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許多人會說父母管孩子天經地義,但是過度干涉就會變成一種不健康的「關係混淆」,這對孩子的童年以及長大成人後的處事態度都會有不良的影響。一起來用心理學角度檢視自己有沒有/是不是一位糾纏型母親,並且學會如何應對,恢復健康的親子關係。
(責任編輯:鄭閔文)
「糾纏」這個詞透著一股主動方的窮追不捨和被動方濃濃的嫌棄,這個看起來怪怪的字眼怎麼能用來形容母親呢,母親對子女的愛護怎麼能叫「糾纏」呢。
但是也許下面這些話聽起來不那麼怪,甚至有些熟悉,
「我是你媽,我進你屋還用敲門?你有什麼秘密不能讓我知道啊?」
「媽犧牲了這麼多,還不都是為了你。」
「你是媽媽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也是媽媽生命的延續啊。」
如果你覺得這些話非常熟悉,可能是你媽媽常常念叨的,或是如果你已經有了子女,你平時也脫口而出過類似的話。那可能你的媽媽/你自己就是一位糾纏型(enmeshed)母親。
何為糾纏型母親?
糾纏(Enmeshed)意為陷入、被纏住。就像無孔不入的母愛猶如一網藤蔓纏繞在孩子身上,綁住四肢,裹著腰身,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
糾纏型的母親和其子女之間的主要問題是關係混淆(Enmeshment),這一概念由Salvador Minuchin首先提出,關係混淆是描述家庭成員之間邊界模糊或幾乎沒有邊界,彼此過分關心且投入對方的生活,從而抑制了個體化發展(individuation)的失調狀態。孩子天生對於母親有依戀和愛的渴求,而這種渴求卻使母親迸發出一種令人窒息的關愛,由此便觸發了關係混淆的狀態。
關係混淆也被John Bradshaw用來描述孩子變成其父母代理配偶(surrogate spouse)的家庭關係,例如兒子承擔了母親的丈夫的角色。
在家庭中,糾纏型母親較父親來說更為普遍,由於女性獨有的生育能力,母親在對待子女時容易產生一種「你是我生的,我還管不了你了?」的想法,因此在情感上更容易和子女產生緊密的聯結。
糾纏型的母親往往也是自戀的(call her a narcissist),她們把孩子當做自己的一部分,無法接受孩子是另一個與自己分離的獨立個體。但孩子並不都這麼想,至少他們不只是媽媽生命的延續,他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健康的自主性。
心理治療師Gerri Luce在談及她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混淆時如此描述:
「我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她的同意。當她不在我身邊,或者我無法跟她商量我所做的大大小小的決定時,我會感到異常的惶恐。多年來,我們融合成一體,就像一個連體人,直到她去世。」
糾纏型母親是什麼樣?
糾纏型母親的一些特點:
1.控制性強,她認為自己有權利去干涉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
2.把孩子當做自己的財產
3.母親和孩子的角色是反轉的,母親不斷要求孩子去預測並滿足她的需求,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養育者,與此同時,孩子自己的需求被泯滅了
4.總是替孩子做決定,卻未曾真正給予指導
5.她們的最終武器是(讓孩子產生)愧疚
如何知道我是否有/成為了一位糾纏型母親?
我們很難驚覺自己是否有/是一位糾纏型母親,因為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混淆往往延續了很長時間,而身在其中的人很難發現它的模式。
另一方面,糾纏型母親在表面上看來是很美好的。在外人眼中,她可能很關心孩子,親子關係看起來也非常親密。可正因為看似美好無害,才更不容易發現它背後所裹挾的侵略性。「母愛」這個偉大的字眼給予了糾纏型母親太多的正當性。
即使察覺到它的過程可能也是緩慢且艱難的,但是,它依然是可以被發現的。以下是一些你可能處在關係混淆狀態的跡象,可能會幫助你審視自己的關係:
1.你對母子關係全身心地投入導致它消耗你大量的精力,從而忽略了其他關係;
2.你的自尊水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近期母子關係好壞;
3.當出現衝突或雙方產生不一致時,你會感到極度焦慮和恐懼,會耗費大量精力去嘗試解決問題;
4.當你無法見到或聯繫到對方時,孤獨感會侵襲而來。伴隨著失聯時間的增加,這種孤獨感會猛增直到你想要瘋狂地聯繫上他;
5.和對方產生「共生的情感聯結」,他生氣、焦慮、抑鬱,你便也如此,吸收對方所有的情緒並試圖調解它們。(青春期叛逆的女兒也許並非碰巧撞上更年期暴躁的母親,而是他們之間產生了共生情緒)。
糾纏型母親會對子女造成怎樣的影響?
小時候(child as a child):
·阻礙個體的自我分化過程;
·喪失獨立的人格和自主感,不能形成健康的身份特徵;
·自己做出的決定更多出於取悅母親的需要;
長大後(child as an adult):
·容易在與他人建立的關係中受傷,或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
·在專業或職業選擇上表現出更多的優柔寡斷,或更加依賴父母並遵照父母的決定;
·已婚子女在婚姻生活中滿意度較低,並且在自己的家庭中難以建立邊界。
有一個糾纏型母親,我該怎麼辦?
1.建立家庭邊界(set family boundaries)
明確你的界限(name your limits)在生理層面,我們都知道當別人離你的物理距離近於多少釐米時就會感到被侵犯,情感上也是如此。想清楚在情感上的界限可以幫助明確自己的位置;
傾聽自己的感受(tune into your feelings) 不適感和怨恨感就像黃牌一樣,這兩種感受的出現預示著你可能在喪失自己的邊界;
允許自己設限(give yourself permission)在拒絕別人的過程中,你可能會陷入恐懼、愧疚和自我懷疑的陷阱。向糾纏的母親說「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很多人會產生愧疚感,「我不是一個好女兒/兒子」。但設限是自我尊重的表現,在一開始允許自己設置界限,並努力去維護它吧;
保持堅定(be assertive)設置界限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堅定不移地去維護它。設限的初期,被界限擋在外面的母親可能會憤怒、悲傷並試圖推倒它,這時一定要保持堅定。當別的家庭成員越過你的界限時,以尊重但果斷的方式去與他們交流;
從設立小的界限開始(start small)任何事情都需要練習,從一些不那麼具有威脅性的小事開始是不錯的選擇。
2.尋求專業幫助
專業的受過相關訓練的心理咨詢師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看清並理解自己的關係,並在設置界限的過程中提供支持和訓練。與咨詢師之間的設限練習是一種很寶貴的經驗,可以幫助你在生活中更好地運用設限技巧。
(本文經合作夥伴 簡單心理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你是我生的,我还管不了你了?” | 纠缠型母亲与关系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