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unsplash
曾患有抑鬱症,後來透過廣泛研究如何創造更健康、更有意義的生活,而找回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的醫學博士 Susan Biali Haas,天生是個焦慮的人,從她還是小孩時,便一直如此。
對許多人而言,生活中充滿著各種令人焦慮的事情和氛圍,嚴重的話,還可能因為生活或工作上的問題,而失眠好幾天。如果你也容易感到焦躁不安,不妨試試 Susan Biali Haas 的解決方式,讓自己保持冷靜,舒緩焦慮。
1. 學會讓身體放鬆
對抗長期焦慮最主要的方式,就是利用鬆弛反應。根據哈佛 Herbert Benson 博士的研究,這能有效幫助你肌肉放鬆、血壓下降。那麼該怎麼做呢?
首先,你需要一個安靜、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環境,然後調整呼吸,去除雜念。以 Susan Biali Haas 為例,她每天早上會花至少 10 分鐘的時間,來減緩當天的焦慮。她會用手機播放水的聲音,然後深呼吸,放鬆身體,為了有更好的效果,還會專注地閱讀聖經,藉由信仰,幫助自己度過生命中每個困難與恐懼。
2. 在焦慮時,更要深呼吸
人在焦慮、壓力大的情況下,容易呼吸變得急促短淺,但當你在焦慮的狀態下,沒有充足的氧氣,只會讓你感覺更糟。因此,Susan Biali Haas 在每天都會利用「4-6-8 呼吸術」,舒緩自己的焦慮。
所謂的「4-6-8 呼吸術」是指透過鼻子緩緩的吸氣 4 秒,然後在深深地吸入肺部 6 秒,最後,再以嘴巴吐氣 8 秒,只要做過一輪,感覺就會好很多。可以在等紅綠燈,使用手機,或感到特別緊張的時候練習。
3. 如果真的對某個問題感到焦慮,那就給它一個專屬時段
Susan Biali Haas 的一位客戶是個教練,因為身體疾病,而對於未來感到焦慮,無時無刻都在想著,如果病情變得更嚴重,導致日後再也無法工作,該怎麼辦?如果沒了工作,又該如何生活?對她而言,生病的日子裡,每天都如坐針氈,但也因此,焦慮所帶來的肌肉緊繃及腎上腺皮質醇(又稱壓力賀爾蒙)攀升,讓她的病情更難痊癒,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因此,Susan Biali Haas 建議那位教練,每天花一段時間思考讓她擔憂的問題,透過思考,瞭解自己有多沮喪,以及問題可能會導致的最壞情況,然後在第二天同一時段,嘗試解決昨天寫下的讓她擔心的事情。當 Susan Biali Haas 提出這個建議時,那位教練很喜歡這個方式,而且後來也真的為她減輕許多負擔。
4. 寫出擔憂與恐懼
「將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寫下來」已經在許多研究中發現是對我們有益的。可以每天固定一個時間,寫出現在讓你感到擔憂、焦慮、恐懼的事情。
如果你常常因為一些問題焦慮的無法入睡,一躺下滿腦子都在擔憂某件事情,不防嘗試看看,在睡前將問題寫下來,相信對你的睡眠有很大的幫助!
(參考來源:psychology today、susan biali)
(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