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ENNIFER CHEN
(全文以原文作者為第一人稱編譯)
網路新聞媒體公司 BuzzFeed 日前在臉書上發佈它們所製作的「 Ask An Asian 」影片, BuzzFeed 蒐集來自各地的民眾對亞洲人的迷思,有超過 7,000 條以上的提問湧入,它們選出幾項問題於影片中解答。其中有一個人說:「請問有胖的亞洲人嗎?我到現在一個都沒遇過。」我好想回答他——當然有胖的亞洲人!只是你們不覺得我們有「那麼胖」。
我是個胖胖的亞洲女孩,我告訴我的白人男性朋友我正在寫一篇關於自己有多胖的文章,他笑著說:「你明知道你不胖阿!」——沒錯,對美國人來說,我不胖。
在網路上打關鍵字「性感的亞洲女人」就可以輕鬆找到這篇讓人賞心悅目的文章:《 42 位陪你度過週一的性感亞洲女人》,真是謝了!這些照片揭示出大眾文化對亞洲女性以及我們的身材的「既定印象」——苗條的腰、纖細的腿,和筆直的頭髮,我們無時無刻都想脫去衣服,我們流汗時看起來也性感。
全世界的女人都被迫承受著這荒唐的身材高標準——不符合常理的超細小蠻腰,配上豐滿大胸部、瘦如竹杆的雙臂;而對亞裔美國人而言,減肥、保持苗條,跟考好成績一樣重要。對傳統的的亞裔家長來說,我們瘦下來非常多所帶給他們的驕傲,跟我們從頂尖大學畢業讓他們引以為傲,兩者竟是可以相提並論的。
身高大約一五二的我,有著粗壯的小腿肚、矮胖的身形、水桶腰,就像是微積分期末總成績 F- 一樣。(我還真的只拿 F-)。我喜歡我的台灣親人,但每次家庭聚會話題總是圍繞在「某某某以前是個可愛的孩子,現在怎麼胖那麼多呀!」或是「你知道嗎!那個誰誰誰瘦好多,變的超美的!」。我是家族女生裡唯一的 D 罩杯,這件事也是不停地反反覆覆被我的媽媽、阿姨們、表姊妹拿來講,真的讓我很尷尬;記得讀七年級時,班上的女同學還沒什麼發育,我都會穿兩層衣服上學,把胸部包緊緊藏起來。
青少年時期,我也曾試過吃減肥藥、只吃橘子當早餐、加入網球隊,試著要讓自己擠進超小號的貼身牛仔褲。(未曾成功過)我最胖時曾胖到 72 公斤,我最親愛的媽媽總會拿著那時期的照片對我說:「千萬別再胖回那個樣子。」我爸曾帶我諮詢醫生有關整形手術的事,因為他覺得我的厚唇很像豬嘴。「動整形手術改變女人的臉蛋、身材,在南韓及台灣相當普遍。抽脂、隆鼻、塑身、雙眼皮手術,是其中最受歡迎的整形手術——讓自己更迎合歐美的外型。」
我心中的女權主義告訴我,是時候該越過這些不該加諸於我們身上的「量尺」,每個人都應該喜歡自己的身材,而不是把自己塑造成別人說的「好看的樣子」。
我不是唯一活在家庭觀念「胖就是很丟臉」的壓力之下的人,我在中國長大的朋友 Jessica 說:「在中國文化裡,體重和長相一直都不是一個禁忌話題。」完全可以毫無顧忌的談論這件事。舉例來說:Jessica 的表姊妹可能會給她減肥茶或是祕方:「我覺得妳可以試試這個!」,或是遠在中國的親戚想買衣服送給她, Jessica 的媽媽就會說:「她穿不下啦!她要穿男生的 XL 號。」(但她可能根本只是女生的 L 號)
但 Jessica 根本不想理這些加諸於她身上的「標準」:「我從小就像個男孩子一樣,想要長的高、長的壯。但是我知道有非常多的中國裔美國人,受苦於這亞洲文化無孔不入「瘦就是美」的觀念。」
我問我最好的菲律賓裔美國朋友 Rose ,她的家人是否也會對她的體重有意見?她回答:「是的,非常多意見。」 Rose 說:「我的姑姑們時時刻刻關注著我的體重,她們認為如果我變胖了,她們有義務要馬上告知我,像是:『嘿~妳最近變胖了哦!』」。儘管我們現在都已經三十幾歲了,每次和家人在一起,我都像是回到青少年時期,在那個氛圍下感到不安。
我的大學室友——韓國裔美國人 Grace ,她和我分享一個曾經讓她很難堪的回憶:十幾歲的時候,她去表姊家吃聖誕大餐,她試穿了一件表姊買給她的長褲,她媽媽當著所有人的面前,一手幫她拉著褲子,一邊說:「這件妳穿不下啦!」。從六年級開始, Grace 的媽媽就一直吵著要她去做眼皮手術(把亞洲人的單眼皮變成美國化的雙眼皮);在Grace的婚禮之前,她的媽媽說要出錢讓她去韓國做雙眼皮, Grace 拒絕了;在 Grace 的第一個小孩出生後,她媽媽問的第一句話是:「她是雙眼皮嗎?」
我不是要妳們恨爸爸媽媽,別誤會我的意思。
為了帶我們移民過來,父母親犧牲了很多,他們教導我們勤奮與道德,賺錢讓我們上大學,希望將來我們能比他們過得更好。其實對他們而言,根本沒有「body shaming」這回事,這只是個「美國片語」罷了。他們在念我們的時候,只是在告訴我們事實而已。
當我和媽媽明白地講說我很討厭那句:「妳別再胖回去以前那樣。」,她向我坦承她根本不記得她曾經說過那句話,媽媽含著淚對我說:無論我是什麼模樣,她都愛我;我相信她是愛我的。
我知道要講出來不容易,但是我告訴媽媽,我希望她可以不要總是批評我的體重,是不是可以說一些好聽的話?這次的對談並沒有一抹過去對我的傷害及非難,但我覺得這小小的改變,正帶領著我們走向對的方向。
要把事情怪罪到父母或根深蒂固的文化上很簡單,但我們也已經不是小孩子了;沒錯,有時候我們覺得沒自信,而有時候我們是真的胖了。但我和我的朋友們都是聰明又才華洋溢的女性,想讓新世代的亞洲女生抬起頭來,不再被迫整形、不再非得瘦成紙片人。就像 Grace 說的,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改變的觀念就是「女人到了快四十歲的時候,身材本來就會變得不完美。」或是想想父母對我們的負面評論,其實只是些無稽之談。我們不會成為擁有黃金比例的超級名模;因為那不是「我們」想要的。
所以,沒錯!我是個胖胖的亞洲女孩;但我不只是這樣而已。
【20 歲女生該懂的女性主義】
適婚年齡是啥東西:妳的人生還很長,不用 30 歲一到就隨便找個男人把自己嫁掉
【這位 CEO 性別女】25 歲到新加坡拚兩年就當上 CEO,她說:不甘願領 24K 就勇敢出去闖
這些事真希望妳 20 歲就懂:妳不可能討好所有人,所以討好妳自己就好
(資料來源:theBoldItalic;圖片來源: SodanieChea、 @yakobusan Jakob Montrasio 孟亚柯、 plaits、Jim Epler, 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