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接受逆境的勇氣】
很多人認為只要自己有真材實料,人生的一切事物皆可迎刃而解。但作者提醒大家「自我行銷」的必要性。有時候,對方注重的是你的形象喔。所以,如果你尚未注意到自我經營的重要性,從現在開始練習實踐吧!
(責任編輯:楊時育)
只有你能創造自己,只有你能決定今後的人生。——阿德勒
有一回,我和企管顧問界一位有行銷思維的祕書長喝下午茶,茶敘間商務交流一番,談到九成的企管顧問師經常大嘆,客戶真是有眼無珠,不知道專家就在眼前,視而不見,賺錢賺得很辛苦、很無奈的現象!
沒有「自我行銷」的能力,你的人緣、魅力、業績怎會加分?
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不肯做「自我行銷」
我們交流了一會兒,很快就找到問題的緣由,我們發現企管顧問師賺錢賺得很辛苦的關鍵:作為一名「企管顧問師」提案常常失敗,除了無法展現內在的思考分析與產業專業外,或許就出在「自我行銷」包裝的技巧太差,得不到業主的垂青,拿不到案子,穩定接案子賺錢。或是拿到案子,但獲利少得可憐,問題就出在他們都是技術專家,眼睛往往長在頭頂上,又缺乏行銷思維,嚴重瞧不起「自我行銷」的作法,不肯做「自我行銷」,他們以為只有藝人和體育明星才需要「自我行銷」去建立名氣。心裡總認為,「企管顧問師」是專家,應該站在制高點,在業主前面端起架子才有好身價,不必低聲下氣「自我行銷」去討好客戶。
我認為,「企管顧問師」想通往發達之路,努力、專業只是必備要素,因為縱使你有八分實力,也需要兩分包裝!也就是說,「企管顧問師」從平常的寒暄、簡報、開會、談生意,無時無刻不在行銷自己,你必須把自己當成一個「品牌」來經營,用心維護外在形象與口碑。
在這世界中,企管顧問師要做「自我行銷」,要一見面就給人「一見如故」的感覺,人家才願意把案子委託給你規畫和進行輔導,才能有機會接下案子,工作才有尊嚴,才有高收入。
在這個殘酷競爭的商業環境中,就連理財顧問師、律師、醫師、會計師、建築師、藥劑師、老師、校長、機關首長以及上班族等,都需要做出「自我行銷」的行為,才是生存下去的王道!
獲利來自「自我行銷」
在臺灣企管顧問業中,我的好友陳其華顧問的定位,不幫中小業做「降低成本」,專攻幫中小業做「開源」的建議,以及建議企業如何與何時做連鎖業務和上櫃、上市,定位非常鮮明!
陳其華顧問在四十六歲時,已經是輔導連鎖顧問中的第一把交椅,我分析,陳其華顧問的成功不是來自被輔導的企業老闆對他的賞識,而是來自他比任何人懂得「自我行銷」。
同樣的,在培訓講師業、新聞傳播業、軟體業、政界及學術界,越來越多人像陳其華顧問這樣以「專業」起家,建立名氣,憑著廣受肯定的個人品牌打下個人的事業王國。
現在,當你再聽到「自我行銷」這句話時,相信你已有更清晰的認知及策略,未來的一切就從這一刻開始。
自我行銷是全職工作
我看過一本叫《賣命工作的誘惑》(The Future of Success)的書,書中開門見山就提出「自我行銷是全職工作」的觀念。
書中這樣說:「要在新經濟中揚名立萬,你自己必須有一套不斷吸引新生意上門的技術。要成功,你就得把自己和能夠招攬生意的名號連在一起,再以此為跳板建立自己的名號,這和小企業與大品牌連結的策略是同樣的道理。」
由此可知,企管顧問師要成功談成一筆輔導合約,人脈、經驗、商品力和學歷絕對是很重要的,但是你也必須要知道如何「行銷自己」才行。
行銷產品之前,一定要把自己行銷出去
雖然行銷的理論各據山頭,但99%的專家都異口同聲說:「行銷產品之前,一定要把自己行銷出去。」
很多時候,產品或服務的內容並不顯得很重要,企管顧問師本身才是至關重要的!因為人們往往首先接受銷售人員,然後才會接受產品。這也是Top Sales的經驗。因此,「行銷自己」就變成銷售和服務的內容的第一步驟!
因此我認為,企管顧問師(或相關「師」字級的專家)如果要順利接案,要適時說出一句「得體的話」,及時打住一句「不該說的話」,這是頂尖企管顧問師藝術極致的表現。
擁有這樣良好表達能力的企管顧問師,才能夠掌握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定位,能自然展現出無形的魅力,輕鬆做好「自我行銷」,增加自己魅力以改善人際及顧客關係,贏得頭籌。
自我行銷打響個人的品牌
由於商場詭譎多變,產品不斷推陳出新,以及產品同質化的結果,使人們越來越重視「自我行銷」,甚至鼓勵個人經營個人品牌。
因為擁有成功品牌的知識工作者,不但自由穿行於組織內外,更創造了無與倫比的財富與名聲。
「自我行銷」已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顯學。至於如何做好「自我行銷」呢?根據我的觀察體驗,我整理了成功的「自我行銷」六大技巧,希望對你有些許幫助:
一、重視你的外型。外型得體、給人良好的印象,衣著要重質感,質料最好挺一點,讓人感覺「你承擔得起壓力」,將有助於你贏得他人認同,專業也比較容易受到肯定。.
二、多參加企畫、簡報課程。這有助提升自我行銷的技巧。
三、掌握機會練習自我行銷的機會。要好好把握每一個可以行銷自己、讓別人了解你的品牌價值的機會,如大型會議、簡報、研討會和專案等。
四、找到你的「獨特性」,放大這些能力。思考自己有什麼跟別人不同的特色,是好人緣?是卓越服務?是行銷能力?是企畫能力?還是外語能力?
五、跟優秀人士學習「自我行銷」技巧。可以多參加社交活動,觀察別人如何推薦自己,用欣賞和好奇的角度看待不同的人,用欣賞和好奇的角度觀察不同人的行為舉止,不僅會讓自己更開放,也會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六、一有機會就練習練習,持續練習。所有的「自我行銷」都是練出來的,你必須堅持去做,像我覺得寫「部落格」是一個好方法,我知道部落格的影響力,所以我就堅持去寫來曝光,我就每天寫一千字,唯有堅持才會產生力量——可以每年集結後至少出版一本書上市,藉此打響知名度。
結論:自我行銷打響個人的品牌
記住!在競爭激烈無比、組織結構隨時變化的時代,身為顧問師或上班族,誰會給你合約,讓你衣食無憂?誰能提拔你?誰能保障你的工作權?只有你自己。
【這樣做就對了】
1. 言行舉止表現正向積極的樣子,多說一些肯定句,並常掛在嘴邊上;臉上保持笑容的說話聲音,聽起來會有「暖度」。
2. 言簡意賅。簡潔有力的介紹自己的強項與成就,讓面試官耳目一新、印象深刻。好比說:「我幫過《天下》雜誌前五百大企業的其中五家,設計過品質提升系統。」、「我成功協助某某公司提升了20%的生產力與輸送效率。」……等等。
延伸閱讀
台灣工程師在美國矽谷學到的震撼教育: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他們所謂的「自信」
貝嫂維多莉亞絕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你知道她小時候被孤立、設計品牌還被唱衰嗎?
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行銷:誰家的代言人最炙手可熱?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接受逆境的勇氣:從阿德勒40句金言學習激勵生命之道》,由城邦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Visualhu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