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代的你是大學生、大學畢業生、職場新鮮人等身份,或許你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但你知道 30 歲前該完成什麼嗎? 30 歲是人生與職場的轉捩點,你的工作目標會確立,想在職場上取得一席之地。

CEO 們會希望自己的員工在 30 歲前完成什麼事呢?從省錢的自助旅行,到自己創業並承擔風險,以下是 CEO 們給 20 世代的建議。

Aaron Smith , KX Group 的創辦人兼 CEO

第一件事,我一定會說是到全世界旅遊,沒有什麼事比旅行更能擴展視野、增進與和你不同文化的人的溝通技巧。世界觀與經驗是無價的,變得更能站在不同角度去看待人事物,而這在現實世界裡絕對是很正面的。我到 25 歲時已經旅行了超過 40 個國家,並在海外住了 5 年,是很棒的經驗。

在你 30 歲前還不需要對別人的人生、家人負責時,自私點去冒險、把生活過得驚險刺激,大膽、冒險都能成就不凡的你。你年輕、有動力而且有很多時間失敗後再重來,所以你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失去,但有很多東西可以獲得。年紀越大就會有越多理由,越容易後悔沒有去嘗試。我在 18 歲時的第一筆生意賠掉了我人生所有存款,但 26 歲時我成功了。先苦後甘總是好的。

Taichi Hoshino , Monetise 的 CEO

養成好習慣,不管是時間管理、工作倫理、設立工作和生活的界線、運動、吃得好或是規劃個人財務,習慣就是你的基準。當生命中發生意料之外的事,這些長期的良好習慣就是你的救星,越早養成越好,這些好習慣會陪伴你一輩子。

Jo Burston , Inspiring Rare Birds 的創辦人兼 CEO

我見過大部份 20 幾歲的人都忙著完成沒什麼建設性的想法。大量的溝通機會與公開演講的藝術能讓你在生活裡無往不利。

找到你的理想與熱情,懷抱學習的渴望,透過經驗與學習去努力成為你的領域裡最棒的人。

學會開源節流。學習如何控制預算、不靠家人幫助獨立生活,沒有人欠你任何東西,別覺得這是你的權利,別人可沒義務養活你。

創立經營自己的事業,不論規模大小。如果你能及早學回這些技能,就會知道如何將失敗的風險降至最低,基本的會計和商業技能支持你做這些事,對未來事業有所幫助。

最後,旅行吧!遠離舒適圈去嘗試「不舒適」,會讓你的接受度、忍受度、耐心大增,讓你看到我們的世界有多不可思議。

Dean Ramler , Milan Direct 的聯合創辦人及 CEO

學習「做得更多、更廣」的藝術,做得比別人要求或支付的薪水更多。普通員工都是 5 點就下班,這就是普通工作日的下班時間,每個人都有權利這麼做,但有一些高成就的人了解做更多更廣的價值,期望為公司盡心盡力,通常就會像我一樣晚下班

身為 CEO ,你會依賴的就是這些人,你會習慣請這些使命必達的人,在大家都已經離開的時候,協助你完成核心任務,所以這些人後來都變成公司的高階主管一點都不讓人驚訝,而且還有更多的升遷與加薪的機會。

Philip Weinman , Locomote 的 CEO

還住在家裡時就要開始自己的事業。這可是好時機,因為你沒有什麼房租之類的費用負擔。找個沒有財務問題的老師或任何你信任的人給你意見(家人不算),這段時間你就會從錯中學,如果決定你想轉為公司法人的類型,你就已經知道什麼可行什麼不可行了。除了經驗之外,你也學會做決定並堅持下去——一項 Locomote 高度重視的特質。

