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盤子的大小,會影響一個人的食量
《瞎吃》的作者,是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汪辛克教授(BrianWansink)(註1)。他曾經在一項研究中發現,餐盤或包裝的大小,會偷偷的影響消費者的食量。汪辛克教授的研究團隊在電影院前發放免費的爆米花,有些人拿到中桶爆米花,有些人拿到大桶的(無論中桶或大桶都是容量多到一般人吃不完)。結果發現,當觀眾獲贈大桶爆米花時,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吃下的量,竟比獲贈中桶爆米花的觀眾多出 45%。
而且,事後的問卷調查顯示,拿到大桶爆米花的觀眾裡,有 77% 的人認為,即使自己拿到的是中桶爆米花,吃的量也不會增加或減少(註2)。由此可知,許多受測者都不知道自己的食量已經受到桶子大小的影響。
同樣的,除了包裝大小會影響食量之外,盤子大小也會影響食量。汪辛克教授甚至發現,小孩子的食量也一樣會受到盤子大小的影響(註3)。總而言之,就是盤子越大吃越多,盤子越小吃越少!
原來,達特茅斯自助餐店的老闆就是用這招,故意用小盤子,讓我不知不覺少吃了很多!
- 音樂的節奏,會影響進食速度
至於音樂的影響,更是早有許多研究發現其中奧妙,研究指出,快節奏的音樂會加快進食的速度,而緩慢、輕柔的音樂則能夠讓餐廳中的客人留得更久並且願意花更多錢來消費(註4)。很顯然的,對於吃到飽自助餐店來說,播放柔和緩慢音樂是沒有意義的,因為客人都已經支付了固定的費用,讓他們待越久,老闆只會損失更多的食物。
- 吃到飽餐廳的服務生,為什麼故意不收盤子?
好,那不收盤子又是怎麼回事呢?一般來說,吃到飽餐廳中的服務生,都會一直來收盤子,難道不收盤子,也會讓我吃得更少?沒錯,答案正是如此!
原來,不收盤子,可以在視覺上營造出「我已經吃了很多」的氛圍,讓我不知不覺的自動停止進食。汪辛克教授在超級盃美式足球賽時,觀察了兩組學生們在運動酒吧中吃免費雞翅的行為。
其中一組,服務生會一直把桌面上吃剩的雞骨頭清掉,這一組學生看不到桌上有任何雞骨頭,因此無法透過視覺訊息來提醒自己已經吃了多少。另一組,服務生則完全不去清理桌面吃剩的雞骨頭,也因此,學生們可以看到自己已經吃了多少雞翅。結果發現。看不到雞骨頭的學生們,比看到滿桌雞骨的學生們多吃了 27% (註5)!
天啊,沒想到自助餐店老闆竟然也偷偷把這招用在客人身上!故意不來收盤,讓我一直看著桌上的盤子越堆越高,滿滿的視覺訊息告訴我已經吃很多了,不知不覺的暗示我自己別再吃下去。看來,能當老闆還真的要有兩把刷子!
只可惜,我知道的太晚了,沒辦法再去那一家自助餐店對這些招數一一進行破解。然而聰明的讀者們,下次到這樣的餐廳時,可得記住這些招數啊!盤子太小,就多拿幾盤;不收盤子,那就把吃完的盤子推得遠遠的;老闆放搖滾樂,
你就自己帶上耳機聽古典樂,別讓老闆牽著你的節奏走喔!
至於想要節食的朋友,則可以在家裡順著這種方式來吃東西。大家可以試試透過小盤子來進食,或者將大包零食分裝成小包,另外,每吃完一小份食物時,包裝和殘渣別急著丟到垃圾桶,就讓它們在眼前擺一會兒,提醒自己已經吃了多少。希望這些小技巧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
註1:《瞎吃》,木馬文化出版。謝伯讓、高薏涵譯。(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 (2006), Brian Wansink New York: Bantam-Dell.)
註2:Wansink B, Kim J. (2005). Bad popcorn in big buckets: portion size can influence intake as much as taste. J Nutr Educ Behav. 37(5):242-5.
註3:Wansink B, et al.(2014). Larger Bowl Size Increases the Amount of Cereal Children
Request, Consume, and Waste. Journal of Pediatrics, 164: 2, 323-326.
註4:Milliman, R. 1986. The influence of background music on the behavior of restaurant patron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13, 286-289.
註5:Wansink B, and Payne CR. (2007). Counting Bones: Environmental Cues that Decrease Food Intake. 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 104, 273-7.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