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Kobe Bryant 作為知名 NBA 職業籃球員,曾贏得五枚NBA冠軍戒指,拿到兩面奧運金牌,四度獲選全明星賽最有價值球員。他在看了電影《追殺比爾》之後,將自己比喻成劇中具侵略性與敏捷度的角色「黑曼巴(Black Mamba)」,並在推特上使用「曼巴精神」象徵自己的生活態度。不論你是不是運動員,你都可以把「曼巴精神」運用到人生的每個層面。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NBA 職業籃球員 Kobe Bryant
「在籃球場上,我無所畏懼。」──Kobe Bryant
這句話的意思是:若我想要在球技裡添加一些新招,我會先觀察,然後盡量立刻把新招融入打法裡。我不怕打鐵,我不怕看起來很笨拙,也不怕覺得羞愧。因為我心裡在想的永遠是最後的結果以及長遠的效應。我永遠把焦點放在一個事實上:要學會新招,就必須嘗試。而一旦學會了新招,我的軍火庫裡就多了一把新的武器。如果要付出的代價是大量的努力以及投失的幾球,我可以接受。
我從小就勤練不懈,求的是要在自己的球技中添加新的元素。每當我在某個人身上或是影片裡看到我喜歡的技巧,我就馬上練習,隔天接著又多練一點,然後去球場使用這個技巧。進入聯盟之後,我的學習曲線很短。只要看到一個技巧,我就可以在心中把它下載下來,然後就能靈活運用。
打從一開始,我就下定決心,我要成為最強的。
我無時無刻不渴望著精進自我,成為最強。我從來不需要任何外在的激勵。
菜鳥球季的時候,有些球探報告說我不夠硬。上場第一次切入禁區,防守者把我打下來,自以為給了我一個下馬威。下一球,我故意進攻犯規,就只是為了讓他們知道我不是好惹的。我要成就偉大,而且我從來不需要別人來催促我。從踏上球場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想要成為主宰。我的心態是:我一定會把你看穿,一定會,不管是艾佛森(Allen Iverson)、麥葛瑞迪(Tracy McGrady)、卡特(Vince Carter)——或者,假如我今天還在場上,詹姆斯(LeBron James)、西河(Russell Westbrook)或是柯瑞(Stephen Curry)。我總是要把我的對手看穿。為了做到這一點,為了看透對手的每一步,我可以付出比任何人要多很多的努力。
對我來說,樂趣就在這裡。
曼巴精神
起初,我以為「曼巴精神」只不過是我在推特上使用的標記,是某個可以琅琅上口的聰明詞彙而已。沒想到它後來展翅起飛了,從此變成一種象徵,代表著更偉大的事物。
曼巴精神的重點不在於結果——而是追求結果的過程。它的重點是你的做法,以及你親身經歷的旅程。它是一種生活的態度。我真心的認為,要盡力養成這種精神,這點非常重要。
每當我聽聞某個優秀的大學選手、NBA球員或是名列《財富》五百強的總裁使用#MambaMentality,我都覺得這個詞彙很有意義。當我聽到人們說自己從曼巴精神中得到啟發,我就覺得一切的努力、所有汗水、每一個凌晨三點起床練球的時刻都值得了。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原因。我透過書頁教導,不只教籃球,也教曼巴精神。
《曼巴精神》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曼巴精神》,由遠流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圖片來源:Kobe Bryant’s 官方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