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你是個對於「拒絕」感到焦慮的人嗎?總誤以為責任都扛在自己身上,因此,對於他人的要求都照單全收,儘管那並非你的本意。

知名主持人馬東,同時為米未傳媒CEO,其製作的說話達人選秀節目《奇葩說》造成極大的迴響,可見「說話藝術」的價值。蔡康永便是該節目導師之一,這份機緣讓兩人加強了彼此對說話抱持的信念,而這次,他也大力推薦了馬東的作品。

就讓馬東與你分享說話的技巧,擺脫「拒絕」的焦慮心理吧。

(責任編輯:陳奕安)

文/著名主持人、米未傳媒 CEO 馬東

最好的拒絕,是換個方式接受

〔善於拒絕的人,往往也是善於開條件的人。〕

【可能遇到的問題】

平時的工作已經忙不過來了,老闆還常常加碼,不斷分派新任務,我該怎麼拒絕這種不近人情的要求呢?

常見的說法:「不行啊!老闆,我手上有這麼多事了,實在沒時間處理啊!」

更好的說法:「沒問題!老闆!可是您看我手上已經有這麼多事了,要保證工作品質和進度的話,我希望您派兩個幫手給我,可以嗎?」

【為什麼要這樣說】

對於不合理的要求,誰都會想拒絕。但是很多人並沒有意識到,所謂的「不合理」,通常都不是「不可能」,而是「缺乏條件」。比如,上司交代的任務看似強人所難,但可能是因為時間或者資源不足,沒有辦法保質保量地完成。

所以,當你想對這種挑戰說「不」的時候,不妨換個角度,用成長性思維來分析—如果這個時候說「是」,需要額外增加什麼樣的條件?具體的做法,就是從接受老闆的要求開始。但是,不是無條件地滿足對方所有要求,而是有條件地接受,也就是以接受工作為籌碼,換取更多的資源。

預約你的下一次加薪機會
實行向上管理的 3 個理由與 2 個絕招
讓老闆都聽你的!
→ 立即領取 VO 台灣職場向上管理秘笈

比起直接拒絕老闆,讓對方覺得你是「製造困難」的人;只要接受工作,對老闆來說,你就成了想要「解決問題」的人。而且,你提出的條件,其實就是拒絕老闆原本「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想法。

但是,你一提出「要完成這件工作,我需要什麼條件」時,在老闆眼中,你就是態度積極、想幫公司解決問題的員工。這時候,你不僅並非麻煩製造者,老闆還會為了讓工作進行得更順利,主動配合你,考慮是否該提供更多資源,還是重新安排這個計畫。

當然,有些老闆只願意分派工作任務卻從來不肯給資源,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爭取授權、預算和人力資源之外,你還可以考慮「時間資源」的置換。比如說,老闆緊急交給你一項任務,規定必須三天之內完成。這時候,你就可以藉機跟老闆置換「時間資源」,一邊表態說自己很樂意臨危受命;另一方面,為了保證工作品質,勢必需要推延其他任務的截止時間,請老闆批准。

如果老闆交給你的事情真的很緊急,通常不會不答應這個要求,甚至還會主動增派人手來幫你。結果你的工作總量不一定會增加,但在老闆眼中的印象已經是大大加分了。

事實上,如果最開始就一口回絕老闆,並不會讓你之後的工作更輕鬆。等你忙完手邊的事,還是會有新的工作、新的任務。反倒是透過交換籌碼獲得資源,你可以在同樣的工作負擔上,贏得老闆更多的讚賞。

【延伸思考】

這種跟老闆談判的技巧,除了可以用來交換工作上的資源,也可以用來交換實質的獎勵。比如,你覺得最近加班太多次,就可以在老闆交代新任務的時候說一句:「新任務沒問題!只是這陣子忙得亂七八糟,趕完這份工作,您要答應讓我放假啊!」

只要不涉及原則性的問題,任何拒絕其實都是某種談判。而既然是談判,接受與不接受,都不是絕對的,而是有條件的。善於拒絕的人,往往也是善於開條件的人。

「聰明的拒絕」有這樣一種邏輯:以現有的條件我做不到,可是換個條件的話,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的。

你是學設計的嗎?幫我設計logo吧!

