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經漸漸注意到同時多工處理事情其實不是個好習慣,也可能已經知道這樣會讓你大腦萎縮、降低你的智商,但除了讓你省一點時間這個好處以外,你知道這樣的習慣反而會讓你的效率降低將近 40% 嗎?

Only Connect Consulting顧問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同時也是暢銷書 Singletasking: Get more Done—One Thing at a Time(當下只做一件工作讓你做的更多) 的作者 Devora Zack 在書中透露了這令人驚訝的事實——「同時多工」根本就不存在,在你同一時間作很多事情的當下,其實你的腦袋只是在不同工作之間快速的轉換,這不但非常耗費腦力,也會傷害你的腦細胞。

同時多工的問題其實就跟其他不良嗜好一樣,讓你覺得很爽但對身體一點也沒有好處。當我們從一件工作轉換到另一個工作,我們會產生跟吸毒很像的生理反應,腦袋會產生一種名為「多巴胺」的成分,因此我們會有種難以言語的快感。

幸運的是 Zack 教了我們一些可以擺脫這種不良習慣的方法,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效率,更不用說那些我們可能降低的智商了。

1. 選一個當下要進行的任務並貫徹執行

「同時單工」強迫自己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情,排除任何其他的可能工作需求。Zack 說,這表示你必須意志堅定、確確實實地堅持只做一件事情。不過這並不表示你非得把這件事情完成才能收手,事實上也很少有人有這種自由去安排自己的時間把一件事情做到結束;但我們可以選擇一段固定的時間給一件工作,除非時間到了,否則決不停下來。

這個方式有點像是非常受歡迎的 “Pomodoro” 技巧——一段二十五分鐘的時間稱為一個 ”pomodoro”,每二十五分鐘專心做一件事情,然後休息五分鐘。但不論你是否使用這個方法,在某一段時間之內專心做某件事情的成效非常強大,尤其當你要處理非常困難的任務時。

2. 將腦海中會讓你分心的點子固定紀錄在某個地方

這個狀況也常常發生。有時候你正在寫電子郵件給你的客戶,突然靈光一閃,想到如何向另一個客戶推銷的方法。如果你是一個同時多工的人,你的反應大概是馬上打開另一個電子郵件寫下另一封信。

但比較聰明的辦法應該是安排一個觸手可及的地方作筆記,讓自己能快速記下自己的點子以免一下就忘記了,等手邊正在專心處理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後,你可以再回來檢視自己剛剛腦海閃過的想法。理想的狀況是你快速的切換到另一個畫面,或是在手邊的筆記本上記下新的想法,也許是一句話或是幾個關鍵字,能夠讓你不要忘記想到的點子,然後再回到剛剛正在進行的工作。Zack 本人使用他的智慧型手機輔助記下這些想法,筆者也是,最簡單的就是用相機拍下手邊的東西,或是語音錄下想法,而不論什麼方法,重點是要快、隨手可及且直覺性,就像別人不小心插嘴跟你講話一樣快速解決它。

3. 固定給自己一個不會被外界打擾分心的時間

「你可以控制自己所身處的環境,建立一道圍牆阻隔所有令人分新的事物,好比噪音、突如其來的干擾。」Zack 認為把分心的原因歸咎給你身邊的同事(或是任何人),或是如臉書、電子郵件的提示等電子訊息都很容易,但其實受不受外界的打擾絕大部分都是我們可以掌控的。

如果你的辦公室有門,在進行電話會議時、專注於專案時、或任何其他你需要專心的時刻,就把門帶上;如果你的辦公空間是開放的,可以善加利用便利貼或是其他方式提示周圍的人你此刻需要專注不被打擾,同時你也可以把電話、簡訊或其他會打擾你的訊息都阻隔起來,關上螢幕等方式,讓自己保持片刻的寧靜。

4. 將相關連的工作組織在一起進行

當你收到電子郵件、訊息的當下馬上回覆的時候,你以為是有效率的表現,但其實正好相反,這不但破壞了你的專注力,也讓會讓你感到上癮的多巴胺分泌更多。擺脫這種誘惑的方式就是把不同工作內容固定分配在某些特定時段。比如收發電子郵件,你可以集中在早上開始工作前、中午午餐時刻,以及即將下班前。Zack 認為這樣就不會讓源源不斷的電子郵件打斷我們一天的工作

另外,將同類型主題的工作安排在一起執行也能幫助我們集中精神。再以電子郵件為例,你可能會收到關於不同物專案還有銷售機會的來信,如果你可以針對一個一個專案回覆,而不是時間順序,這樣你更有可能專注於每一個專案本身,展現更好的效率。

5. 在每天專注工作的時間間隔中安排一點沉思時間

人類平均集中精神的持續時間是八秒,這甚至比金魚還要少一秒。Zack 表示其中一個原因是現代人類無時無刻都能滿足我們對分心的慾望且永遠不缺想法。

因此,要對抗這種傾向,我們可以每天安排一段幾分鐘的時候向內心自省、保持寧靜。正規的冥想(或禪修)就是一種方法,但一種「簡單五分鐘操練」也是另一個不錯的選擇。重點就是每天給自己一點時間發發呆吧!

6. 學會好好地拒絕

我們都不喜歡拒絕別人、都希望我們可以承擔再多一個專案、再多一個任務,或多參加一場社交活動。但這也是引領我們走向悲劇的一步,Zack 提出警告,認為我們應該學會優雅的說不。

「面對別人的需求,思考過後再作決定是完全合理、甚至負責任的一種行為。」Zack 表示,「而且說『不』並不等於自私。」

「抱歉,我現在不能答應你」並不等於「我永遠無法作這件事情」,經過思考的拒絕其實代表著你對於目前手邊的任務的一種承諾,而當你有餘裕處理別人的需求時,你才能完整承擔。至於怎麼對不同的任務作取捨,你可以參考一種串流整理技巧

7. 請你周圍的朋友幫助你保持專注

陳年陋習總是很難改掉,有時我們決心戒掉分心的壞習慣,但又不知不覺走回以前的老路,不斷地在不同工作切來換去。這個時候,你可以請你的家人或是身邊的同事幫你,提醒你不要分心。

這麼作不但可以幫助你實實在在地只專注做一件事情,也會帶給你異想不到的好處——當他們知道你正在學習保持專注,而且需要你的幫助時,他們會時時刻刻在你身邊幫助你;此外,除了讓你堅持住自己的不分心計畫,他們也會因此幫你阻擋令你分心的事物,在打擾你之前,他們自己也會多考慮一下。

雖然有些人說能夠同時多工的人智商比較高,但是筆者看完這邊報導瞬間感到很焦慮啊,畢竟我拖稿太久了(抖)

推薦給你:

我的旅英生存之道:每天工作 5 小時,剩下的時間做自己真正有熱情的事

不再這麼勉強!9 個存錢好方法:設定「血拚等待期」,或騙自己要破產了

最慢大三就要開始找工作》日本獨有的求職文化:想去日本工作的人必看

台灣魯蛇留學奮鬥史》魯蛇再怎麼努力也沒人會祝福,就算這樣也要做一個霸氣的魯蛇

科學保證:七個鍛鍊腦力好習慣,後天的聰明有可能!

(資料來源:inc,圖片來源:Unsplash;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