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挑選這篇文章】

你的生活快樂嗎?為何許多人擁有充裕的物質生活,卻仍然感受空虛?簡單,是給我們的禮物,在簡單生活後,我們才學會生命的意義。

(責任編輯:蕭如芳)

如果有一天你回到家,家裡空無一物,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應該百分之九十的人是驚慌失措,對於這些極富意義的物品的消失感到難過。《簡單,給我們的禮物》作者約書亞猜想28歲時的他反應就是如此,而且會覺得家裡一定是被搶了。

但是現在,選擇了極簡主義的約書亞卻發現,清空了物品、家裡空無一物的他,比之前更快樂。或許他真的被搶了,被他擁有的物品搶走了自由。從28歲到30歲,他捐出了九成的物品,並且學到最重要的這件事情,讓他覺得自己活出了更有意義的人生。

學到的事

大多數人都知道電影《鬥陣俱樂部》裡泰勒.德頓(Tyler Durden)說的那句話:「衣服不能代表你。」對不對?是的,我可以說,我學到的很多事跟那句話有許多雷同之處。

逐步捐出九成物品

我沒有被搶。我的東西也非一夕之間清空的。我並非某天醒來,就突然把自己絕大多數的東西都給扔了。

我花了一些時間。一開始是一條我沒在穿的褲子,然後擴大成整個地下室裡尺寸不合的衣物,接著從那邊延伸出來,一次一件物品。我每次處理掉一件東西時,就開始質疑起生活中的其他東西。

提出質疑

我開始問自己一些更好的問題,深入了解自己為什麼會擁有這些根本不需要(很多情況下,甚至是根本不想要)的東西。

・我為什麼會買這個?

・我原本可以拿這筆錢做什麼?

・我真的需要這個嗎?

・如果我沒有這個會怎樣?

・必要時,我能用其他東西取代嗎?

・有沒有人比我更需要這個?

我持續對自己擁有的東西提出質疑,同時清理掉愈來愈多的東西。從這裡清掉一整車衣服、那裡移掉一件家具,一次一項,逐步清理,捐出了大部分的物品。就這樣,然後⋯⋯

上星期某天回家時,我走進家門,突然意識到自己擁有的東西已經不多了。我體認到自己原來可以擁有這麼少的東西,但仍然很快樂,仍然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我會繼續對自己的東西提出質疑。我真的需要這張很少坐在上面的沙發嗎?我已經有其他兩條牛仔褲了,還需要這些牛仔褲嗎?手機上有時鐘了,我還需要這只手錶嗎?我需要這個、那個,還有另外那個東西嗎?

另一種監獄

我得說,我並不認為人們擁有的物品本身很邪惡或會害人,只是覺得我們賦予物品太多的意義,那些物品根本就不怎麼重要。我們花在購物上的每一塊錢,都是用工作換來的,而工作是要花時間的──我們最寶貴的時間。時間就是自由。因此,我們的物品可能是搶走我們自由的幕後黑手。

所以我或許真的被搶了,被我擁有的物品搶了,它們搶走了我的自由

不過這種情形已經結束了。我現在已經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我很清楚,我的物品不能代表我。我的東西不能代表我。我的牛仔褲不能代表我。我的電視不能代表我。我的車子不能代表我。我的銀行帳戶不能代表我。我的職業不能代表我。

我遠超過這一切。我是內在的那個自己。我會做很棒的事,但我不是完人。我能完成了不起的成就,但我也會犯錯。我會關愛別人,但有時也會忘記重要的事。我以自己為榮,但有時也會做出差勁的決定。我是凡人,有各種面向,就跟你一樣。

物品就是物品。物品可以被取代,但你不能。物品不重要。生命中有很多重要的事,但物品不包括在內。

我生命中重要的事物,包括我的健康、我的人際關係、我對熱情的追求、個人成長,以及最重要的一點:以有意義的方式對他人做出貢獻。

有意義的生活是用錢買不到的。你只能一天一天地活出有意義的生命。

《簡單,給我們的禮物》

這裡買

 (本文經合作夥伴 書傳媒 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捐出九成物品,他學到這件最重要的事,活出了更有意義的人生〉。首圖圖片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