Christian Mischler , Hotel Quickly 的 COO 、 CMO 與聯合創辦人

到世界各地旅行吧!探索新的地方與文化,能培養你的獨立性,得到一輩子對你都有正面效果的經驗。

John Winning ,The Winning Group 的創辦人及 CEO

能體驗多少工作與生活,就盡可能去體驗,擁有很棒的工作和生活體驗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工讀還是在學校打工的經驗,試著讓自己參與不同產業與職務。我開過卡車、在倉庫工作過、做過登門銷售也在店內做過銷售,一定要對自己感興趣的有更多認知,不一定得在大學,就算只是讀一本書也可以。對學習抱持興趣,好奇心是很棒的驅動力。我高中後沒上過大學,但那些年的成長造就了我的工作和事業,從在零售業的工作經驗到個人成就,像是參加很多帆船錦標賽並獲得世界冠軍,每個經驗都豐富我的想像與能力,足以跨越困難、在事業上取得機會。

Zach Johnson , atmail.com 的 CEO

留過各種顏色的髮型、潛水,也曾與美軍一起完成過一趟旅程,住過德國,在其他眾多瘋狂的事情中, Johnson 建議:「盡可能地活得精彩,全心全意地接納、擁抱所有到來的事物與經驗,」

Charlie Wood , Dropbox 的經理

我會建議人們應該在 20 幾歲時就有待過多國籍企業數年的經驗,他們從這些公司得到的經驗會對他們未來的目標很有幫助。他有企業家特質的人應該追隨夢想,去實踐(不管自己一個人還是和團隊一起努力)並把他們的想法帶到生活中。 30 歲前該做的事情裡有一項最重要的就是「旅行」,你能遇見新的朋友,開啟嶄新的冒險!這些經驗能拓展視野,對 30 歲以後的事業和生活都很有幫助。

Bevan Nel , Helping 的醫師

對自己的金錢管理一定要有紀律,有預算的概念,而且要認真實行!第二,如果你會承擔事業風險,結婚生小孩前就先做,一旦你有了家庭就會更膽小,所以結婚前勇往直前追求事業是很重要的。最後,與之前事業上的夥伴和客戶保持聯絡很重要,收好名片、弄成電子表格,做什麼都可以反正一定要好好保存你的聯絡人資料並持續更新,人脈是關鍵,你永遠不知道你什麼時候會需要別人的幫助。

至於事業之外的層面⋯⋯旅行、旅行、還是旅行!這就是我常常告訴年輕人的。旅行是建立自信、遇見工作夥伴、修養身心重新出發的好方法。

Kevin Lynch , Open Colleges 的首席行銷主任

從團隊中學習:當我們 20 幾歲在工作上有進展時,我們不只需要從上司身上學習,還有我們的團隊,這能確保你在 30 歲前打好基礎。我從我的團隊裡、身邊的人身上學到最多,這些人讓魔法奇蹟似地發生,他們比我聰明太多了。我們的團隊造就了我們,我們想要確定能繼續建立這個很棒的文化,確定這是一個員工信任公司能透過教育改變生活的好公司。

Levi Aron , Yumtable  的總經理

抓住機會,及早設立個人目標,努力不懈地追求、達成這些目標。永遠要記得,每當你達到一個里程碑時,就要獎勵自己,這對個人認知很重要。努力工作挑戰極限,但別忘了隨時注意身邊的美好事物。記得:沒有目標=沒有動力=平庸的人生,你想要這樣嗎?

因為我們一直待在房地產環境,我認為員工了解這個市場是很重要的,自己參與這個市場是最好的。我的建議就是儘可能早點開始儲蓄,無論是透過股票、不同的投資組合都可以,這是讓你 30 歲前跳入儲蓄和消費的思考框架最棒的開始。

Hey!《VidaOrange》正招募編輯一枚,如果你已經喜歡我們很久了,對「生活」又有自己的想法,快來>>>加入我們<<<

延伸閱讀:

來自 25 位各領域的頂尖人士,給你從沒聽過的職涯建議

不被年齡侷限的夢想,8 位年輕 CEO 累積驚人財富都在 30 歲以前

平衡兩者的迷思:先搞清楚人生目標,再來談工作與生活的切割

(資料來源:TIME;首圖來源:TechShowNetworktheglobalpanorama,CC Licens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