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2663918_40d1682f0e_z

很多人的內心 OS 是:「為何要做,隨便應付一下就好了啊!反正都要走了」。離職前,先捫心自問對公司是否有貢獻。否則,新公司若打來老東家了解你的過往時,得不到好口碑,職涯路將愈走愈窄。先亮出成績單,再拿出離職單。

會 M 型化後,反映在各個層面都出現 M  型現象,在就業市場也有兩個極端族群出現,有一種人非常目標導向,在職涯規畫上有目標、有策略、有佈局;另一種人正好相反,隨遇而安,只求爸媽不嘮叨,賺錢夠用,有工作就好,今天公司倒了再換一家,反正一定可以找得到工作。

第一種人在求職上主動積極,有謀略也有行動,職涯發展較好,可是如果太以自我為中心,功利導向,以工作為跳板,跳槽為手段,一心一意想快速累積工作資歷,以換取高薪,結果可能適得其反。

Wendy 在學校時代即開始為畢業出路謀劃,凡是就業輔導組舉辦的講座都會參加,其中有一位演講者提出了一個理論,淺顯好記,Wendy 如獲至寶,視為真理深信不疑,在求職時奉行不悖。

工作是舞台,不是跳板

這位演講者的理論是「三二一,一二三」,意思是三十歲前,三年內至少換兩份工作,每份工作只做一年,快速累積經驗;過了三十歲後,每份工作的薪水喊價兩倍,做三年後升為主管,再藉著具備主管資歷的優異條件不斷跳槽。

畢業後,Wendy 為了累積經驗,每當工作一滿周歲即蠢蠢欲動,一心求去,不管離職是否會造成公司的困擾,更不在意自己是否已學會應有的技能等。現在 Wendy 二十六歲,畢業逾三年,正在找第三份工作,進入下一個轉職計畫,期待在三十歲前累積四個工作經歷,可是這次她想去的公司竟拒絕她了。

Wendy 個性積極主動,相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裡,便打電話給面試官了解被拒的原因,面試官的答案給了她當頭一記棒喝!

「我們公司想成為新人的下一個舞台,而不是成為下一個跳板。」這位面試官提醒她,如果前一份工作不滿兩年,他們是不予計入資歷裡,「你看似做過兩份工作,我們公司卻判斷你毫無工作經歷。」

公司目標為第一優先

Wendy 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新公司認為 Wendy 心中沒有公司目標,只有個人目標,「這比沒有經驗還嚴重,這是人格不成熟!」面試官強調,一名員工有沒有貢獻值,不是看是否達成個人目標,而是以達到公司目標為判斷基準所以新公司認定 Wendy 對公司不具貢獻。

嚴格說起來,Wendy 是功利主義,不是目標導向。真正目標導向的人,會達成公司目標的同時,也完成個人目標,離職時會讓公司痛惜,讓老同事懷念。

在 Wendy 的職涯規畫裡,薪資與頭銜是她的終極目標,可是她不曉得,要享有高薪與頭銜,唯有貢獻值才是可以達到目標的手段,而不是換工作。若在上一份工作沒有貢獻值,前東家不會給高薪與頭銜,新公司也不會認真看待它的價值,等於只是過了一次水,而未鍍上一層金!

所以離職前,首先要自問對公司是否有貢獻值。如果還沒有貢獻值,請稍安躁,做到有貢獻值再離去。否則,新公司若打來老東家了解你的過往時,得不到好口碑,職涯路將愈走愈窄。先亮出成績單,再拿出離職單。

有數字的工作成績單

一般人在解讀貢獻值時,和認真工作混為一談。比如被主管責備未達成目標時,無限委屈的說:「我每天加班,工作很認真啊!」回想唸中小學時,班上總有幾位同學埋首苦讀但成績普通,也有同學好像都在玩耍卻名列前茅,職場和校園一樣,勤勉用功固然值得肯定,但最終看的是成績單。

Patty 過年後提出辭呈,主管問她原因,她語帶哽咽的訴苦:「我才拿到一個月年終獎金,表示考績只在第四級,可是我很認真啊,忙到連上廁所都沒有。」這是很多行政人員碰到的困境,謹守本份,績效卻不被看到,打考績時最吃虧。

主管聽了之後,提出一個解決辦法,幫 Patty 這個行政單位訂定績效目標,採行數字管理方式,每天出日報表,讓Patty等人可以具體追蹤自己的工作表現,還有機會領月獎金。Patty 認為公平合理,決定留下來接受挑戰,「等我拿到第一級考績時,再談離職,才會走得有面子!」

考試要拿高分,除了聰明與勤奮外,唸書方法與考試技巧很重要。同樣的,想要達到公司目標並有貢獻值,除了認真勤奮外,還要講究做事方法。work hard 和 work smart 一樣重要,前者是毅力,後者是腦力,兩者合體才會表現突出。

延伸閱讀:

上班快睡著了怎麼辦?!這邊教你超實用的生活小技能!

企業高層都在用的時間管理技能:善用「神奇 5 D」提升決策效率

認清職場的「薪資天花板」:忽略發展性,盲目選擇高薪工作結果無法翻身,根本不值得!

(本文由 yes123 授權刊載,首圖來源:Jeff Wilcox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