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導讀:
在繁重的工作壓力下,日本知名雜誌《生活手帖》前總編輯松浦彌太郎患上睡眠障礙,不論身心都亮起紅燈。他選擇穿起跑鞋,用「跑步」對抗壓力,一跑就是 9 年。別人問他堅持的關鍵是什麼,他回答「不是毅力,而是『坦率』。」
(責任編輯:翁筠茜)
文/《生活手帖》前總編輯 松浦彌太郎
通常自己覺得好的方式,其實通常都不太正確,我想鞋子尺寸的挑選方法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只要沒有發生什麼大問題,多數人都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而且也不想改變。人們會說「我這樣就好」但實際上並不好。
能坦率接受別人建議、總是認為「應該有更好的方法,是我自己想得太簡單」的人,可以馬上轉換自己的作法和想法,我認為這非常重要。因為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和經驗有限,就算不斷吸收新知想藉此成長也仍有極限。
我已經跑了九年,這九年之間,透過跑步讓我了解自己的見識有多淺薄。每次心想「我竟然連這種事都不知道、我怎麼會這麼蠢」的時候,能否傾聽他人的意見、捨棄過去的自己從零開始,就是日後成功的關鍵。正因為大多數的人都認為用自己的方式工作、生活都沒什麼問題,不需要脫離常軌也無所謂,所以很難從頭徹底改變。
能坦率地反省、放棄以前累積的一切重新開始,有這種勇氣的人一定可以更上一層樓。因為再度重新開始的勇氣,會讓自己的氣度變得更寬廣。
坦率的心情會產生加速度。我年過五十,才深刻了解坦率的人會變得更坦率,而且這份坦率也會變成人類成長的重要動力。
好的跑鞋是跑步的第一步,張鈞甯也在穿的 adidas CLIMACOOL 2.0 跑鞋,透氣又貼合腳型:https://pse.is/GW7K2
那麼,所謂的坦率究竟是什麼呢?
讓我們試著從不同角度來思考看看吧!譬如開始做一件事不難,但是持續做下去就不容易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持續下去,需要的其實不是「毅力」,而是最低限度的「知識」或「智慧」等自己的素養。我們必須重視這些素養,因為這些素養會讓人變得坦率。坦率的人會柔軟地成長並漸漸改變自己的世界。我打從心裡尊敬能自由跨越各種境界,在不同領域中前行的人,但是唯有心境坦率的人,才能有勇氣拓展世界。
「跑步」是一種身體訓練,但也是一種心靈課程,因為跑步非常需要坦率的心。
不害怕改變自己
從這個角度思考,所謂的「學習」就是指今天一整天發現多少自己覺得很棒、很感動的事情。
因為當你發現一件讓你覺得「啊,真好」感到心動的事時,自己也會像變成那樣。若沒有一顆坦率的心,就無法做到這一點。而且如果一直盯著手機畫面跑步,就算身邊有讓人覺得「真好」的事情,你大概也不會發現。
雖然我已經說過很多次,不過一切關鍵還是在於自己是否想改變。因為大家都很愛自己,所以不會輕易改變。就算有人建議你「最好多改變一點」,但心裡難免還是會有抗拒,心想:「我這樣就過得很幸福了,不改變也無所謂吧!」、「你就別管我了。」尤其是年紀越大,累積的東西越多時,就更無法坦率面對自己。
然而,我認為藉由想像自己仍然有成長空間、世界上一定還有自己不知道的舒暢感與幸福感,就能接受日常中細微的新發現。
無法坦率面對自己、無法接受新發現,或許都可以稱為傲慢。以我的例子來說,每天持續採用自己的跑法,最後導致受傷,這件事反而成為改變自己的契機。
雖然因為這件事讓我有了新發現,但是更重要的是坦率接受新發現之後產生的變化。我想要繼續改變下去——這成為我生活的動力,也成為我美好人生的基石。
「貫徹自己的意志」感覺是一種美學,但是現在的我並不這麼認為。我很在意周遭的事物,也想聽聽他人的意見,想要持續改變自己。
我身邊的人常常對我說:「你和以前不一樣了呢!」別人說這種話有時候可能不懷好意,但我不在乎。說這種話的人,只是因為覺得我不再是他們認識的我而感到可惜。但我仍然每天都想改變,因為我還想去看更多以前沒見過的景色,所以就顧不得那麼多了。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只要我能跑,沒什麼不能解決的》,由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首圖圖片來源: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