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VO》導讀:

面臨沈重的工作壓力時,有些人會選擇用「買東西」紓壓,然而,購物帶來的快樂往往不會持續太久,進而容易讓人落入不斷消費的迴圈中。

曾經從事廣告業,不斷鼓吹購物的塔拉‧巴頓,在因緣際會下,成為一名「勸人少買」的極簡主義倡導者。他認為想要真正擺脫過度消費,比起斷捨離,其實最該學會的是挑選耐用、實用、合用的物品。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塔拉.巴頓

你現在已經學會如何不被行銷人員操弄,可以開始過著惜物愛物的生活了。要開始這種生活,要考慮的不只是「現在的你需要買什麼」,而是「你在一生之中最需要什麼」。

沒錯,你要考慮的是「生命的意義」。這會是場艱深的探索,但我會盡全力幫助大家。

我們在終日奔波忙碌之餘,很少會靜下心想,我們想帶給這個世界什麼?有什麼東西是只有自己才能創造的?我所謂的創造,未必要和藝術有關。只要活著,就會創造出一些東西。它可以是為家人提供的平靜安全的生活環境,可以是你為別人帶來的歡笑,也可以是一個獲獎的藝術品。但對我而言,這些創造都一樣重要。

你也許已經很清楚自己的人生目的為何。如果不是,以下的作業也許能幫你找出答案。

發掘人生的目的

每個人的精力都有限,不可能樣樣精通。你想窮一生之力去實現的理想是什麼?你在有生之年最想創造的是什麼?請回答下列問題,並不假思索地寫下答案。

你上次感嘆時間過得好快時是什麼時候?

你會為了什麼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

你小時候對什麼最有興趣?

如果你有必定成功的把握,你最想做什麼?

有什麼事是你就算沒成功的把握,也願意去做的?

你想幫忙解決世上哪些問題?

有什麼事會讓你得到平靜和力量?

找出你熱愛的事物

雖然要花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這項作業,但完成後絕對會獲益良多,所以請耐心做完這項作業。

◉請列出你最想去做或嘗試的12件事,如嗜好、工作和社交活動等。就以我為例,我想做的事包括寫作、探險、創立一項事業、當兒童福利志工、騎馬、和親朋好友聯絡,和參與改革運動。

◉現在請每個月全心投入其中一件事。請記錄你在做每件事時的感受,和你那個月的感受。想想你為何會有那種感受。舉例來說,你騎馬時感到和動物的親密互動,學會騎馬而感到驕傲,或是和馬友在一起的快樂。

◉請想想你的愛好和理想,以及你追求的目標和你的價值觀有什麼關聯。

想像自己已經死了

現在要請你為自己寫訃文。你或許會覺得這樣很觸霉頭,但人生自古誰無死。我們該在意的是,該如何利用待在這個瘋狂世界的有限時間,做些更有意義的事

因此請想像你在101歲的高齡時壽終正寢了,並從你的某位至親好友的角度寫一篇訃文,再從某位工作或社團伙伴的角度寫一段感言,這個社團也可以是你未來想加入的社團。你覺得他們會怎麼寫?

如果你覺得這樣做太病態,那你也可以為自己寫一篇小傳,包括過去和未來,文長在一頁以內。你可以這樣寫,「從前有個名叫某某的人,他從事的是某某工作,他的一生過得很精采,」接著再詳述細節。

知行合一

請回頭看看你做過的3個作業,並找出其中的共同之處。雖然你還沒開始全心投入某個愛好,但你從你挑選的愛好中,就可以看出你重視什麼。

你對自己一定有更深的認識了,請記下你的發現。

現在請根據你對自己的認識,寫出5句話,說明你的理想和志願。我就以我的理想和願景為例子,為大家示範。

我要盡可能滿足我的好奇心,去發掘這個美妙的世界,了解各種不同的觀點。

我要努力造福地球和人類。

我要利用我的創意,從事藝術創作、寫書和提出新想法。

我要和親朋好友建立深厚的關係。

我要為我未來的家庭打造一個幸福和具啟發性的環境。

我知道我在朝著這些目標努力時,我也會過得更自在。如果你在未來一年的練習中,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也可以稍微修改你的目標。但因為這些理想和願景,都是你根據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個人特質而找出的,因此它們應該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如果方便的話,請把你的願景貼放在你每天看得到的地方。常常改變貼放的位置,免得你因為習以為常就對它視而不見。請持續這樣做,直到願景深深烙印在你的腦海裡。

