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要在日本蓋主題樂園了!這不是什麼意料之外的事,畢竟他在東方的貢獻堪與西方的迪士尼相提並論。但宮崎駿的計畫,可以帶來米老鼠跟唐老鴨做不到的事。樂園造價 160 萬歐元,全部出自宮崎駿之口袋,旨在鼓勵孩童接近大自然,畢竟宮崎駿作為一名製片者,其核心價值之一就是「環境」。樂園預計 2018 年完工,但如果你已經等不及了也沒關係。宮崎駿的團隊使用的大自然場景意象多來自真實世界,一起來逛逛哪裡是激發靈感之處吧!

  • 《神隱少女》:臺灣,九份

宮崎駿想要還原小時候去過的澡堂周邊的環境,但因為《神隱少女》是部奇幻作品,因此日常生活可見的場景味道不太夠。他在臺灣九份的阿妹茶樓找到了理想地點。九份是座淘金小鎮,在日本統治時期是首都中的寵兒。這幾年九份成為熱門景點,宮崎駿也功不可沒。

  • 《魔法公主》:日本,屋久島

宮崎駿在策畫環保意識十足的《魔法公主》之時,與他的團隊待在屋久島整整三天。屋久島是日本南岸的一座離島,以蠵龜、老雪松樹與巴巴利獼猴聞名。如果你在清晨造訪白谷雲水峽,也就是人們稱的《魔法公主森林》,或許能略窺動畫中魔法森林的早晨樣貌。

  • 《紅豬》:克羅埃西亞,亞得里亞海岸

這是一部關於一次大戰飛行員的冒險故事,以克羅埃西亞壯觀的亞得里亞海岸為背景。不過由於製作途中戰爭爆發,導致製片公司並沒有明確指出電影是以哪裡為參考處。即便如此,巴爾幹半島緊張的情勢還是讓電影製作過程蒙上陰影,比宮崎駿預期的來得更黑暗、更複雜。他於 2008 年記者會上曾說:「我沒去過克羅埃西亞,但我不負責地製作了一部關於那裏的電影。」

  • 《崖上的波妞》:日本,鞆之浦

《崖上的波妞》是宮崎駿去了一趟瀨戶內海後構思出來的作品,內容關於人類如何踐踏海洋環境。「我看到人們汙染海洋,回來之後滿腔怒火,」他 2009 年在動漫展上如是說。「我並不認為保護自然環境是我們的天性,那是我們受過教育之後,才會衍生出來的關懷世界之情。」報導指出,故事中有著大片海洋的城鎮就是以鞆之浦為背景,這是一座瀨戶內海國家公園中的漁業小鎮。這座小鎮也是休傑克曼 2013 年電影《金鋼狼》的背景。

  • 《風之谷》:日本,水俁灣

水俁灣並不是動畫的視覺參考,但宮崎駿受到 1950、60 年代,九州工廠在沿海排放汞汙染廢水造成居民重病之啟發,畫出了《風之谷》。電影中一位年輕公主要處理千年以前末日戰爭所製造的毒性廢水,並在人類與巨蟲之間取得平衡。

  • 《風起》:日本,數色(暫譯)

宮崎駿在他最後一部電影裡收斂了過去對自然的美麗憧憬,成熟地將真實世界裡的事件帶進想像力的國度。數色是劇中二郎與菜穗子相戀之處,現在是東京近郊的熱門景點。這裡以浪漫著稱,1957 年,明仁天皇與皇后便是在此處網球場相識。

  • 《龍貓》:日本,琦玉縣

宮崎駿第四部作品《龍貓》中,栩栩如生的綠色農場與樹林原址,就在他的家鄉「所澤」不遠處。琦玉縣在日本人心中是傳統鄉村生活的象徵,主角龍貓隨後被當地環保團體選為吉祥物代表。

  • 《魔女宅急便》:瑞典,哥特蘭

為了自由奔放的魔女主角,宮崎駿需要一個處處充滿驚奇的地方。電影背景設定在北歐的某虛構城鎮上,他便到哥特蘭尋求靈感。這是巴爾的摩海中一座瑞典小島,說的是自己的語言——哥特蘭語。要到達這裡有點困難,你必須從斯德哥爾摩搭接駁機過去。但這就是迷人之處,不是嗎?

  • 《霍爾的移動城堡》:法國,科爾馬

在科爾馬,法德風格交織的建築物構成了極致美麗的景色。這是宮崎駿《霍爾的移動城堡》靈感之處,講述一位年輕女孩尋找英俊巫師以解除咒語的故事。有著雕花陽台的普菲斯特之屋全劇的精隨之一。

  • 《天空之城》:英國,南威爾斯

為了建構出想像中的飄浮城市,宮崎駿帶著他的動畫師團隊來到南威爾斯的礦坑小鎮。巴魯故鄉中層層疊疊的陽台建築,就是以這裡的建築物為靈感。他在 1984 年曾拜訪過此處,並親眼目睹礦工罷工。2005 年他接受《衛報》訪問時說:「我尊敬那些人,我欣賞他們為生活戰鬥的方式,和日本礦工一模一樣。我們這個世代有許多人視礦工為瀕死的戰士,現在他們都消失了。」

延伸閱讀:

難道是宮崎駿電影場景?宛如夢中花園,千畦種子博物館在台南

龍貓來了!你最愛的吉卜力「橡子共和國」全球最大店鋪就在台灣

還記得龍貓巴士嗎?那隻永遠對你露齒而笑的赤夏貓,其實大有來頭

(資料、圖片來源:Dazed;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