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年男為降血脂猛吃麥片尿酸飆 醫嘆得不償失〉)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根據國健署民國 102 年至 105 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 歲以上民眾高血脂盛行率高達 22.8%,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人血脂超標。

在高血脂問題盛行的情況下,坊間出現許多降血脂的偏方,如:喝綠茶、吃麥片、抽血等。台大心臟內科醫師王宗道說明,這些偏方不僅沒效,甚至可能為你的身體帶來危害。想要有效又安全的降血脂,該用什麼方法?

(責任編輯:陳致加)

文/中央社記者 張茗喧台北13日電

40多歲中年男子有高血脂問題又不想吃藥,聽信網路傳聞猛吃麥片,血脂不僅沒降、尿酸還飆高。醫師表示,聽信偏方的後果往往得不償失,呼籲以藥物治療搭配飲食、作息才是正道。

根據國健署民國102年至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20歲以上民眾高血脂盛行率高達22.8%,平均每5人就有1人血脂超標,推估全台高血脂患者恐有超過500萬人。

網路上各種降血脂偏方滿天飛,有傳聞指出,捐血不僅可增加新陳代謝,還能大大降低血脂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近日發文闢謠,以一名65公斤、總血量5000毫升的成人為例,捐血每次最多捐出500毫升,可能只能帶走約1公克脂肪,且新生的血液仍會從身體各處組織帶出血脂成分

國健署表示,如果捐血人本身血脂肪過高,血液可能含有大量白色油脂,又稱乳糜血,這些捐出的血液恐怕無法使用或需特殊處理,也會增加受血者血管阻塞風險。

除了捐血,吃麥片、喝綠茶也是常見降血脂迷思。台大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今天接受媒體電訪時坦言,這些做法都沒什麼效,喝綠茶頂多降低一點點壞膽固醇,吃麥片有機會降個5%到10%,但麥片會使尿酸升高,恐增加痛風風險、影響腎臟功能,若又以全脂牛奶搭配麥片,更是得不償失。

王宗道說,2、3年前國內興起一波吃麥片風潮時,他就曾收治一名40多歲中年男性,由於血脂偏高又不想吃藥,索性以麥片取代主食,結果幾個月後回診,不但血脂沒降多少,尿酸反倒飆高。

想降低血脂,吃藥絕對比吃任何食品、健康食品來得有效和安全,王宗道強調,藥物都經過長時間研究,長期下來可以降低肝、腎等內臟膽固醇、讓血管恢復健康。

「蛤,醫師,可是吃藥會傷肝。」王宗道說,說起吃藥,這是多數患者第一時間的疑問,也是常見的錯誤觀念。根據研究,高血脂患者用藥後,短期內肝指數上升的個案不到2%,另因長期以藥物控制膽固醇,肝臟的膽固醇會降低,肝指數也會逐漸降低,同時減少心肌梗塞風險,才能真正讓人延長壽命。

王宗道呼籲,血脂偏高的民眾若沒有血管疾病,可以先在3到6個月內嘗試飲食控制、減輕體重,若不見成效或本身有血管疾病者,則建議就醫用藥治療,才有機會讓血管恢復健康。

想看更多「健康秘訣」,快來追蹤 VidaOrange 生活報橘

延伸閱讀

【醫學期刊分析】15 種與死亡最相關的「飲食陷阱」:第一危險的飲食習慣是吃太鹹

日本醫師實證:「吃油」不等於增加體脂,「醣」才是瘦不了的關鍵

【萊克多巴胺萊的副作用是加速心跳】醫師:5 大族群應少吃含瘦肉精的豬肉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年男為降血脂猛吃麥片尿酸飆 醫嘆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