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Unsplash。
雖然科技的發達讓人與人聯絡變得更加方便,只要一打開網路,我們彷彿跟世界各地的人都沒有距離,親朋好友要出國也不用再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見」,然而,我們有時候還是會感覺莫名地寂寞,好像這個世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
擁有 UC Berkeley 心理博士學位的 Tchiki Davis 認為,我們之所以會感到寂寞,大多時候是因為感受不到與這個世界的連結,所以他提出了幾個「找回連結」的方法。
最直觀的,就是加強與別人的互動。這看起來相當容易,但是,你還記得上一次好好聽別人講話、不被手機干擾是什麼時候嗎?Tchiki Davis 博士指出,「與他人面對面接觸」能夠有效降低寂寞感,像是談話時將注意力放在眼神接觸而非手機上,傾聽對方聲音。另外他還說到,就算只是跟陌生人當面講話,也能減輕寂寞感,像是早上買一杯咖啡,跟店員聊聊天,就能讓你發現:原來我不是一個人的。
不過,一定要靠別人,才能不再覺得寂寞嗎?事實上,Tchiki Davis 博士也提到了一個不一定要透過他人才能克服寂寞的方式,那就是感受「生活中的驚奇(Awe)」。
什麼是「生活中的驚奇(Awe)」?
Tchiki Davis 博士認為,當我們看到新生兒,或是看到壯麗的山景,內心所經歷的那種震撼與喜悅,就是「生活中的驚奇」。一篇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的研究則將「生活中的驚奇」定義成「讓我們體悟到這個世界之大的感受」。
那麼為什麼「生活中的驚奇」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寂寞呢? Tchiki Davis 博士指出,像是當我們站在雄偉的山上,我們能夠感覺到原來這個世界是這麼地大,而我自己存在在這個世界、屬於這個世界的一員,光是這件事就能讓人感覺到與他人、與世界的連結。
怎麼感受到「生活中的驚奇(Awe)」?
心理學家 Patricia Thompson 提到,其實要感受生活中的驚奇非常簡單,重點就是「不把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打開所有感官。他提供幾種容易練習「打開感官」的方法:
#洗泡泡浴
把洗澡這件事當成一場「身體的饗宴」,感受熱水緩緩讓身體溫暖起來,把沐浴乳擠在手上,用手掌撫摸肌膚,聞聞看瀰漫在空氣中的香味,洗完澡後摸摸看肌膚有什麼變化,就像轉變成一個全新的自己。
#隨音樂起舞
不用擔心自己不像舞者一樣專業,讓自己完全沈浸在音樂當中,這個旋律給你什麼樣的感覺?放鬆身體,讓身體自然跟著音樂的旋律、節拍跳起舞步,就像是跟自己的身體對話一樣。
#盪鞦韆
從高處盪到低處,又從低處回到高處,在不斷擺盪的過程中,體驗高低落差產生的興奮感,微風輕輕吹過臉龐,髮絲跟著飛舞,整個身體都跟著放鬆了起來。
#就連呼吸也可以
閉上眼睛,慢慢地、有意識地呼吸,胸腔與腹腔自然地跟著起伏。運動的時候,也可以覺察激烈的呼吸與平常的呼吸有什麼不一樣?呼氣與吐氣,深深感受「活著」的感覺。
而 Tchiki Davis 博士也認為,當我們把金錢花在體驗(experience)上,我們就能感受到自己與世界的連結,像是:
#划獨木舟
划獨木舟的時候要雙手拿著划槳,沒有多的手可以滑手機,加上對於水勢的不熟悉,你必須全神貫注在划獨木舟的當下,感受手臂的肌肉如何用力,當水變得湍急時,你的心跳與呼吸會怎麼調節?你看著目標越來越近,最後終於達成目標時,內心滿滿成就感,讓你心生再度征服另一個路線的念頭。
#品酒
釀造方法、原料種植地的不同,讓酒有各式各樣不一樣的味道,每一次的品嚐,都帶給味蕾前所未有的刺激與驚奇。
看完了這些例子,你有沒有發現,其實要感受驚奇、克服寂寞並不是件難事?重點其實就是「不把任何事物當成理所當然」,當你能夠像孩子般好奇地探索這個世界,就會發現自己活著是這麼幸福的事情,就像詩人葉慈說的:
「這世界充滿神奇,只待我們用心發掘。( The world is full of magic things, patiently waiting for our senses to grow sharper.)」
延伸閱讀:
【為什麼覺得孤獨】人氣作家「厭世哲學家」從莊子看人生:人不是孤島,一起相忘於江湖
【總是陷入不安與焦慮?】職場心理學家:實踐 3 個「禪學心念」,享受更自在的人生
參考資料:
Feeling Lonely? Discover 18 Ways to Overcome Loneliness
20 Ways To Bring A Sense Of Awe To Your Daily Life
Awe, the Small Self, and Prosocial Behavior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