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很多打工度假者回台灣後找工作都很不順利,甚至還因打工度假被酸得很慘。我覺得每個人的情況不一定一樣,但很多前輩們出國前就有工作經驗或專業技能,甚至作品集,對他們來說被問起打工度假的經歷時,都能侃侃而談自己學到了什麼、成長了多少,於是找工作時往往總是加分,甚至還能找到比出國前更好的工作。例如:

規劃性:自己用簽證訂機票,找住宿、查交通

獨立性:獨自在異國煮飯、洗衣、找工作,自己照顧自己

抗壓性:面對全部外國人又語言不通的工作環境求生存

抵抗性:面對種族歧視、死屁孩、酒鬼、惡房東、性騷擾

持續性:身兼兩份工作高工時,每周60小時UP

吃苦性:農場日曬雨淋、肉場血肉模糊、清潔、餐廳、服務、搬重物等等,各種基層勞力都工作過

獨立、抗壓、英文、勇氣應該也大大增進不少!

其實能學到的東西很多(好吧,有些人來澳洲也是沒長進),但如果連自己也講不出來學到了什麼與改變多少,只是談論自己去了哪些地方玩,哪裡的景觀很漂亮…,那恐怕面試官只能跟你說掰掰了。

 

延伸閱讀:

當媽就要吃苦,不能完成自己夢想?哈佛媽媽證明,育兒和理想絕對能兼顧!

這個社會很現實!當你沒有名校光環,那就讓自己成為另一個光環:現在開始,養成「追的習慣」

她23歲台灣領24k,27歲在新加坡成為CEO:出去闖,才能擁抱世界級夢想!

 

(本圖文由人在澳洲身不由己授權刊登,原文標題:打工度假後回台找工作;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