你的目標和購物習慣

想要買某個東西時,請問問自己:「它和我的人生目標有關嗎?」在下一章,我會帶大家好好分析自己所有的物品,那時你也可以想想這個問題。舉例而言:

◉沙發:充氣沙發能讓我和親朋好友交流,因此有意義。

◉更大的電視:電視是提供資訊和娛樂的窗口,但大一點的電視並不能幫助我實現我的理想。

◉一頂遮陽帽:它能在我探索世界時確保我的健康,因此有意義。

◉五頂遮陽帽:它們只會造成雜亂,並不能幫我達到目標。

◉一輛嚴重污染的車:開這種車是很特別的體驗,但卻違反我保護地球的理想,因此我應該找個污染較低的代步方法。

禁得起時間考驗的購物法

報廢有兩種,物理性報廢和心理性。「不過時」也有兩種,一種是物理性,一種是心理性。我在第十一章會介紹物理性不過時,也就是在購買各種商品時必須考量的實用因素,但心理因素也一樣重要。

預測未來是一件很困難的事,這就是電影《回到未來2》(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錯得離譜的原因。電影中說,在2015年飛天汽車會變得很普及。但事實真是如此嗎?要預測我們未來的喜好就更困難了。

童年的喜好會出現巨大的變化。就以我為例,我已經不再想要獅子王的羽絨被、電子雞,或小到露出臀部的短褲。但我們在25歲後,喜好就會漸漸定型,有些喜好甚至一生都不會改變。請利用以下的作業找出你的喜好。

喜好的共同點

喜好的改變,會讓你在購物之後又悔不當初,或是重複購買,造成浪費。為了避免這種事,請你觀察看看你在過去十年喜歡的變化,並從其中找出不變的因素。你特別要注意的是下列因素:

◉顏色、紋理和圖樣:舉例來說,我喜歡的是蛋殼藍綠色,木紋和蕾絲花樣。但我對塑膠就不太感興趣。

◉樣式:我喜歡工業風的房屋、雕刻家具、連衣裙和復古風電用品。

◉文化影響:舉例而言,我最近十五年很喜歡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時代劇、新懷舊風格和咖啡館文化。

這項作業應該能讓你在購物時更注意你的喜好。如果你依長久的喜好購買大部分的物品,當你想有所變化時,就能買些小東西,反映出你「隨興所至」的喜好。

品牌能做為精挑細選的參考嗎?

品牌有什麼意義呢?Jo Malone的蠟燭如果換個名字,還會一樣芳香嗎?品牌的出現,最早是做為品質的保證。這種方法已經延續了好幾千年。古龐貝城的大麵包上有印著品牌,以標明它是出自哪家麵包廠。

這種品牌標示是有意義的。你能藉此知道哪家麵包廠用的麵粉最好,不是用白堊或頭皮屑魚目混珠。

在現在,購買特定品牌商品,已成為人們最愛的表現自我的方式之一。但就判斷品質而言,品牌已經不具指標意義。

這是因為品牌在目前代表的已不僅僅是品質。你可以買到兩件相同大小,相同品質和相同剪裁的黑色運動衫,但一件的標價只有7美元,另一件卻要價35美元。這兩件運動衫唯一的差別,就是其中一件的胸口有個白色的小污點。

我的一位好友曾一針見血地指出:「現代世界的最高明的伎倆,就是利用品牌讓人們掏更多錢買相同的商品。」

我們的老朋友克莉斯汀在1930年就發現這個現象了。但她卻對此現象卻有不同的解讀。以下就是她的說詞:

「你可以用500字的實驗分析,向一位有意購買蜜粉的女士介紹。但她最後仍會以兩倍的價錢,購買有相同的化學成分的法國撲蜜。這是因為有人透過廣告,抬高了這個法國品牌的身價。」

弗雷德里克告訴廠商的重點是,不必告訴消費者產品的細節。不管他們的產品是否真的比較好,只要能專注於行銷,他們就能提高價格。這對數以百萬計的製造商而言,自然是何樂而不為。

