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
每個人都會變老,也想要優雅地變老。但要怎麼樣才能在老化的過程中,優雅地衰老呢?
長達半世紀的大型老化研究發現:一個人在 40 到 50 歲間的態度與運動習慣最能決定日後老化的程度。
(責任編輯:張嘉芬)
文/親子天下 曾多聞
如何優雅變老?長達半世紀的大型老化研究告訴我們,40 歲到 50 歲之間的生活態度是關鍵。
「老年醫學」是一個新興的科學範疇。直到上個世紀,科學家才開始研究如何在延長壽命的同時提升老年生活品質。而直到 50 年前,這個研究主題才開始受到廣泛重視。
專長老年健康護理的物理治療師布列塔妮·丹尼斯(Brittany Denis)在 Medium 網誌撰文指出,隨便用搜尋引擎搜索一下,就會看到許多如何「治療」老化的條目。但事實上,老化不是疾病,不需要治療,老化是生命的一部分,毋需恐懼也毋需迴避。
「抗老化」不是答案。那麼,答案是什麼?
巴爾的摩老齡化縱向研究(Baltimore Longtitudinal Study of Aging, BLSA)是全世界最大型、也是研究時間歷時最長的老化研究之一。該研究自 1958 年起,迄今持續進行中。研究員招募 20 歲的年輕人參與研究,持續觀察他們老化的情況。
參與者每 3 年要做一個覆蓋面深而廣的生活習慣調查及健康檢查,包括血液檢查、體能檢查、活躍度及認知測驗,身體質量指數及其他許多檢查。
目前,BLSA 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老化資料庫。在超過 60 年的研究之後,研究員已經得到了許多結論。
那麼,我們可以從這全世界最大型的老化研究中學到什麼?
老化無法預測,但疾病可以預防
研究員最初的動機,是希望找到老化的里程碑,但發現老化並沒有里程碑。跟嬰幼兒的成長一樣,成人的老化每個人都非常不同。老化的過程是不可預測的,年紀愈大,個人之間老化程度的差異就愈明顯。
但這並不表示老化的過程是完全不可控的。事實上,研究發現,老化比我們想像的更容易控制。
老化也許並沒有一個里程碑,但有幾個徵兆可以預測個人會如何老化。而且,研究員發現,這些徵兆在人中年期時就可以看出。換言之,老化過程幾乎可以由中年時期的生活習慣以及前中年病史來決定。好消息是,對老化有影響的疾病,幾乎都是可避免、且大部分是由個人行為決定的。
與老化最息息相關的,研究員發現,是中年期的運動習慣。
一個人在 40 到 50 歲間的態度與運動習慣最能決定日後老化的程度。
從一個人 40 到 50 歲間的走路速度跟生活是否平衡,就能預測他日後老化的情形。
最棒的部分是,這兩點都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開始改善自己的健康狀況,永遠不會太早或太晚。改善態度與運動習慣並不難,也不需要花大錢才能做到。
丹尼斯建議,人到中年,可以開始檢視自己對老化的態度,並作調整。有些人對於老化的態度是正面而接受的。有些人則是負面而逃避的。我們需要在這兩者中間取得平衡,用正面的態度接受老化,同時了解老化是可以延緩的。
多動,才能控制老化
BLSA 目前仍持續進行中,研究員還會有更多的發現。領導該研究的費魯奇醫師(Dr. Ferrucci)指出,「最棒的是,我們有機會控制老化。如果每個人老化的現象都一樣,就表示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能改變老化。但我們已經發現,每個人都可以優雅地老去,有些生活習慣健康的人已經為我們示範了這一點。」
我們都可以從今天起,採取簡單的步驟,控制自己的老化。調整自己對老化的態度。跟對老化有健康態度的朋友來往。
然後,站起來,開始養成走路的習慣。訓練自己的平衡感。這不複雜,每天只要多運動一點點就好。別想太多,開始動就對了。
最後,你不需要昂貴的「抗老化」醫美產品。生命中最棒的東西都是免費的,控制老化的手段也是。
(本文經合作夥伴 親子天下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從耗時60年的老化研究,學習如何「優雅老去」〉。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