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為什麼我們要選這篇文章】
最近美國、英國、韓國以及台灣的臨床醫師都有留意到「失去嗅覺、失去味覺」似乎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特徵之一。
兒科醫師徐嘉賢特別提供進一步的參考資訊並提醒,「請大家不要太過恐慌,因為還有很多病毒也都會引起這些可能,請與臨床醫師討論。」
(責任編輯:戴相文)
失去味覺/嗅覺:代表可能是武漢肺炎的症狀?
今天不是要跟大家聊第268案例:「為何這麼久才發現?」「來源到底從何而來?」是跟大家聊聊另外一個今天(編按:徐嘉賢醫師的撰文日期為 3/28)記者會的重點。
最近美國、英國、韓國、香港以及台灣的臨床醫師都有留意到「失去嗅覺、失去味覺」似乎是新型冠狀病毒的特徵之一。(不是鼻塞而引起的嗅覺變差喔)
而3月28日新增的16例當中,有8位有失去嗅覺或是失去味覺的症狀。
相信不是最近的案例,才出現這個症狀。如果回朔過往的案例,相信也會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至於為什麼3月28日所公布新增加的案例,當中比例會這麼高?猜測是因為 CDC 最近有特別去注意到這一點,抓出來的比例就會比較高。其他國家所觀察到的比例從20%到3分之2都有。所以若回推台灣以往的案例,相信有一定的比例會有這個症狀,只是之前當時大家都沒有太多人留意都。

圖片來源:Unsplash
那麼失去嗅覺或味覺,是新型冠狀病毒獨有的症狀嗎?只要有失去嗅覺/味覺,就代表一定是新型冠狀病毒嗎?
#並不一定
過往流感、其他型的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EB病毒等都曾被發現會引起「病毒後嗅覺異常」postviral olfactory dysfunction,詳細的機轉還是不明,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病毒」所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文獻記錄出現的比例大約為兩成到三成左右。而也有研究提到:嗅覺失去的程度越厲害,味覺的失去比例則越嚴重,乘正比關係。
而美國和英國的耳鼻喉科醫師,都共同呼籲臨床醫師把「失去嗅覺、味覺」納入篩檢的症狀之一。但是需要排除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而引起的嗅覺異常。
至於是不是「永久」的損害,從暫時性到永久性的案例都有。治療方法也眾說紛紜,並沒有一個很好的共識。
回過頭來,如果有感冒症狀,又合併失去嗅覺/味覺,的確是一個值得留意的症狀。對於我們兒科醫師而言,要察覺到嗅覺或味覺喪失,將是一個挑戰,因為孩子不會表達這麼清楚。
很難想像小孩會說:「醫師,我覺得養樂多不好喝,變得沒有味道,我已經失去對他的喜愛了」或者「醫生,我聞不到我自己尿布的味道,這樣我沒辦法知道我有沒有大便」。
請大家不要太過恐慌,因為還有很多病毒也都會引起這些可能,請與臨床醫師討論。
參考資料:
https://www.entnet.org/content/aao-hns-anosmia-hyposmia-and-dysgeusia-symptoms-coronavirus-disease
新聞報導:
https://www.nytimes.com/2020/03/22/health/coronavirus-symptoms-smell-taste.html
一位在紐約工作的台灣醫師整理的臨床心得筆記,裡面也有提到嗅覺/味覺異常,值得參考:
https://m.facebook.com/100000711426349/posts/3096598427040508/?d=n
(本文經 黑眼圈奶爸Dr. 徐嘉賢醫師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 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