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個人「白眼」時,通常都能理解他或許無言、不予置評…

這樣的表情較少有被誤解的時候,他甚至不需要一言一語,你就能更確切了解他想表達的情緒-像這樣的「非言語溝通」其實可以為你的表達加分,讓對方能清楚接收你想傳遞的訊息,像是以下幾種,適當使用,就能給人更為深刻的印象。

#1 手勢

在義大利文化中,手勢被大量使用,用於強調語氣和語意;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也是手勢使用的愛好者,千萬別小看手勢所傳遞的訊息,舉例來說,當一個人托腮時,你會認為他不是思考就是無奈。

#2 表情

如前言提到,大家對於某些表情有共同的解釋,有些則不然,因此也要注意不要「表錯情」。像是微笑,這看似友善無害的表情,背後也許有多種含意,有的是真誠的微笑,有些只是禮貌客套的微笑。

#3 姿勢

這也是為什麼「美姿美儀」會存在的原因。一個人的姿勢和姿勢也能透露出不少訊息,而姿勢常常來自於習慣,一些不自覺的細節都會影響著。常常雙手胸前交叉可能是他緊張,感到焦慮。

而在我們說謊的時候,鼻子會有搔癢或刺痛的感覺,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人在不老實的時候會觸碰自己鼻子。

#4 眼神

眼睛真的會說話!這也是為什麼緊張、害羞、說謊時都可以從眼神中看出來。如果你想表達你的真誠,直視著對方的眼睛,清澈的眼神會讓對方感覺到你的誠懇。

#5 表情符號

活在數位時代的我們,許多情緒都會藉由各種生動的emoji和貼圖表達,不過注意了,不少研究也指出男女或不同國家對於同個emoji都有不同意思的解讀。

#6 語言

當我們說謊的時候,我們會迫使我們的大腦相信謊言是真實的,現在說的真相其實是謊言。而這樣欺騙的過程使我們的大腦無法有效地思考所以當我們說謊的時候,我們暫停時間比正常談話還要慢,經常會出現作為「呃」這樣的空白填詞的語言障礙。

以後跟別人談話,記得觀察這些特徵喔 🙂

延伸閱讀
天天跟不講理的人溝通快崩潰了?你需要這 4 招高 EQ 的人都在用的「說話術」
世界上分成 6 種「溝通者」,來測測看你是哪一種吧!
遲到不代表我沒有時間觀念!常見溝通誤區:把人和行為混為一談!

(參考資料:Lifehack, Entrepreneur, verywell, psychology today;圖片來源:Visualhunt, 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