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
每個世代都會有讓人跌倒的天兵、也都有表現出色的人才
這幾年很多人在發表七年級生的問題,尤其很多人力資源主管都會被訪問並發表意見。我自己倒是不願意替誰貼上標籤,因為我的經驗是,每一個年齡層都有讓人跌倒的天兵、也有表現很出色的人才,我自己有一些帶年輕人的機會,很多年輕人無論是在自我要求或是工作熱情上,其實都有超乎常人的表現,至少我認為不應該以「草莓族」打翻一船人。
不過我也承認,在大方向上,現在的年輕上班族比較傾向於朝向快速看到成果的方向去努力,而比較不願意把力氣花在那些要一段時間以後才能看出成果的工作…這是整個環境的影響,以前的企業可能重視員工的忠誠或犧牲,並且提供較長期的工作機會以為回報;現在的公司還提供有保障的工作機會嗎?
怪年輕人短視近利?先想想公司願意為一個專案投入多久時間
我記得有一個年輕朋友跟我說過:「我當然也不是總想要替自己爭什麼福利,可是我自己都不爭這些,公司有因此就記得我的犧牲嗎?」正由於現在的企業也都特別重視並獎勵那些短時間就可以有結果的任務,員工當然也就只好跟著這麼作,這不見得跟年輕有關,也不關乎對錯。就算是政府施政都有越來越炒短線的嫌疑,單單要責怪七年級生,我覺得並不公允。
不同的時代背景,會創造出不同的人格特質
而且由於時代不同,社會的多元化和資訊的發達,確實會讓很多年輕人在想法上跟以前很不一樣。撇開那些沒有目標、每天不知道在幹嘛的人(而這種人可不是七年級的專利)以前我們可能認為待在一家大公司裡慢慢升官是一種人生不錯的選擇;現在的年輕人可能比較勇於選擇自創一家小公司的那種人生。
我自己這一輩子沒有待過什麼中小企業,退伍以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國內首屈一指的教學醫院,然後去了科學園區,從那之後所在的公司不是上市上櫃公司就是外商企業,我經常會覺得自己脫離組織的生存能力可能很弱,換句話說我今天可能在這個領域裡認識一些朋友也有一點點名聲,大部分可能是因為我背後的公司而不是我這個人,相較於那些願意擺地攤、在網路上賣東西的年輕人,我不認為應該存在著誰的理想比較崇高的這種比較。
職涯路上的選擇和上一代不同,不代表比上一代差
所以我們這一輩的人覺得要窩在大企業裡忍氣吞聲,希望有一天可以慢慢地升遷到某一個足以改變環境的職位(只是通常當我們升到那個職位的同時,我們也變成當年我們不屑的那種人);現在的年輕人則比較勇於說出不如歸去的話語。只要一個人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我從來不覺得誰的選擇比誰的更好。
所以說真的,雙方要互相了解與互相包容,但不要隨便給對方貼標籤。已經有太多人在討論七年級新鮮人應該如何如何了,現在的我反而會經常提醒當主管的五年級或六年級生:「將來你能夠找到的部屬就是這些人了,所以我強烈建議你,從現在開始試著習慣他們!」
延伸閱讀:
東大生做筆記的 3 個步驟》這樣「讀」英文,多益 900 分!
(本文由萬惡的人力資源主管授權刊載,首圖來源:Sebastiaan ter Burg,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