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你是否也覺得天下老闆一般黑?其實,職場上沒有絕對好或壞的主管,重點在於自己是否找到「對」的方法和主管相處!也許豬一般的主管也是你在工作上的好跳板喔~

文/李偉文

爸爸,如果在工作時碰到豬頭般的主管,該怎麼辦?」A寶在傍晚我們全家散步的時候,提出了這個問題。

「咦?怎麼會突然問這個呀?」我有點訝異的問。

「因為今天中午我和高中同學聚餐,有些人有實習或工讀的經驗,好多人都在罵他們的主管很豬頭!」A寶說。

B寶也附議:「我們上學碰到的老師都還好,頂多有幾位比較怪異的,大家看自己的書也就算了。但是有別班同學抱怨他們的老師很豬頭,看來社會上好像到處都是豬頭啊!」

我哈哈大笑:「不要太早下定論喔!人生可是會『豬羊變色』的,這是我學生時代喜歡玩的撲克牌遊戲『拱豬』裡的逆轉規則。真實世界往往也是如此,總之,我 們要判斷老闆到底是真正豬頭還是假性豬頭。

A寶問:「那要如何區分呢?」

好主管是榜樣,豬頭主管是修煉

「首先,要知道老闆究竟是要求嚴格,還是態度惡劣、品格有問題。如果做人失敗、昏庸無能、喜歡被拍馬屁、小事龜毛,缺乏大格局大視野,倒是可以當作負面教材,犯不著被他影響情緒。反正我們是過客的身分,除了有問題的老闆外,公司應該還有可以利用的資源與機會,不妨把上班當成免費的補習班,盡量學習並充實自我。當然也要多認識一些不豬頭的同事與主管,廣結善緣,這些都會是我們行走江湖的人脈。

A寶繼續問:「如果老闆人品還好,就是太挑剔、無理要求太多呢?」

我分析給A寶聽:「在職場遇到的主管,可分為能力強跟能力差兩種。能力強的主管又分為兩種,一種是會教人也願意教你的主管,這種人即使要求再嚴,也不能算是豬頭;另一種是不太會教人,甚至不願意教人的主管。這也無妨,畢竟我們可以跟在一旁偷學,只要夠細心,多觀察、揣摩主管為何下這樣的判斷,看他如何處理事情,也能藉此學到很多東西。」

B寶回應:「所以你的意思是,只要遇到能力強的主管,工作再累都是幸運的嗎?」

A寶補充道:「可是如果碰到能力差、做人又失敗的主管,那就倒楣了?」

我忽然想起朋友說的一句名言:「『抬豬公也能鍛鍊超強臂力。』我們從豬頭主管那裡學到的,搞不好比從平庸主管那裡還多呢!」 停了一會兒,我嘆口氣:「這種容易判斷出豬不豬頭的主管還好辦,最討厭的,是那種表面看起來對我們很好,很照顧我們,又很會說話的好主管,但骨子裡其實是真豬頭,這種人才麻煩呢!」 AB寶嚇了一跳:「好主管真豬頭?」

防不勝防的心機行為

我進一步說明:「組織裡真的很可能會出現這種主管,尤其是本身能力不怎麼樣、非常依賴優秀部屬的主管,就會操弄兩面手法:表面上對你很好,可是私心希望將好人才永遠藏在自己部門,僅供自己使用。如果他能力真的很有限,一直無法升遷,身為他的部屬,自然也永遠無法出頭天。

A寶不禁感嘆:「這種有私心的主管確實麻煩!」

我進一步分析:「當然,我們也得了解辦公室政治學。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如果能成為組織裡不可或缺的關鍵人才,待遇自然會很好,因此有些主管想確保這種優勢,難免就會耍一些心機。像是自己專精的工作或經驗,根本不想教給部屬,或是故意教得不清不楚;有些主管則會盡量錄用平庸的部屬,讓部門裡沒人專業比自己強;第三種就是發現部屬很強、有潛力,將來很可能會取代自己,於是設法打壓,想盡辦法逼部屬離職。麻煩的是,如果部門直屬長官是這種豬頭,通常也很難讓更高階層的老闆了解,往往只能趁早離職。」

A寶忿忿不平的說:「這種人真陰險!」

我再嘆了口氣:「這並不是陰險,而是人之常情,它是一個沒自信、沒安全感的主管自我防衛的本能。老實說,身為下屬並沒有理想的破解之道,不過,未來妳 們若有機會管理一個團隊,而不希望底下有這種豬頭主管的話,可以定期要求各部門『以實際處理的案例進行集體研討與分析』,以此強迫主管公開分析決策的思維過程與考量因素,如此,在旁聽過程中就能發掘出各級部屬的潛力,而且藉由公開討論,也可以了解究竟是員工素質太差?還是主管不會教或藏私不願教?」

她們靜靜的思索我說的話,表情似乎有些沉重。最後我安慰她們:「其實世界上沒有絕對好或壞的主管,重點在我們如何找到『對』的方法跟主管相處。」

管理上司就像養寵物

「爸爸,你上次有說要聊怎麼『向上管理』,請傳授一下祕訣吧?」假日午後,我們全家人在社區後山步道悠閒散步時,A寶突然提出這個請求。

我看到一位山友牽著狗迎面而來,隨口回答A寶:「很簡單啊!要把上司當作寵物來養。」

「啥?」看來我的回答讓A寶嚇了一大跳。

我解釋:「養貓會依照貓的習性來對待牠,養狗也會按著狗的喜好來應付牠,妳應該沒見過有人用鍊子牽貓在山裡散步吧?」

「這是什麼比喻嘛!」A寶顯然不太滿意。

▲圖說:mdalmuld CC Licensed

我正色道:「人跟寵物一樣,都有屬於自己的獨特個性,我們要順著毛摸,搞清楚跟你相處的同事、主管、老闆有什麼喜好、興趣與專長,這些都是基本的入門。我們以前有討論過,一位相遇的朋友,即使是以後很難再遇到的泛泛之交,我們都要去了解他,何況是朝夕相處、掌管我們生殺大權的老闆?透過現在無遠弗屆的網路搜尋,花點工夫確實掌握上司過往的經歷,這也是應該的吧?如果連這一點功課都嫌麻煩,妳們的未來就堪慮嘍!」

