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需要去找哪一幅畫,找哪一個顏色色系,或從哪一個特別的東西去找靈感,我就是每天到處觀察在都市生活的女生,跟她們交流,去了解她們需要的是什麼,每個城市的女生需要的也有點不一樣。

台灣旅英設計師潘貝寧帶著在倫敦自創的品牌 DEPLOY ,前幾天在華山紅磚區展開 2018 秋冬限時專賣快閃店。還沒走進店裡時,我對 DEPLOY 的品牌印象是「永續時尚」,但對於「永續」這兩個字是有點抽象模糊的,首先想到的是環保,猜想這個品牌應該主打的就是使用生物可分解的天然材質,但在跟設計師潘貝寧聊過之後,更深一層的了解 DEPLOY 正在經營的「永續時尚」,不只是材質這麼簡單

DEPLOY 經營的「永續時尚」,是從根本找尋「穿衣者的需求」,去了解客人的真實生活是怎麼過的,她在生活裡面到底有什麼問題是還沒有被解決的?比如說潘貝寧思考「洋裝為什麼大都沒有口袋?」希望讓女生盛裝時也可以方便放些小物,潘貝寧就因此在洋裝上設計了質感口袋,色塊對比切開,更修飾了女生的身材。

一位正在試衣、在職場上擔任主管的饒慶鈺笑著說:「我認為 DEPLOY 的衣服會『成長』,但這成長的結果是我買的量反而『減少』。

女人的生活就是靈感

「女人的生活就是我們發想的靈感,是我們設計的framework跟design brief,」潘貝寧拿起一件她新設計的黑褲子,「我在褲管後面加一條帶子,風格就完全不一樣,這個褲管的帶子我把它繞到前面的時候,就是完全不同的帥氣感,而且騎腳踏車的時候,褲管就不會捲進輪子去了(笑)。」

「這些其實非常生活化,完全不是理論化的設計特質。說穿了就是要讓女人的生活更舒暢,可以真正更有自信的去展現你身體的優雅,你的大方、你的亮麗,而不是說你穿了一套很漂亮的衣服,就只能僵坐在那不自在,」潘貝寧說,「當女生穿上一件衣服感受不同的時候,她就會想留下這件衣服。

設計被需要,才不是「時尚浪費」

「我們現在女人的生活,越來越忙碌。要做這麼多事情的女人,就像一顆鑽石有不同的光的介面,那我們做設計就要讓衣服也可以迎合女人需要的不同介面。」

「我就是每天到處觀察在都市生活的女生,跟她們交流,去了解她們需要的是什麼。」

DEPLOY 團隊每一季前往十個不同的城市時,潘貝寧幾乎都會去,「因為這樣我才能夠真正了解那邊的人到底喜歡什麼、看重什麼、不習慣什麼、不要什麼,那我就不用去弄一堆不被需要的東西,那完全就是時尚浪費。

經營永續時尚,除了不想設計不被需要的衣服,潘貝寧也希望客人買了一件衣服後,可以穿很久仍然展現美,「我們給客人的穿搭服務,讓客人有一件衣服就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穿法,她可以抵掉五、六件其他的衣服,就不用一直去買。」

好的設計,衣服會「成長」

我現場採訪了一位正在試衣、在職場上擔任主管的饒慶鈺,她笑著說:「我認為 DEPLOY 的衣服會『成長』,但這成長的結果是我買的量反而『減少』。比如說前年我買了一件西裝外套,我再回來逛,前兩年買的外套怎麼多了一個裙子可以搭,或多了一個別的顏色的襯衫,我只要買缺的就夠了。其他的設計品牌不會顧慮這些,結果就是每一季都得成套的買,那一季買了那系列的衣服就只能用當季的品項搭配。DEPLOY 的設計師,都幫你想好了,更重要的是,這理念也會幫助我思考,我買的衣服是設計來穿個5年10年的,所以買的總量是變少了。

潘貝寧說,「DEPLOY 的經典系列,同樣一款布已經用了十年,布的染整堅牢度很強,我們每一季會出兩、三款新的,比如說你買一套suit,如果搭配褲子久了想換成搭裙子,但如果因為布料顏色不一樣又變成要買一個新的suit,我覺得這不合理呀!所以我覺得這些很多小的事情,仔細去想也不是很深奧,那為什麼不這麼做呢?環保的永續不是只是強調材料,而是設計上的一種實用方法。」

潘貝寧希望用這樣的服務影響與感動客人,如果越來越多客人有「永續時尚」的想法,她們就會慢慢開始跟其他人講說,「其實這樣子的消費是比較好的,就真的不會想出去買一大堆也許便宜,但也沒有滿足到她們需要的衣服。

設計焦點要放在人身上

「我覺得焦點就是要放在人身上,其實『永續』也不是一個很抽象的事情,只是把『人』跟『環境』的關係搞清楚,是負責任,而且把永續搞好也是對自己好呀,不是只為了從事一個很高尚的事業,資源沒了就沒了,」潘貝寧微笑中帶著堅毅的眼神。

DEPLOY,英文帶有「部署」的涵義,潘貝寧與她的設計團隊正在一步一步的用心部署,希望扭轉現在浪費資源的時尚,把貼近生活需求的客製化體驗帶給更多人,與志同道合的女生們來一場「永續時尚」。

想追蹤更多 DEPLOY的「永續時尚」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