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via Pexels

《VO》導讀:不久前 VO 出了一篇《常覺得空虛、怕麻煩別人…… 兒童時期情感受傷的人長大後的 10 種面貌》,獲得熱烈迴響。情感被忽視的小孩長大後人際關係方面容易有一些問題,但「被寵壞」的小孩也是。

(責任編輯:李恬芳)

“Spoiling doesn’t prepare your children for anything but heartache later in life.”

– Laying Down the Law

寵壞你的孩子並沒有任何幫助,只是造成未來的心痛而已。

照常理而言,被寵壞的孩子會漸漸成長為被寵壞的大人。這會影響他們生活的種種,像是維持穩定工作、維持友誼、擁有伴侶,以及體驗健康的人生。被寵壞的人是自私且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的,但你要怎麼能夠知道誰是被寵壞的呢?又怎麼幫助他們了解他們的行為會危害到其他人的呢?

以下是六種行為會製造出被寵壞的人(以及避免被寵壞)

1. GIVING INTO EVERYTHING. 給予所有

被寵壞的人永遠不懂界限為何物。父母親與朋友總是迎合他們所有的想法,這些孩子一鬧彆扭,就會得到他們想要的。成年後,他們的脾氣變得更暴烈與不穩定,舊有的行為模式-「只要我喜歡,我就可以得到」。由於他們習慣使用這種手段獲得他們所想要的東西,只要有任何人不順從他們的要求,便會被他們折磨。

被寵壞的人有時瀕臨心理疾病的困擾,因為他們無法看清妄想的慾望與現實的差異。(譯註:他們覺得所有人都該滿足他們,即使是自己的幻想也是,因此看不清現實的限制。)

親愛的,雖然你無法將時光倒流回他們的童年,但你可以設置一個自己的底線。「不」這個詞必定會激怒他們,但你一定要持之以恆的幫助他們意識到自身行為是很重要的(對他們的心理健康也很是)。他們可能因此不會繼續待在你的周圍,但如果他們依然在那兒,表示你完成了漂亮的任務!

2. REINFORCING NEGATIVE BEHAVIOR. 加強負面行為

被寵壞的人會踐踏任何妨礙他們的人,他們拿走自己想要的,以為世界是一直繞著他們轉的。他們進入公司,踐踏所有阻礙他們前往成功之路的人事物。他們也會利用人際關係,一旦達到目標就甩了別人,而且不會有一絲的悔意。

為了卸下他們的行為,你必須使用正向的增強。面對任何負面的舉動,你需要建立幾個正面的。所以,親愛的如果你目擊了有人使用惡劣手段只為達自己目的,你可能會想讓他們知道惡人有惡報。沒有什麼比讓被寵壞的人知道他們會被懲罰更使人心煩的事了。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做「適可而止」。

3. PICKING FIGHTS.挑釁

被寵壞的人會使用戲劇化的方式引人注意。他們會向與其違背的人挑釁,並從背後捅你一刀。他們會貶低你的意見,掉頭走人,最後再拿出來自己利用。他們根本沒有後顧之憂,一旦決定要得到,就會不惜一切代價。

親愛的要謹慎以對,並非每個爭執都需要成為自尊之戰。你好好的守住自己的位置,保持你的界限。被寵壞的人會忘記你試著完成什麼目的。直到下次的情緒來到,他們會稍作休息一陣子。

4. DESTROYING YOUR IMAGE THROUGH MANIPULATION.用操縱的方式破壞你的形象

被寵壞的人是自戀的,他們會用虐待、卑鄙和控制的方式去操縱,當你不去參與他們想要你做的事,他們會讓你感到很糟糕(內疚)。這些人不在意他們怎麼傷害你,只要他們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好了。

被寵壞的人不接受自己擁有弱點。揭露他們的弱點,並不是要向他們強調那些不安全感,而是告訴他們當表現出惡毒時,人們是會受到傷害的。他們有他們的脆弱,所以在面對這些操縱者時,保持謙虛,讓謙虛成為你的盔甲,展現出謙卑的樣貌,表示對他們的原諒但同時該遵守的原則還是堅持。親愛的,千萬別被他們的怒氣折磨到自己。

5. REWARDING POOR ACTIONS.給予偏差行為獎勵

被寵壞的人習慣吹噓自己,像是他們是如何得到新工作或交新的女友。他們會創造出奧斯卡金像獎等級的故事,就算有害,只要能獲得注意,他們都不在乎。鼓勵這些偏差的行為模式,等於在給予這些自我中心和被寵壞的人繼續做下去的動力,如此一來他們將看不見後果。

在有良好行為時給予誇獎。如同父母對孩子的方式,鼓勵正向行為。成為一個正向的效仿對象,你無須吹噓自己的作為,而讓他們透過你,親眼目睹何謂同情心、同理心與善意。讓他們知道付出與接受是同等美麗的。

6. LACK OF CONSIDERATION.欠缺體諒的心

被寵壞的人是無法體恤他人的,他們往往表現的很具侵略性。他們會用威嚇的方式博取其他人的關注。他們的行動偷偷摸摸且常是預謀好的。一位有名的古巴詩人- Jose Marti曾說:「自私的人是小偷」如果你放縱他,那麼他將偷走你的心、你的金錢以及你的生計。

我們都曾被教導去滿足自己的需要,被寵壞的人則會將這個概念發展到「淋漓盡致」。你無須滿足他們的需求,你也不需要去參與任何他們要你做的事。再一次親愛的,設置界限是很重要的。對眼前這個人展現愛和關懷,大部分被寵壞的人是缺少某些生命中的結構,因為他們的世界沒有規範,所有周遭都慣著他們。如今長大成人的他們,始終不明白這個世界是怎麼建構的。

被寵壞的人無處不在,親愛的,你可以用更健康的方法來面對他們,讓自己不會掉入他們挖好的陷阱。你也沒有義務要逗他們開心或付出所有。用你的覺察,一步一步帶領他們成為有著健康思想與行為的更完整的大人。

愛心理:探索心理認識自己的最佳平台

延伸閱讀:

常覺得空虛、怕麻煩別人…… 兒童時期情感受傷的人長大後的 10 種面貌

(本文經合作夥伴愛心理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好文分享】六種危險行為,教出失去心理界限也讓你心痛的孩子。〉。)

【2018 編輯大徵才】趕快加入 VidaOrange,和我們一起學習「品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