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大塚寬信(おおつか・かんしん)

現居神奈川橫濱市。 是日本刀的手工修復和外觀製作的職人。18 歲起在刀劍修復師的門下修業,23 歲起接著在磨刀師手下鍛鍊了五年。目前已經手了無數日本刀的手工修復。

近期目標:修理、修復散落在國外各地的日本刀,積沙成塔地修護保存在海外的刀劍

未來目標:協助推廣武士文化和製造讓大家認識刀劍的機會。

編輯部推薦理由

動漫和遊戲造成了一股刀劍熱潮,但大塚師傅強烈的希望不要船過水無痕,而是能趁此機會「將正確的、更深入的刀劍文化傳達給所有人」。特別是向那些將背負起未來的孩子們傳授日本的傳統文化,是大塚師傅的夢想。由鋼鐵文化的體驗企劃開始,頻繁的舉辦刀劍文化的宣傳活動。我們希望幫助大塚師傅獲得更多支持者,希望和刀劍職人們一起研究刀劍文化的夥伴能增加。

何謂刀劍職人

刀劍職人,指的是製作刀柄、研磨、和進行刀身鍛冶的專家。

刀柄(つかまえ)製作,是指刀劍握把部分的製作。拵(こしらえ)是指刀身以外所有的配件,主要包括刀鞘、刀柄,和鐔(つば)即劍身相連處的護手部分。刀劍外觀部分的製作在機能與美觀的高度要求之下,同時也保留了許多傳統技術的精髓。

另外,研磨的技術也跟著一把把被完成的日本刀,逐漸邁向了高度的發展。日本刀的研磨是獨立的專業領域,通常日本刀的磨刀師是不會兼做其他刀刃的研磨的。和其他刀刃的研磨的不同在於,日本刀在磨刀時,它不只是被賦予武器的銳利,同時也被要求具備藝術品的美感。

從粗磨到細磨,打底到成品都要經過細膩的研磨,因此,刀身的基鐵才能展現出更美麗的刀紋,並牽引出美感・藝術感等要素。要將一把刀完整的磨過一遍需要經過 10 天到兩週,甚至耗費超過兩週以上都有可能。

職人故事

大家知道目前世界上現存的日本刀中,多數的日本刀不在日本,而是在海外嗎?我想應該有人為此感到意外對吧。我從事刀劍的修復和外觀設計的工作。關於刀劍製作部分,是由若干師傅共同參與、分工打造,分為刀身製作、刀刃研磨、刀柄裝飾……等步驟。必須經過若干師傅的手,一把刀才得以完成,其中我所專精的是刀柄製作、配件修復、和刀身研磨的部分。

其實到 2011 年為止,我作為刀劍職人進行各項活動的同時,也還在某企業任職,身兼上班族和工藝職人二個角色。但是,在經過 311 大地震之後,我開始想為了做「只有我能做」的事情而活,並且在「接棒傳統、傳給下一代」的使命感的驅使下,我辭去了工作,決定往刀劍職人這條路上走。

「對創作的興趣」×「武道」是成為刀劍職人的原點

我從小就對物品創作有興趣,甚至當我還是小學生時,就曾懵懵懂懂的有了長大後想當職人的想法。然後,我在國中時迷上了劍道,幾乎每天從白天練習到晚上,當時也可以說是我對於武術最積極且認真得學習的時候了。高中畢業進入了大學後,我主修的是生物化學,並投入了許許多多的研究之中。然後就這樣到大學畢業後進入了製藥公司上班,雖然如此,我身為刀劍職人的生涯卻是從18歲就開始的。

對物品的創造感興趣的童年,加上國中時代熱衷於劍道的經驗,因此燃起了我對刀劍工匠的濃厚興趣。從學生時代起,我就頻繁出入刀劍職人的工坊,去學習刀劍的相關知識。

把殘破不堪的刀劍完美修復!在恩師身邊見習的日子

雖然說開始了相關的訓練,但事情的運作可沒有這麼簡單。一開始甚至連師傅在哪都不曉得,從尋找職人開始,才好不容易終於找到從二戰前就在進行手工刀劍修復的職人。

之後,為了讓師傅能收我為弟子,我幾度的登門拜師,終於獲得師傅的首肯,開始了我在工坊學習刀劍知識的日子。

首先,從基礎知識和歷史開始,培養鑑定刀劍的眼力。因為若連偽物與真貨都無法分辨的話,是無法打造出真正的好刀的。

然而由於日本刀是多種藝術的結合,所以能被檢視的不只有外觀的美感。也因為日本刀原本的目的為武器,在擁有美感的同時,實用的部分也是被一定要求的。光是 0.1 公釐的差距,就會大大影響成品的優劣,因此精密的作業程序是絕對必要的。

