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VO》導讀:

明天早餐吃什麼?若你身負料理全家早餐的重任,鐵定每天都得煩惱這個問題。其實只要一顆蛋,就能玩出各種變化。

文/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日本食育生活顧問 蔡慶玉

從一顆蛋開始

哥哥上完家政課回來,很開心地煮白煮蛋給我吃。小時候,我們常一起煮,但不如在學校教的仔細,每個步驟都不馬虎。我喜歡吃八分鐘蛋,蛋黃有點熟又不會太熟;小朋友們喜歡吃十分鐘蛋。

白煮蛋當早餐很方便,不太需要用到大腦。只要水滾把蛋放進去就可以了。蛋其實很有營養,日本女性時尚雜誌也常提倡吃早餐,建議每天至少一顆蛋外加一杯番茄汁。

蛋的應用題

蛋的變化可以很多,我最常用的有六種,剛好在一週內變化,星期天休息。

第一變是白煮蛋

可用切法再變。切對半、三角形,或是用方便的小工具一刀切成八薄片。最近有個有趣的小工具,趁蛋還熱熱的時候,放進哆啦A夢或是小白兔模型裡塑形,非常可愛。給小朋友吃的撒一點岩鹽,大人可以講究一點,撒松露鹽或是玫瑰鹽。

第二變是荷包蛋

可用單面或雙面煎再變。煎單面時,放一點水加蓋,蛋黃就會被蛋白包起來,很漂亮。我家弟弟喜歡快煎好時加上一片起司。除了單雙面的變化,沾醬又可以再變,像是胡椒鹽、醬油、番茄醬、ソース、辣椒醬,或是從台灣帶來的海山醬。

有一次煎雙面蛋時,不小心把蛋黃打破了,結果意外受到兩兄弟好評,而且所需時間更短。我想起台灣早餐店的蛋餅,的確會故意弄破蛋黃。

第三變是炒蛋球

從Scrambled eggs(編按:炒蛋)進化來的,是最簡單和最受小朋友歡迎的作法,我們家兩兄弟從離乳食品開始吃到大。鍋熱油熱之後,放入打好的蛋汁,用長筷繞圈圈,大約一分鐘,就會出現圓圓的蛋球。

第四變是玉子燒

一顆蛋加一匙糖和一匙醬油。用小方型的玉子燒鍋,鋪一層後折半再倒入蛋汁,再折一半,反覆幾次就是很多層的玉子燒。可以用高湯再變化成鹹的口味,或加牛奶和奶油,變成西式口味。

其實,玉子燒要煎得漂亮,難度有點高,需要些技術。據說,日本美食達人們要評論高級壽司店的等級,常會用玉子燒來當標準。平凡中見偉大!

第五變是茶碗蒸

一顆蛋加三倍水,用高湯調味。可用配料做變化:加蝦子、雞肉、香菇、銀杏、三葉香菜。

我們家的哥哥,除了日式茶碗蒸,也很喜歡吃台式蒸蛋。作法更簡單,只要醬油和大蒜,加點油吃起來口感更滑嫩。晚餐家裡若沒什麼菜時,可以立即變出一道。我好心地介紹給同學的媽媽,結果孩子們反應普通,倒是爸爸們頗為驚豔,晚上加班回來,配啤酒當下酒菜。

用大同電鍋煮的日式茶碗蒸。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提供

最後一變──殺手鐧布丁

假設小朋友所有的蛋料理都不喜歡吃,至少應該不會拒絕布丁吧。布丁雖然是甜點,但基本上由蛋和牛奶組成,是「營養好物」!市面上的布丁加很多糖,比較不健康,如果在家裡現做,半糖就很好吃。

變化成布丁牛奶,更加營養。我家哥哥從台灣回來,常把布丁放進高腳杯、加上牛奶,用吸管喝有手搖杯風。這一招,讓朋友家胃口小小、幾乎可以當仙女的女兒,開心地了好幾天。

倘若用烤布丁來計算,基本上有六單位的蛋白質,加上一杯牛奶,大約含有兩百五十毫克鈣質,營養滿分!最重要的是,孩子願意開開心心地吃,不用三催四請,布丁牛奶對媽媽來說,就是功德一件。

最愛的放學點心是冰冰涼涼的「燒」布丁。(指日語的烤布丁,不是台語。)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提供

養成吃早餐習慣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吃想吃的,漸漸地有胃口,自然就會開始嘗試其他的東西。一步一步來,我也漸漸不用再當那位急死人的太監,畢竟吃飯是皇帝自己的事情。

每天一顆蛋

吃早餐的習慣,可以從一顆蛋開始。也許很多人會質疑:只有一顆白煮蛋喔?但仔細想想,這一顆蛋裡面含的營養素,是可以孵出一隻雞的。早餐一定要吃,就算只吃一顆蛋也很棒。

弟弟自己做的蛋包飯最好吃。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提供

幸福從早餐開始

《日本食育師媽媽物語:天天忍不住要做早餐,日日擁有美好親子晨光》

這裡買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日本食育師媽媽物語:天天忍不住要做早餐,日日擁有美好親子晨光》,由 商周出版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