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太雜亂了?你沒有一個文件櫃,而是一堆又一堆資料夾塞滿所有縫縫?你的桌曆是否佈滿塗鴉,抽屜亂塞名片?本來應該放在你桌上的通知,是不是已經被丟到滿出來的垃圾桶裡,或是跟其他的便條被隨便塞在一個你自己也忘了是哪裡的地方?
我們都一直以為雜亂是不好的、沒有生產力的,但你亂七八糟的桌面或許有跡可循。
科學可以解釋這一切。有相當有利的心理學證據可以證明,雜亂不只是標準與工作力低落的象徵,也可能喚起你的創造力。
心理學家 Kathleen Vohs 在紐約時報寫道:「周圍雜亂會使人們遠離傳統,而走向新方向。」為了測試他的假說,他請了 188 位成人進入整齊的房間,以及紙張與書本散落一地的凌亂房間。接著,每個人被分到來自同一家果昔店兩種版本的菜單。其中一半的人拿到的菜單,上面有一項品項被標註「經典」、另一項被標註「新品」。Vohs 說,結果讓人十分驚艷:
「與預期一致,當受試者身處整齊的房間時,他們會傾向選擇被標註『經典』的產品,是平時的兩倍之多,因為他們聯想到傳統。同樣一如預期的,當受試者在凌亂的房間裡時,會較傾向選擇被標註『新品』的項目,比平時的兩倍還多。 也就是說,他們聯想到了創新。因此,人們在整齊的房間裡會比較喜歡傳統;在凌亂的房間裡則比較喜歡新奇的東西。」
下一輪實驗則請到 48 位成人受試者,要求他們想出一連串乒乓球的非傳統用法。結果發現如果讓他們在雜亂的環境中會比平時「多出 28% 的創意力」,即便兩組想出的方法數量是一樣的。
Vohs 主張:「雜亂可以激發創意」。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教授 Eric Abrahamson 指出,反對雜亂的論點可能會忽視了其實維持秩序是有機會成本的,例如強迫員工花一定的時間維持環境整潔,但那時間其實可以拿來執行其他企畫。
創意通常在我們不把事情依照順序排好時被激發。當我們在系統中加入一些雜亂的元素,可能就會誕生新的產物。如果你把你的工具箱裡的工具整齊排好,所有廚房用品都放在廚房裡,你就不會想到要把工具箱的工具拿去廚房用,反之亦然。
當然,雜亂並不一定是指你一定得在桌上堆多少咖啡杯。 Abrahamson 說:「關於戰略規劃最好的研究指出,那些有完善戰略的公司表現得並不比沒有戰略的公司好到哪裡。」有可能是因為過於強調秩序會降低某些公司的靈活度。
從微觀的角度看來,2007年 Abrahamsan 和同事 David H. Freedman 寫道,凌亂的辦公桌事實上可能能「非常有效地排列與執行優先事項」,根據事情的重要性快速分類。隨便亂堆的東西可能只是「可以被放心忽略的東西」。換句話說,看起來像是垃圾的東西,也許只是不值得花時間排好而已。
另一方面,Freedman 向紐約時報說:「如果把所有東西都混在一堆裡,也會看起來很整齊。」整齊並不一定在所有地方都有著最高效益。
教訓:這並不是一個鼓吹雜亂的論點(畢竟沒人能證明在地板上亂丟內褲是好的)。但網站 Your Story 的 Malavika Velayanikal 認為有兩個教訓是企業家可以帶走的。一,人事部門不應該高估有秩序的工作環境,因為雜亂無章可能有助於激發創造性的思考,以解決職場問題。二是,雇主應該利用雜亂的環境創造能量,幫助員工創造「不同的辦公空間」以讓員工「打破傳統思維」,而不是極簡的空間。
基本上,過於強調秩序與效率的工作環境可能是本末倒置。不但不能最大化工作效率,還會讓員工浪費時間在枝微末節的日常小事上。以下的影片就能說明一切。
(資料來源:NewsMic;圖片來源:DG EMPL, CC Licensed)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