即便如此,製刀也不是老師一步步按部就班教學的東西。為了學得技術,藉由仔細觀察前人的一舉手一投足,邊看邊模仿邊動手,最終才能獲得屬於自己的東西。學習過程中我最深刻的回憶是,我花了數年修復了一把師傅為我準備的,本來外觀已經殘破不堪的刀。那是我第一次親手進行刀劍的外觀修復,因為那次經驗,讓我確實的又成長了一大步。

然後在經過了五年的學習之後,我的恩師向我說:「我所能教你的,已經全部教給你了」,之後我便出師自立門戶了。但是,我想各種行業都是這樣的,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真正能成就好的工作的條件,取決於脫離師傅之後,自己所付出多少的努力。

製作刀柄五年,磨刀五年,十年苦工成就刀劍職人

結束了五年刀劍外觀修復訓練的我,下一步是來到磨刀師的門下拜師。

刀身的研磨,會反映出磨刀師本身的個性。而相對於讓個人個性展現於刀刃的磨刀師,我選擇了依刀刃本身的展現去研磨的磨刀師,加入其麾下成為弟子。

同樣說是「研磨」,但和磨菜刀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磨法。菜刀作為極為實用的刀刃,重視切割時的鋒利跟銳度刀因為具備武器的性質,對於銳利度的重視是必須的,但另一方面也是一種藝術品,擁有美麗的刀身也是同樣被追求的。刀身上浮現著所謂的刃紋,那些刃紋是根據刀身本身所用的鋼鐵硬度的不同,而自然浮現出來的。光是刃紋,就是考驗著磨刀師,如何讓刃紋更加美麗的被展現出來的刀劍化妝法的一門學問。舉例來說,就像是在刀身這塊腹地上作畫的感覺。

把刀身磨得漂漂亮亮,只是為了賞玩,和本來被做為武器的日本刀的性能上毫無關係。然而,日本刀卻因為有著代表武士之魂的特別的地位,刀劍的研磨技巧至今依然被流傳著。要磨到哪個程度才叫「美」依磨刀師而異,但我想保留刀刃實用的部分,以「實用之美」去吸引大家。

在磨刀師傅底下修行了五年後,我從外觀的配件們到刀身研磨,整把刀的修復都能獨力完成了,並以擁有「確認日本刀的狀態後進行修理,修補至可以使用的程度」這樣傳統技能的刀劍職人身分進行各項活動。處理刀劍的職人是需要具備許多知識、技術和經驗的。我為了吸收各領域的知識和技術,曾向多位刀劍職人師傅們拜師,針對他們所繼承的技術學習我所需要的知識。我現在每天用功鑽研著鑑定和歷史等相關知識。

而我自己呢,因為對「夢想神傳流(むそうしんでんりゅう)」這一流派的劍術非常著迷,所以為了練劍經常向道場報到。其實一開始會接觸居合道(いあいど:以拔刀術為中心,講求制敵機先、一擊必殺的劍術),是因為工作上出了點問題,而感受到自己的軟弱,於是為了克服精神上的弱點才開始學習居合道的。但後來透過實際的揮刀後,自己也從中獲益良多,並且也透過居合道認識了很多人,也指導了很多年輕人。

日本刀有三種功能。第一種是「武器」,第二種是「信仰的象徵」,第三種是「美術品」而當中那「美麗之中帶有肅殺感」正是代表武家文化的總精神。刀劍對我而言是我人生的全部,我認為將此向下一輩傳授下去是我的使命。