B寶很快就妥協:「我同意,除此之外還有哪些注意事項?」A寶也好奇的問:「我們要怎麼讓老闆看見自己?」

用對力氣,比用力更重要

我順著A寶的話半開玩笑的說:「很簡單,要讓老闆看見,就要不時到老闆會出沒的地方去晃晃。」

隨後便拉回正題:「當然絕對不只是這樣,想要讓忙碌的老闆在眾人中看見你,就要在他看重的事上有突出的表現。一開始或許因為資淺,沒能力獨立負責某項計畫,但是在老闆在乎的領域上,如果能提出獨特的意見或好點子,就很容易被看見。想不斷為自己加值,拉大跟其他同事的差距,就要把力氣放在刀口上。許多人總以為只要夠努力,就一定會被老闆看見,也能受主管肯定,但如果你做的事跟別人差不多,無論有多麼努力,上司還是看不出來。此外,努力學習也要有方法,像是找機會向公司其他的資深主管請教,知道公司真正重視的目標,讓自己精力投入的地方與努力的方向是有效果的。」

A寶繼續追問:「還有沒有?」我想了一下,回答:「如果被主管詢問意見或交付某些任務時,絕對不要回答『做不到』,再困難的事也要正面迎接。雖然有些事真的不是我們能掌握的,甚至真的做不到,但要讓主管知道我們有努力去做。而在提出任何問題請老闆決策時,同時也要建議幾個可行方案,不要只提一個。此外,做事情時要讓老闆感覺事情都在他控制之下,當然實際上整個情勢是由我們負責,所以要讓老闆安心的方法,就是常常向他報告。」

A寶發出一個疑問:「老闆通常很忙碌,我們也不見得有機會常敲他辦公室的門啊!」

我提醒A 寶:「所以我剛才有說,要到老闆常出沒的地方晃晃,比方說知道他哪時會到茶水間,哪時候進電梯⋯⋯選擇適當的地點與時機向老闆報告。其實在辦公室裡報告是最不好的,因為進去前無法先察顏觀色,看老闆情緒好不好,而且辦公室可說是老闆的領地,無形中架子與官威會大一點。對了,在報告時要『長話短說』,因為老闆總是很忙碌,最好一開始就聲明時間,像是:『報告老闆,耽誤您二分鐘,跟您報告某某事情。』」

我繼續說:「部屬最主要的責任是做到主管的指示,而不是拍馬屁;雖然我們都討厭拍馬屁的人, 但不可諱言的是,人們都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被歌功頌德。妳們想想看,如何才能在不損及自己尊嚴的情況下,獲得主管的好感?」

嘗試從老闆的角度看事情

我平靜的說:「其實一個人既然能當老闆,就表示有一定的能耐,我們要盡量把自己的視野拉高到與老闆相同的高度,這樣就比較能同理老闆的心情,知道他也有自己的難處與限制。如此,以低姿態與老闆溝通,就比較不會覺得自己是違背良心、巴結主管。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任何事都認同主管,除了會讓人覺得是在巴結外,也會被認為是沒主見的人。最好的方式是『大事認同』,也就是認同主管最在乎的事,但小事可以有不同的意見。另外還有一個人際相處的智慧:相較於一開始就贊同自己的人,我們反而比較喜歡一開始有點不同意見,但之後被我們說服的人。

A寶吐吐舌頭:「這實在太高深了。」

停了一會兒,我加重語氣向AB寶強調:「每次主管宣布一些想法與決策時,我們可以要求自己用三個步驟主動學習,而不是被動的聽從指揮。

第一,去理解這個決策,包括內容與動機;

第二,在完全理解後進一步問自己:『我同意或不同意 這個判斷?為什麼?』

第三,開始思考:『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若不是這麼做,還有哪些方法?』

當然,這些思考最好是用筆寫在紙上,除了一邊寫一邊思考外,將之留存在紙上,日後也能比對主管的決策到底是對還是錯?以及自己當時的 判斷經過時間的檢驗,是否更理想?」

不知不覺我們就快回到家了,我語重心長的鼓勵AB寶:「初入職場的頭些年,如果能找到自己職業生涯的良師,能辨識我們的天賦才能,指導專業技巧,並提供我們成長機會,這是很棒的一件事。一般來說,通常大我們十來歲左右、可以鼓勵我們的前輩,對我們的人生幫助最大。而良師大多是我們就業之初的主管,所 以要跟這些前輩打好關係,因為他們很可能就是我們生命中的貴人。」

 

延伸閱讀:

加薪升官就差臨門一腳!跟老闆一起出差的生存法則

工作狂請注意! 沒有業餘愛好讓你生理、心理都有毛病

面對低薪又過勞的時代,我們能做的不是抱怨,而是需要保有更多的勇氣與彈性

 

WL035_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_正封面(本文由天下文化《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授權刊登,首圖來源:IntelFreePress CC Licensed;未經允許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