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許多人勞碌一生,卻沒有機會好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如何在金錢與時間都有餘裕之餘,在心境上也騰出一塊空地,享受並珍惜眼前的生活呢?
(責任編輯:鄧羽辰)
文/ 珠寶詩人 曾郁雯
谷崎潤一郎的小說《細雪》描寫蒔岡四姊妹每年春天一起賞花的情景:
星期六下午出發,在南禪寺的瓢亭早一點吃晚飯,欣賞每年不可或缺的京都舞蹈之後,回程欣賞祇園夜櫻,那一晚在屋麩町的旅館過夜,第二天從嵯峨野到嵐山,在中之島路旁小茶屋附近打開帶來的便當,下午再回到市內,欣賞平安神宮神苑的櫻花。……她們經常把平安神宮放在行程最後一天,因為神苑的櫻花是全京都市內最美、最好看。……她們選擇春天天快黑最讓人惋惜的黃昏時段,拖著經歷半天旅程有點疲累的腳步,在神苑的花下徘徊。站在池旁、橋頭……每一棵櫻花下嘆息,表現出無限憐愛之情……到第二年春天來臨之前,一整年無論什麼時候閉上眼睛,那些花的顏色,枝葉的形狀歷歷如繪。
這條路線現在被稱為京都「貴族賞櫻」路線,不管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每一幕都是經典畫面。當時蒔岡家已經家道中落,四姊妹依然維持一年一次的賞櫻,她們三月就開始準備賞花的和服及配件,用一種優雅的心情面對殘酷的現實。
優雅來自餘裕,心有餘裕天地寬,「餘裕」一直是我嚮往的境界,如同「能閒必非等閒人」一樣高超。
餘裕這兩個字代表「我可以」,比如時間、金錢或心境。
因為馬可波羅的關係,我曾經在南非住過一小段時間,當時已經是「日薪」制,我先強調以下說的不是種族歧視,而是事實。因為工廠聘請的黑人員工只要領到薪水隔天就不來上班,工廠只好停擺,弄到最後不得不輪班發日薪,拿到薪水的人把錢花光,頂多一兩天就會乖乖回來上班。對這種三十年前就已經存在的日光族(一天就把錢花光光的族群)而言,錢是非常緊迫的,一天就不夠用;相對於有存款的人,錢存得越多,花得越輕鬆,因為心裡有譜,知道還有多少錢可以用,這個可以自由操控的空間就是餘裕。
除了時間、金錢之外,懂得好好享受生活也是一種餘裕。
我們一直被教育要認真奮發,不能好逸惡勞,不能浪費,不能享受,在我看來這種極端的功利主義才是最大的浪費。
蒔岡四姊妹的櫻花也是全日本人的櫻花,藉由文學、詩歌、戲劇、歌曲,櫻花已經不僅僅是櫻花。古詩中經常出現與大自然關連的詠物詩,反而與現代人有距離,因為現代人的生活被太多物質限制,心靈被捆綁,不敢大聲說出我就是要好好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不是一種罪過,不懂得欣賞生命中的美好事物才是浪費,這無關收入、身分、職別、年齡、性別。花開一瞬,美景當前,能夠躬逢盛會,就是人間至福。不要害怕追求美好的事物,能力所及就不是奢侈浪費。
心有餘裕就會舉止優雅,表示他正在享受當下,珍惜眼前的人事物,這是一種修為,自信而豁達。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57+1 的鑽石人生:打磨出自己最好的樣子》,由 時報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圖片來源:《艾蜜莉在巴黎》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