因為這樣,我不斷舉辦普及刀劍文化的活動。對於那些對製作刀劍有興趣的人們,我也著手協助技術指導,但對那些接觸刀劍機會較少的人們,則是首重於讓他們有認識刀劍的機會。我在網路上架設了網站、部落格等等資訊宣傳管道,也很重視 facebook 等社交網站上與大家的聯繫。同時也積極與其他地方單位合作,持續規劃在公共設施裡舉辦能接觸刀劍文化的活動,讓刀劍融入當地特色。

還有,藉由定期開放我的工坊給大家參觀,讓來參訪的人能一賭刀劍製作的現場,讓自願者試握真刀。一開始很多人都因為恐懼、怕怕的接下刀劍,一旦試了之後,「其實比想像中的順手耶」的反應居多。最後大家都是開開心心的回家。

希望能藉著像這樣的活動,能讓武家文化被認識、並多少讓大家對刀劍文化感到興趣。

流出海外的日本刀 若置之不理便難逃殘破腐朽的命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許多原存於日本國內的日本刀被帶到美國或澳洲去了。也因為這樣,海外的刀劍愛好者比預期還多。真正喜歡的人甚至比日本人更加喜愛那些刀劍。現今仍有眾多的日本的傳統刀劍流落於海外不知名之處,但即使是名刀,怠忽維護和保養的話也只能走向腐朽一途罷了。而其中,不少原本具有高價值的刀劍,因在嘗試修復時用錯了手法,反而被減損其價值的也不在話下。

有想要守護刀劍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海外的刀劍修復師實在是鳳毛麟角,想修復刀劍卻求助無門是當今現實的現狀。當中,不少具有高度古代美術價值的劍,或相當具有歷史代表性的刀,都在等待中漸漸被時間一點一滴的破壞掉。因此,我現在為了逐一修復那些流落海外、正逐漸腐朽的日本刀,為了幫它們再度取回那美麗的光芒,而將腳步延伸到了美國和澳洲。為了流落異鄉的刀劍們能救回一把是一把,並使其得以適當的保存而努力著。

配件修復的學習結束而獨立門戶之後,我會開始接受磨刀的訓練就是因為看見了海外日本刀需要被修復的景況。因為若集所有修復刀劍的技術於一身,就算是只有我一人隻身到海外,也完全可以應付的來。

這次來支持我的觀眾們,我會為了讓大家能實際體會刀劍的樂趣,親自傳授刀劍的基礎知識給大家。到時候,也將為大家說明用傳統技術打造出來的作品和非工藝品的差異。若因此讓刀劍愛好者們感覺有所收獲將是我的榮幸,也希望大家能從中了解刀劍文化所面臨的危機,繼續的支援我們。

向下個世代的孩子們傳達正確的傳統文化,至於存在於海外的刀劍,也盡可能的避免任其繼續殘破腐朽,盡可能的進行修復。我會抱持著「這正是身為傳統工藝職人的使命」的想法,持續的進行下去。

活動說明

參加費用:4000 円/人※包含可口蛋糕甜點和咖啡費用! !兩人同行優惠 3000 円/人,3 人以上團體郵件預約報名優惠 2000 円/人,學生另有優惠!
開始時間:19:30~ (預計2個小時左右)
活動報名:Facebook 報名參加
費用支付:現場現金支付
E-mail 聯繫:[email protected]

舉辦場所介紹

場所:カフェコムサ銀座店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銀座 4-3-1 並木館コムサシテージ銀座 B1F
交通:銀座駅 B4 出口步行約 1 分/有楽町駅 A0 (東側)出口步行約 3 分/銀座一丁目駅 5 出口步行約 3 分
地圖: http://yahoo.jp/IxzeVG

延伸閱讀:

京都大學如何贏過「東大」成為日本諾貝爾得主搖籃?關鍵在於激發創意的「自由研究」

6 個日本人很介意,但是絕對不會告訴你的潛規則:見面千萬別約在澀谷忠犬小八前

用放大鏡才看得到祝壽的「蝦子花瓣」!日本郵政賀年卡,還有個醞釀了 12 年的秘密

日本工藝版大富翁》一款闔家同樂的桌遊,如何振興傳統工藝和文創產業?

(本文由主辦單位授權刊載,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