己的病人面對來自婚姻、職場、家庭壓力卻不知道怎麼處理,而「無法排除壓力」的壓力更加深他們的焦慮和無力感。Randi Gunther 指出,雖然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但是壓力排解其實有一些固定的方法可遵循,有時候僅僅是一個念頭轉換都能讓你豁然開朗。以下是他從心理診療經驗中歸結出的幾個要點:
1. 不是每個問題都有解決辦法
我的病人每天都告訴我,他們遇到許多困難,卻一直找不到解決方法,或是果斷作出決定。
「醫生,我真的很想減肥,但我太忙了,忙到管不了自己吃下多少熱量。」
「我知道這段關係不健康,但我不確定離開他之後能不能找到更好的人。」
「這份工作糟透了,但我不敢辭職,因為沒有其他專長。」
這時我會告訴他們:找不到辦法就別找了。對於「無力改變之事」太過執著常常是壓力感來源。想重振精神,你要做的不是想出解決辦法,而是告訴自己:現階段的你無法做出決定,你必須把這些事擱在一旁,然後專注於你可以改變的事情。問問自己:你真的有減肥的必要嗎?如果專心工作能帶來更大的效益,就先把精力都投入在工作上吧。反正怎麼樣都狠不下心分手,就試著用其他方法分散注意力,不要把心思都放在感情上,否則你耗了那麼多精神,也只是原地打轉而已。
2. 不要期待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某些人事物重複讓你失望,你該做的就是停止抱有期待。因為當你投入了大量的心思來相信它,最後發現它其實不存在時,你會耗費更多的精力來悲傷。
「他答應我,下個周末有空一定會陪我。」
「我一直告訴我的老闆,我很累,工作量太多了。他總是向我保證會盡快找到人幫我分擔事情。」
這些保證現在都成真了嗎?如果沒有,那你要相信以後也不會實現的。
3. 一次做好一件事
解決問題是必須的,這也是我的病人找我諮詢的原因。他們的困難可能是工作壓力,感情挫折,人際或是家庭關係不協調。但是我會告訴他們:一次只能解決一個衝突;這件事還沒完成時,不要開始做第二件事。
你會發現,當你調整好心態解決了第一個問題,之後的問題就會容易多了;因為先前成功的經驗已經給了你信心,而信心對克服壓力非常重要。
4. 專注當下
我的病人會告訴我:「醫生,我覺得自己總是想太多了,但我就是不能控制自己。」
其實想的多並不是壞事,問題在於把心思放錯地方。他們常常懊悔過去發生的事情,並為此指責自己或他人;也總是對無法控制的未來有一番幻想。如果不專注於當下,不僅讓自己耗費更多精力在無意義的思考上,也很可能因為沒有處理好眼前的事情,導致未來產生更多問題,持續惡性循環下去。
5. 不要太強調自己的壓力
我常告訴我的病人,壓力有一半是自己製造出來的。
「這個周末生不出計畫,老闆會殺了我!」
「我們再繼續吵下去,我遲早會瘋掉!」
他們總是用誇張、情緒化的字眼形容自己的難處。壓力當然存在,但是你會發現,我們越是強調壓力,它們越是揮之不去,也讓你沒有動力做出改變,試圖解決問題;而你所做的一切吶喊、咆哮、怒吼,實際上只會越增加你的痛苦。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theinertia。)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