〔如果你真的想拒絕,就不能推託和逃避,而是要直接消除對方的誤解。〕

【可能遇到的問題】

我是一名設計師,很多朋友都叫我幫忙製作圖片和海報。但幫了這個忙之後,我不但得不到酬勞,還得不到對方的重視和感謝。我該如何拒絕這樣的要求呢?

常見的說法:「不好意思,最近真的沒時間。」

更好的說法:「不好意思,正因這是我的專業,所以實在沒辦法隨便幫。」

【為什麼要這樣說】

很多專業人士,都會陷入被人要求免費幫忙的尷尬。比方做翻譯的人,經常被要求「順手」翻譯些外語資料;當律師的人,經常接到電話想「稍微」了解一下法律建議。而這些人,事後往往不會想到要支付相應的報酬。

這倒未必是因為他們小氣—如果是請人搬磚的話,他們應該不會只說一聲「謝謝」就完事。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人們對某樣事物是否值錢的認知,往往都流於表面。有很多勞動的價值,像是醫生的專業建議、設計師的設計方案等,它需要花費的時間、人力和物力,不像搬磚那樣直觀,所以經常被忽略。

甚至外行人會覺得:「你不是專業的嗎?你只需要動動嘴,給我提些建議就能幫到我,這對你來說絲毫不費力,我為什麼還要付錢呢?」所以,如果你的職業不太容易讓人看到你的付出,就特別容易被人占便宜。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拒絕被人占便宜,就要直接消除他對你專業價值的誤解。具體到說話技巧上,你可以先說:「正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所以這個忙,實在沒辦法隨便幫。」然後再視具體情況來詳細解釋給對方聽。

舉個例子來說,臺灣的知名相聲演員馮翊綱同時也在大學教課。上課時經常有學生會起鬨,讓他講個段子。遇到這種情況,馮翊綱在每學期的第一堂課開始前,就會先介紹一個他的原則:老師我是講相聲的,所以上課時我絕對不會講笑話,因為我一說笑話,你們就得給錢才能聽。

他的意思是,講笑話是我的專業,不是我的嗜好。既然是我的專業,我就不能隨便亂來,不然就是不敬業了。所以,一旦我講了笑話就得收錢。不然,不是你們對不起我,是我對不起自己的專業。像這樣軟中帶硬的說法,就比冷冰冰的拒絕要好得多。而且學生聽完之後,更能感受到專業人士對自我專業的自信和尊重。

如果以後有人想請你就自己的專業免費幫忙,請記住,專業就是要拿來收錢的,不能隨便給人。所以,你可以這樣跟對方說:「對不起,因為這是我的專業,所以如果我不認真做,我對不起你;而如果我認真做了,我對不起我的專業。這個忙,我實在沒辦法隨便幫。」

專業人士要對得起自己的專業,所以不能降低標準幫忙隨便做;專業人士要對得起自己的行業,所以不能免費幫忙壞行規;專業人士要對自己的價值有自信,不管外行覺得這事有多輕鬆,該有的價格還是得維持。

【延伸思考】

為了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常見的做法是逃避,或是推託說自己很忙。但是,對於專業人士拒絕免費幫朋友,是不合適的。因為當你說自己忙、沒時間,對方通常就會接著說:「沒事,沒事,我對品質不要求,你隨便做一下就好……」

可是,一旦你相信「隨便做一下就好」這種話,結果做出來效果不好,對方就算沒給錢還是會抱怨,甚至會懷疑你能力不行。反過來說,如果你做得很認真,而對方又覺得這不過是你「隨便做」的,你也會覺得委屈。

如果對方以為請你做的事,對你來說只是順手一幫,那麼你可以從「專業標準」這個角度去解釋,讓對方明白經過你的東西,都是你的作品,關係到你的專業形象,所以你不可能隨便做事。而如果要按職業標準認真對待,那就得按職業的標準來收費。話講到這裡,不但維護了你的利益,同時也可以讓對方更尊重你的價值。

另外,人際互動是很微妙的,雖然我們很難要求別人尊重我們的專業,但是當你表現出「不管你怎麼想,我都很尊重自己的專業」,就算你拒絕了別人的要求,對方也會覺得「你的專業是值得他人敬重的」。

》領取 VO 台灣職場向上管理祕笈

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

這裡買

每天聽點新知識!生活過得新穎有趣的秘訣

(本文經合作夥伴 圓神書活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內文來自《好好說話,擁抱高情商》。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