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推薦這本書:思考致富:暢銷全球六千萬冊,「億萬富翁締造者」拿破崙‧希爾的13條成功白金法則

「成功學之父」拿破崙‧希爾在這本書中要告訴我們「思考致富」的準則,不管是成功或是失敗都始於腦中的一個想法!

(責任編輯:王愉賀)

恐懼不過是一種心態,而且理當可以控制,並加以導正。

我們創造的萬事萬物都始於在腦中孕育的思想意念。順此邏輯就會發現另一個更要緊的重點,那就是,無論思想意念是出於自覺或不自覺,都會迅速轉換成與其自身相對應的實物。偶然情況下接收到的思想意念(亦即其他人腦中釋出的想法)就和自己刻意打造、設計的思想意念一樣,同樣可以決定一個人的財務、事業、職業或社會地位。

有些人就是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似乎「天生好運」,但另一些人儘管能力、訓練、經歷和智力上都相差無幾,甚至更傑出,卻總是注定倒楣到家。這種現象或許可以這樣解釋:每個人都有能力控制自己的心智,而且它會讓自己的大腦為其他人的大腦所釋放的思想意念敞開大門,但也可以緊閉心扉,只允許自己精挑細選過的思想意念登堂入室。

大自然賦予我們具有絕對控制某種事物的能力,亦即思想;這一點再加上另一個事實,即每個人創造的萬事萬物都始自思想意念,這樣一來,我們就能理解戰勝恐懼的原則了。

假使,所有想法有轉變成相對應實物的傾向(這句話無疑問是鐵錚錚的事實),那麼我們同樣可以確定,恐懼和貧窮的思想意念根本無法轉換成勇氣和財務收入。

恐懼貧窮,會摧毀任何成功機會

多數人每每被問到最害怕什麼時都會回答:「什麼都沒在怕。」這個答案很不精確,因為只有極少部分的人才能真正意識到,自己的精神和肉體深受某種恐懼束縛、阻礙與折磨。恐懼這種情感如此老奸巨猾,而且總是潛藏於暗處,我們或許終身都得扛著這個背後靈,甚至未曾察覺它的存在。唯有勇敢直探內心才能揭穿全民公敵的真面目。

當你展開分析時,請深入探索自身性格,以下清單條列出你應該留意的徵兆:

恐懼貧窮的六個症狀

1.漠不關心:主要表現形式是毫無野心;甘於貧窮;人生際遇給什麼就照單全收,從不出聲抗議;心理與生理皆呈懶散狀態;缺乏主動性、想像力、熱忱與自我掌控能力。

2.猶豫不決:習慣容許別人代位思考;是個道地的「牆頭草」。

3.疑神疑鬼:處心積慮找遁詞或藉口文過飾非,有時候會表現出嫉妒成功人士的姿態,甚至出言批評。

4.憂慮:通常表現形式為雞蛋裡挑骨頭;有寅吃卯糧的花錢傾向;不在乎個人外表;總是愁容滿面或眉頭深鎖;酗酒;有時會嗑毒;無法鎮定自若;自我意識強烈卻缺乏自力更生能力。

5.過分小心:大小事情都往壞處想,心裡想的、嘴上談的都是失敗的可能性,卻不願聚精會神尋找成功之道;清楚所有會出紕漏的方法,卻從未想辦法避免淪於失敗;老是在等待「天時、地利、人和」,好付諸實行想法和計畫,直到最後等待成為一種陋習;只記得失敗者,忘了成功者;凡事見樹不見林。

6.拖拖拉拉:老是喜歡昨日事、明日畢;寧可花費大把時間構思遁詞與藉口,卻不願意動手處理正事。這種症頭與過分小心、疑神疑鬼及憂慮高度相關;只要能逃避責任就絕對拒絕承擔;寧可妥協也不願挺身抗爭;遇到困難就讓步而非反過來駕馭並試著將它們當作更上一層樓的墊腳石;會為了一分錢和生活討價還價,不肯追求繁榮、富裕、富足、滿足和幸福;老是盤算著萬一失敗怎麼辦才好,不願壯士斷腕、背水一戰。缺乏自信心、目的明確性、自控力、主動精神、熱忱、企圖心、志向、健全推理力;寧願淪於貧窮也不渴望致富,只與困在社會底層的人為伍,不與積極渴求並獲得財富的人為伴。

恐懼批評,會剝奪你原動力

多數人被批評時最起碼會感到不舒服,在某些情況下被他人責難時甚至會憂鬱、沮喪。

恐懼批評會剝奪人的原動力、破壞想像力、局限自身性格、折損自立能力,還會以成千上百種其他方式造成傷害。父母批評兒女時往往會在他們心中造成無可彌補的傷害。小時候我有個玩伴,他母親幾乎天天打他,打完後也總會丟下一句狠話:「你不到二十歲就會被關進牢了。」十七歲那一年,他就被送進感化學校。

世人太喜歡出一張嘴,每個人都有滿肚子意見想要免費奉送給別人,也不管對方想不想聽。我們往來最密切的親朋好友往往是最刻薄的毒舌。批評應該被視為一種罪行,而且還是本質最惡劣的犯罪型態,因為每一名父母都會毫無必要地胡亂批評一通,結果在兒女心中種下自卑情結。透析人性的雇主最能夠激勵員工淋漓盡致地發揮潛力,他們不是靠負面批評,而是靠積極建議。父母親要是如法炮製,或許也可以實現相同成果。

批評會在人類心中種下恐懼或怨恨的種籽,絕不可能激發愛意或關懷。

恐懼批評的七個症狀

1.緊張、侷促不安在人前說話,或與陌生人打交道時經常緊張不安,眼神飄忽、笨手笨腳。

2.驚慌失措:在人前無法控制自己的聲調,神經緊張、醜態百出、健忘。

3.缺乏決斷力與個人意見:無法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習慣逃避問題。容易不經思考就附和別人。

4.以自大掩飾自卑:在言語、行為上自誇,來掩飾內心的自卑。喜歡「咬文嚼字」裝腔作勢(其實他們也不太瞭解那些艱深字眼的意思)。穿著、說話語氣、態度模仿他人,炫耀虛構的成就,營造自己的優勢。

5.奢侈揮霍:嚮往有錢人的生活,即使透支也要用名牌妝點自己。

6.缺乏上進心:無法掌握機會更上一層樓,對自己的構想缺乏信心,害怕表達意見,面對上司的疑問閃爍其詞,言談與態度猶豫不決,在言行上欺瞞他人。

7.缺少抱負:身心懶散、沒主見。做事猶豫不決,易受人影響。人前逢迎、人後批評,對失敗習以為常,常因別人反對而放棄,毫無根據地懷疑他人,言談舉止不圓滑,犯錯不肯負責。

延伸閱讀:
一昧省錢是「窮人思維」,真正有錢的人懂得聰明「浪費錢」
何不把一頓大餐變成一段旅程!這 7 個地方大膽花錢,投資有品質的生活
不想每天瞎忙又口袋空空!理財專家點出,這 7 個理由就是窮人和有錢人的差別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思考致富:暢銷全球六千萬冊,「億萬富翁締造者」拿破崙‧希爾的13條成功白金法則》,由野人文化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圖片來源:Visual Hu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