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Brooke Cagle on Unsplash

「嗨!大家好,我是新進公司行銷 team 的 Vida,也可以叫我小 V,以後請大家多多指教。」

每一次進到新的環境,無論是轉職、轉學,或是轉社,難免都會遇到自我介紹,融入新環境的尷尬階段。對於天生就喜歡主動和陌生人攀談的外向型人格來說,這樣的適應期不用太久,而且也較不會感到不舒適。但是對於內向人格的人來說,可以說是天天在苦惱呀!有問題不太敢問,擔心貼到別人的冷屁股,又或是介意別人覺得自己在裝熟,總之要煩惱的事太多了。不過困難來了就要解決,其實只要學會一些人際溝通的小技巧,就能夠讓人在不感到尷尬的情況下,順利建立起人際關係。

知名的正向生活網站 Brightside,就整理出了以下幾項人際溝通技巧,旨在幫助在新建人際關係時覺得手足無措的你:

1. 互惠原則

在玩 IG 時,你有時是不是會回追蹤那些主動追蹤你的人呢?你可能以為這是禮貌的行為,其實這樣的解釋並不準確。在行為學裡其實對於這樣的舉動做出過研究,被稱之為 Reciprocity Liking,中文可譯為「情感上的互惠」。也就是說當人接收到對方的善意時,傾向用善意的態度回覆。而當雙方的心態都在正面時所開啟的對話和關係建立,會更快地渡過尷尬的時期,而進入較為自然輕鬆的狀態。

2. 示弱原則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世界,聽到「示弱」這個建議也太很奇怪了吧!為什麼會希望在認識一個新朋友時,用笨拙的犯錯來破壞第一印象?不過在許多的人類心理和行為學研究,如發表於《Human Learning and Thinking Social Processes 人類學習與思維社會化進程研究》上的研究,都已經證實了人格上的脆弱性實際上增加了個人的吸引力和可信度。不過在使用這樣人類行為原則來建立人際關係時,要記住兩件事,那就是必須確保對方已經認可了你的可靠度和可信度為前提,再來展現。例如精神科醫生可以透過不小心灑出了點咖啡,這樣小小笨拙的行為來建立信任,並說「我的手從來都不是很好,不然就去當外科醫生了」。反言之,外科醫生就不能用這樣的方式,因為手抖的外科醫生,怎麼開刀呢?

3. 鏡像原則

模仿一下對方拿咖啡杯的手勢,或是點頭、用手機的方式,都能夠讓對方感到親切,而想要認識你哦!這樣的人類行為原則被稱之為「鏡像原則」,發表於《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實驗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發現了女服務員在刻意模仿餐廳顧客的行為時,會收到了更高的小費;其實相關的研究還指出在「快速約會 Speed Dating」時,如果女性刻意地模仿男性的說話內容和行為舉止,男性對他的評價會更高。但是請注意,鏡像原則要小心使用,不然會搞得很像是故意學對方的行為來嘲笑對方。應該要做到的目標是讓對方覺得你們之間在認識之前就有了某些的「相似性」,而這些「相似性」能讓建立起關係更容易。

作者簡介:London Walker 倫敦張傑
旅居倫敦,一位善用文字及影像捕捉旅程中風景的男子;在文藝性格外,也摻雜狂愛購物,瘋搶特價的世俗氣質。混搭人格,讓生活更有趣味!
個人網站:http://bit.ly/ALondonWalkerJensenBlog
Facebook:http://bit.ly/ALondonWalkerJensenFB
Instagram: http://bit.ly/ALondonWalkerJensenIG
YouTube:http://bit.ly/LNWJS-subscribe
Line:http://bit.ly/ALondonWalkerJensenLine

參考資料:

Brightside-<8 Psychological Tricks to Make People Instantly Like You

Wikipedia-<Reciprocal liking

《Human Learning and Thinking Social Processes》-<The effect of a pratfall on increasing interpersonal attractivenes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Mimicry for money: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imi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