廠商花了數十億美元進行品牌建構。這項策略太成功了,從此只要看到某個品牌商標,我們對它旗下商品的觀感也莫名其妙地有了大幅變化。

在某個實驗中,一群3到5歲的小孩被要求試吃兩種炸薯條,並描述兩者口味的差異。兩種薯條其實是一模一樣的,只是一種是用沒有印刷的包裝紙裝著,另一個則被包在麥當勞的包裝紙內。幾乎所有的小孩都說,有麥當勞商標的包裝紙裝著的薯條比較好吃。我之前問過把Jo Malone蠟燭換個名稱,它還會一樣芳香嗎?當然會一樣。

我們如果也參加測試,很可能會覺得換名稱的Jo Malone蠟燭,比不上有商標的蠟蠋芬芳。我們喜歡的品牌甚至會成為我們身分的一部分。有些研究顯示,當我們喜歡的品牌受到批評時,我們的自尊心也會受到打擊。真是不可思議。

找出符合你的價值觀的品牌

以下的作業將能幫助你利用精挑細選的原則,在常見的品牌中挑選自己要的東西:

◉請寫下6項你最重視的價值。如果你還不清楚你最重視的價值為何,那可以想像你在挑選終身伴侶時最重視的條件,例如正直和可靠。你在挑選品時也該注重這些價值。

◉請想想你目前最愛用的品牌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你必須做些功課才能找出答案。)

◉如果它們不符合你的價值觀,請要求它們改善。

學習忠誠

本書的主旨之一,就是要幫助你了解,有些物品其實很符合你的特殊需求,因此必須好好珍惜那些能讓你受用很多年的東西。

然而,我們對物品的忠誠度已經愈來愈低。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大家又很怕趕不上潮流,因此我們都變成一群怪人,總是不斷觀望。因為更大、更好的商品將陸續出現。

那我們到底該怎麼做?

暢銷書《梅森罐》(The Mason Jar)的作者詹姆斯.羅素.林格費爾(James Russell Lingerfelt)說過,我們決定和某人長相廝守時,必須先問自己9個重要的問題。我徵得他的同意,借用這九個問題作為我們挑選物品的標準。

下次想買什麼時,請好好把物品當作人,思考以下問題,以決定你是否要和它們「廝守一生」。

1. 我對他們的認識有多深?(我是否做夠了研究,它們是否會有些我意想不到的毛病?)

2. 我能告訴他們我的祕密嗎?(這個品牌的顧客服務和道德紀錄好嗎?)

3. 我們相對無言時,是否仍很自在?(如果沒有那些誘人的廣告,我還會覺得這個產品很有吸引力和有趣嗎?)

4. 我知道這個人會對我造成怎樣的改變嗎?(這個產品和我相配嗎?還是它會讓我變得不像自己?)

5. 我是被他們的心和個性所吸引嗎?(這項產品除了實用價值外,對我還有其他意義嗎?)

6. 他們之所以欣賞我,是因為喜歡現在的我嗎?(這個產品能滿足我當下的需求嗎?)

7. 他們對未來的願景,和我的願景沒有衝突嗎?(這個產品是否能滿足我未來的需求?)

8. 他們是如何對待他們最愛的人?(這個產品的風評如何?)

9. 他們是否把滿足我的需求列為第一要務?(這項產品能反映出我的特質和價值觀嗎?或它只是在自吹自擂?)

請記下作業中的這些問題,並在購物時隨身攜帶。你選上某個產品後,就要和它常相廝守。

要把購物當成像婚姻一樣重要的事:

「我們就要展開共同生活。從今以後,我們將同甘共苦,互相扶持。你會盡忠職守,我也會好好珍惜你,不會在新款產品一上市,就把你換掉。」

「我現在宣布你和網路電視結為伴侶。」

有人感動到要哭了嗎?

擺脫過度消費的選物哲學

精準購買

這裡買

延伸閱讀

「極簡生活?但那是我的回憶啊!」讓人難以斷捨離的「生灰系」物品 TOP 10

CNN、BBC、《歐普拉雜誌》力推的「333 精簡穿搭計畫」:從心簡單,活出最豐盛的自己

努力過頭的女生包包總是很大!想整理人生?練習一下「小包包哲學」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精準購買:比「斷捨離」更極簡、永續的究極之道》,由商周出版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