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啾啾鞋教你幫大腦開外掛的30個法則》,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

《VO》導讀:

想在和同事、主管簡報或演講時,讓自己所準備的內容能夠以更有趣、更吸引人的方式呈現嗎?

其實,領導力中的幽默風趣也是需要刻意練習的,知識型YouTuber 啾啾鞋分享了他在資訊傳遞時所運用的「幽默表達法」,一開口便讓聆聽你說話的人專注在你的風趣魅力上。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 知識型YouTuber 啾啾鞋

曾經有人說,解析幽默就像是解剖一隻青蛙一樣,等你弄清楚了,青蛙也死了,但以傳遞訊息給他人來說,幽默看起來似乎又不可或缺!那麼,天生沒什麼幽默感的人該怎麼做,才能讓表達更有趣呢?

不知道大家平常有沒有看單口喜劇?我從單口喜劇演員身上學到一件事,那就是好笑的笑話通常都有一個共同的結構,簡單來說可以分成鋪陳(set-up)和笑點(punchline)。

幽默?低級?真的有差嗎?

鋪陳,是一種能量的累積。尤其喜劇演員,他們的鋪陳有時候會很長,甚至超過五分鐘的內容都在鋪陳。

笑點,則是鋪陳到最後,能量累積到極限之後,突然來一個點睛之筆, 因為一個瞬間的反差讓觀眾哄堂大笑。笑點要好笑, 必須出人意料, 但又合乎情理。這就是善用認知心理學上的「失諧——解困模式」(Incongruity-Resolution Model),如果認知跟預期不符、又能讓人理解的話,觀眾就會覺得好笑。

最常見的做法,就是先讓觀眾進入故事的情境,把人事時地物先交代清楚,這時候都還只是「鋪陳」階段;接著你會聽到他語速越來越快,資訊量越塞越多,然後瞬間來一個有反差感的爆點,然後台下就會爆出哄堂大笑。

例如,我在演講中有一個段落是談剪輯影片的過程,我就會用很多的詞彙堆疊來形容我做的事,包括影音對齊、粗剪、上字幕、加動畫、放過場、加特效、校對、輸出……,而且越講越快,讓能量一波又一波累積起來;當大家都屏息以待的時候,最後說「所以我後來就請剪接師了」。根據我的經驗,能量累積越飽滿,突然說出笑點的反應就會越好。

另一個例子,是我在講解YouTuber如何製作縮圖。我會先說明要領,例如主體明確、字體大又清楚等等,接著提供舉例,這時候我會拿很多YouTuber的縮圖當作案例,並且標註他們分別用了哪些要領。大量的舉例就是用合乎常理推論的案例來累積能量。

最後,我會放上「阿滴英文」的影片縮圖,故意遮住阿滴,只留下滴妹,這時候的標註是「主體明確」,也就是阿滴不重要,滴妹才是重點。這個舉例既合乎前面的縮圖製作要領,但又出人意料之外,就是一個不錯的笑點,通常九成以上的觀眾都會笑。

此外,我也建議演講時輕鬆的段落和嚴肅的段落要穿插進行,例如個人經驗分享通常比較輕鬆,就可以和調性比較嚴肅的技術面內容互相穿插,觀眾會覺得比較有節奏起伏。

創造有個人特色的笑點,從生活中累積素材

表達有趣不只是YouTuber和喜劇演員需要,其實在一般生活也能派上用場。例如,社交場合和人寒暄閒談,有些人就是很有魅力,身邊時常圍了很多觀眾,有些人卻總是只能淺談幾句。

所謂「有趣」,不一定是有哏或有爆點,也可以是「有共鳴」。想想看,你有沒有辦法把一個故事,從觀眾會有共鳴的角度切入,讓大家因為「我也有這樣的經驗」而提起興趣聆聽,甚至越聽越有興味,覺得你很幽默風趣。

其實所謂「有共鳴」的內容,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就刻意蒐集,例如職場上遇到的小插曲、生活中觀察到有趣的人事物,都可以記錄下來當作素材;技術面的內容人人會說,但是穿插其中的輕鬆話題卻很需要有個人特色。就像喜劇演員,也是從生活中不斷蒐集素材,編寫成腳本,上台表現得渾然天成,其實都是有意識地累積和創作。

幽默風趣,也需要刻意練習

當你掌握笑話的結構,手中也有素材,接下來就是反覆練習。是的,說笑話也需要練習!如果有一個社交場合需要你展現幽默風趣的一面,不妨就當作要上台演講來準備。

當然你無法預期那個社交場合會遇到哪些人、哪些事,但你可以事先想好鋪陳和笑點,甚至寫下來,多練幾次,揣摩一下當你有機會跟別人講到這個故事時,要怎麼樣才能把它說得有趣、說得活靈活現。這樣刻意練習久了以後,你會發現自己不僅領悟到笑話的結構,而且將它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真正開口時,就能從容不迫,就像你臨時想到一樣自然。就像喜劇演員的腳本,也都是經過反覆琢磨修改,甚至事先講給身邊的人聽、測試反應。所以等到上場時,他說出來的都是經過檢驗的一百分笑話,讓你不笑也難。

不要幻想自己是天生的幽默者,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甚至連許多知名的喜劇演員都不是;也不用急著讓自己看起來很幽默風趣,因為除了練習,沒有捷徑。就像我的演講,不管是內容、畫面、笑話,甚至語氣,其實都有經過事先思考和反覆練習,時間久了,甚至連面對觀眾的提問,當下都能臨時想出有趣的回答了。

圖片來源:《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商周出版 提供

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啾啾鞋教你幫大腦開外掛的30個法則

這裡買

延伸閱讀:

【幽默感是領導力的一部份】史丹佛大學最熱門「幽默商業課」:如何利用幽默,成為職場中的佼佼者

真正有魅力的人都靠「閒聊」拉近距離!心理學:3 步驟成為 small talk 達人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冷知識背後的熱思考:啾啾鞋教你幫大腦開外掛的30個法則》,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