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ass-916606_640

《 VO 導讀》:日本人登門拜訪、旅遊歸國之後都需要準備伴手禮。但伴手禮到底該準備什麼?會不會造成別人的困擾?文中的「初音女士」在經過反覆思考之後,終於領悟到日本人伴手禮的「潛規則」:還是要會消失的東西比較好!

初音女士陷入沉思,思考明天去拜訪住在世田谷的茶道老師時,該準備什麼帶去。若雙手空空的,會有點尷尬,但太誇張的東西又不恰當。

當初受到自己邀請而勉強加入茶道班的友人,上了幾個月的課之後選擇離開。儘管離開是對方的選擇,終究還是麻煩了相關人士一遭。因此必須登門拜訪,向老師親口道歉才行。

那麼該帶什麼伴手禮好呢?這種時候,初音女士腦中一定會浮現好幾個回憶。

一、一看就知道是巷口的水果店買的,收到的情緒超差的

第一個回憶:好友打電話來說:「好久不見,讓我去妳家玩吧。」一星期之後,對方來家裡喝茶。兩人在玄關開心打招呼之後,對方拿出一份伴手禮。那是家後面水果店的袋子。

初音女士馬上起雞皮疙瘩,心想對方一定是走到家前數十公尺的地方,覺得手裡兩串蕉很尷尬,結果就在附近隨便買一買;不過看穿到這種地步的自己也真是個性惡劣。無論是前者還是後者,都讓人覺得不舒服。

結果,初音女士悶悶地收下伴手禮。

但是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

二、最想收到用心的伴手禮,並非貴重

年輕的朋友來家裡吃晚餐時,拿出一份禮物:「我想您一定會喜歡。」

那是要好幾天前預約才買得到的西點老店做的餅乾。初音女士明白對方經歷多少困難才買到餅乾,覺得實在非常不好意思,並且打從心底感謝對方。每次打開餅乾罐,她都會覺得罐子裡湧出朋友的心意;之後每次聽到那家西點店的名字,心中都會湧起一股暖流。

收送伴手禮,有時也很麻煩。明明收下時只想單純地感受喜悅,說聲:「啊!謝謝你!」預想不到的情感卻突然上身。比起收下對方舉起的紙袋,對方輕巧打開包巾後所拿出的點心,莫名地令人更覺得感謝。儘管如此,不是什麼都用包巾包就好,也與價格的高低一點關係都沒有。

三、送伴手禮時也要考慮對方的家庭狀況:人數、開伙頻率等等

如果是有小孩的家庭,最好送數量多、小包裝、保存期限長,又能用手拿著吃的點心。父母無須花費心思分切,小孩也不會因為分多分少而吵架。另一方面,不清楚人數時,最好送紅酒或是日本酒等,容易處置的「液體」。至於送禮到老夫妻家,最好避開生鮮食品。無論多麼新鮮,生鮮食品總會逼迫對方盡早享用。

初音女士心想,伴手禮還是會消失的東西好不要留下痕跡,也不要逼迫對方

四、要小心對方根本不喜歡的伴手禮

自己終於也走到能夠好好安排伴手禮的地步了。想起以前收到一堆萩餅而滿頭大汗,四處分送;或是忘記對方討厭甜食,居然還得意洋洋地把自己剛做好的金鍔燒贈送給對方。啊啊,現在想起來,所有丟臉的回憶都已經成為經驗的一部分。

回想兒時,因為初音女士的父親是高中校長,家裡經常有客人造訪。那天初音女士出遊後回家一看,發現廚房裡有一包點心。她聽到父親在接待室與客人談笑的聲音,心想:「太好了,點心來得真是巧,吃掉吧。」

正當她撕開包裝紙,打算拿起蛋糕時,走出接待室的母親喝斥一聲:

「不可以,要先說我回來了,才可以吃。」

那天遭到母親狠狠責罵之後,初音女士才明白,吃伴手禮也有必須遵守的禮儀。

對了,明天要帶什麼伴手禮呢?初音女士其實很喜歡在腦海中回想對方的臉龐,思索究竟要送什麼給對方的這段時間。

延伸閱讀:

不管你講究包裝、產地還是口味,這張日本酒單應有盡有

只知道香蕉蛋糕就落伍了!最新日本東京 10 大必買伴手禮,小雞菓子超療癒

日本女孩的手繪日記》每天只要滑她的 IG、看她的插畫就無比療癒

想買日本手帳卻因為看不懂而不敢下手?教你看懂日本手帳的一年 365 天!

書封_UT0007本事出版_買不到的日常滋味(立體封300dpi)(本文由本事出版授權刊載,全文摘錄自《買不到的日常滋味》,首圖來源:GusbellSStudio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