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捷運29日起在捷運板南線台北車站2號詢問處旁入口閘門,試辦增設紅外線熱顯像儀,目前設置的是將原 偵測設備溫度的熱顯像儀,改裝成可即時偵測多名進站旅客體溫,偵測區塊中顯示最高溫度,若超過攝氏37.5 度,螢幕將以不同顏色顯示。(中央社記者吳家昇攝)

上週末台灣新增的 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院內群聚事件,透露出了「社區傳播警訊」,新的一週開始,我們更要「警覺、莫恐慌」。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29 公布國內新增5例 COVID-19(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其中4例為北部某醫院的 1 名清潔人員及 3 名護理人員,為一起群聚事件。

指揮中心監測應變官莊人祥也在 2/29 同一天表示,根據「社區傳播」4項定義(包括無法找出感染來源、本土感染個案遠超過境外移入的感染個案數、出現持續及連續性的傳播鏈、廣泛地發生群聚事件),台灣目前已經符合2項,包含:「找不到感染源的比例增加」和「本地感染個案超過境外移入個案數」,他坦言這是「社區傳播警訊」。

個人防護原則升級10件注意事項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兒童急診科主任謝宗學在臉書「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提醒:「台灣已經邁入武漢肺炎疫情的下一階段,雖然沒有大規模的社區疫情,但已經有明確『社區傳播』的警訊和首例『院內感染』,所以個人防護原則建議需要進一步升級」:

1. 出門即戴上口罩。因為可能無症狀但有傳染力,自己或接觸的人都可能是感染者 ,戴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2. 若身體不舒服,即使在家中也要戴上口罩,儘量離家人距離兩公尺以上,不和家人一起用餐。

3. 非必要不要踏進醫院。若不得已需要進入醫院,戴緊口罩,確實執行手部清潔。

4. 不要參加任何非必要的集會活動。

5. 非必要不要出國,世界各國多已淪陷。

6. 儘量不要去人潮壅擠的地方。

7. 嚴格執行手部清潔

8. 抑制自己揉鼻子揉眼睛的習慣。

9. 有過敏體質的人減少接觸可能的過敏原,並用藥物控制過敏反應,減少不自覺觸碰身體黏膜的動作。

10. 規律生活作息,均衡飲食,不要太勞累,維持正常免疫力。

再參考 中央社 報導世界衛生組織(WHO)在 2/28發布的「世衛及中國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聯合專家組考察報告」,示警2019年冠狀病毒疾病有極強傳播力,截至 2/20 共 5 萬 5924 例實驗室確診病例中,發現患者10項典型症狀,包括:

87.9% 發燒
67.7% 乾咳
38.1% 倦怠
33.4% 有痰
18.6% 呼吸急促
14.8% 肌肉或關節痛
13.9% 喉嚨痛
13.6% 頭痛
11.4% 發冷
5% 噁心或嘔吐

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指出,80%確診病例為輕症至中度。

所以若是自己身體有以上症狀,即便是輕微的症狀,出門就戴上口罩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很重要也很容易忽略的是,即使在家中也要戴上口罩。就算完全沒有症狀,最近也記得就算是和家人一起吃飯,也要用公筷母匙唷!

參考資料:

「Dr. E 小兒急診室日誌」臉書

《中央社》〈 世衛示警武漢肺炎病毒傳播力強 公布患者10大典型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