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介紹一本(作者說是)寫給外行人看的、未來的醫療保健系統書《THE DIGITAL PILL》——等等嘛,你不要看到「醫療保健」就轉頭。

我說一小段自己最近的體悟給你聽,那讓我發現,醫療保健的未來發展其實跟我真的很近。

台灣有健保沒錯,但我還是心疼爸媽的老後生活變這樣

前幾天夜醒,忽然計算自己以及家人上次出國是什麼時候;思緒走岔又想到,原本一年總能因公跑美國歐洲的我爸、得意洋洋把工作飛行累積的里程,看做自己工作勳章的我爸,當疫情消停後,他的身體機能還能支撐長途旅行嗎?

世界不知道何時能恢復正常運輸,那時候爸爸年紀可能已屆 70,已經被高血壓慢性病造訪的他,身體或許會因為無法負荷長途飛行。想到他從此被剝奪周遊地球的樂趣,有點想哭。

進步的醫療科技和更易取得的營養補給,讓人類平均壽命一再延長,但在那些延長的壽命時間中,少有不被慢性病纏身的片段。

相信爸爸也想像過,疫情結束後鑑於慢性病加上身體機能,他可能很難再長途飛行。

為了爸媽和自己的老後而看的書:《THE DIGITAL PILL》

面對傳染性疾病,人類開發疫苗來保護自己和家人,但面對癌症、高血壓、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甚至精神疾病這些非傳染性質的慢性病,我們幾乎只能束手看它們侵蝕、拖磨家人的餘生。

不希望爸媽過著每天小心翼翼吞藥片,把時間花在跑醫院、把錢花在治療疾病的灰色老年生活,我想問,醫療保健系統能不能做到除了「方便老人跑醫院拿藥」的其他模式?

《THE DIGITAL PILL》書裡可能有答案。

這不是一本告訴你人類將如何擺脫高血壓、心臟病或癌症、憂鬱症的書,談那太末端了,而且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這本書想更積極與我們討論:

未來更體貼患者的、
更以患者為中心而不是醫師或藥商的、
更積極預防疾病的、
甚至更讓人都負擔得起、不讓國家破產的醫療保健作法。

而且那個模式,是被數位科技強力支撐著的!那不只是我們現在知道的「在家用電腦看醫生」而已。

為了「站在前沿探索人類未來」而看

人類壽命一再延長,我們得有一群人走在前沿,積極研究如何透過數位科技,讓後半生別過著被慢性疾病拖磨、一點都不健康的生活。一起站在前沿探索創新的醫療保健作法!

(首圖來源:Piqs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