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沒關係,是愛情啊》劇照。

我們常看到「成功人士的 n 個好習慣」或「領導者的 n 個特質」這類文章,裏頭不外乎有一項特質 ──── 良好的情商,白話一點就是高 EQ 。

不過所謂的「高 EQ」到底是什麼?脾氣溫順、不發怒、總是不慌不忙心平氣和,就是擁有高情商嗎?

美國新罕布夏大學的心理學教授 John  Mayer 多年來致力於情商研究,並發表數篇關論文。他表示人們對於「 EQ」其實抱持很多誤解:「 各式的媒體報導讓我們以為情商就是『情緒控管能力』。事實上,雖然被稱為『情緒智商』,但 EQ 與實際的情緒幾乎沒什麼關聯。

John  Mayer 認為我們應該從這 5 個層面重新認識「 EQ」的價值:

1. 完美主義

「擁有高情商的人,絕不會是一位完美主義者。」

完美主義的背後常常躲著控制慾、拖延、自信低落、過度在意他人眼光等負面價值,但高 EQ 者深知所謂的「完美」根本不存在,他們不會因為追求完美而妨礙任務的進展與目標的實現,也懂得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不會凡事都想干涉。

2. 幸福感知能力

如果你常常感受不到生活的幸福感或工作帶給你的快樂,很可能就是「低情商」的表現。

「對於一件事情感受不到幸福時,人就會產生抗拒心理,你會抗拒社交、抗拒工作、甚至抗拒生活。」

高 EQ 者之所以更容易成功,是因為擁有良好的幸福感知能力。工作的繁忙勞碌不會影響他們從中得到的成就快樂,各種在人際關係上遇到的阻礙也不會讓他們失去對人的喜愛和信任;高情商者知道每件事都有正反兩面。即使在負面處遭受挫折,也不會忘記正面處帶來的幸福

3. 在情緒中處理問題的能力

脾氣好 = 高 EQ 是對情商最大的誤解,事實上所謂的高 EQ 並非沒有情緒,而是「不讓情緒影響你的判斷力與解決問題能力」

憤怒、悲傷、焦慮都是人在遇到問題時很正常的情緒反應,但是「高情商者,能在悲傷中分析,在憤怒中思考。」John  Mayer說。高 EQ 者懂得發怒,因為他們明白帶著情緒處理問題,只會把問題越弄越糟,倒不如先把負面心情宣洩出來。

4. 同理心

「同理心」就是能同理他人情緒的能力。低情商者通常是自我中心,他們容易陷在自己的世界,無法察覺身邊人們的喜怒哀樂,因此經常發言不當、無意中冒犯他人,而給人粗線條或「白目」的印象。

反之,高情商者能敏銳察覺他人的內在情緒,因此更懂得如何應對進退。

5. 環境適應能力

高 EQ 者對於環境變化的適應力很強,也樂於接受新事物、新挑戰。他們深知安逸與一成不變是失敗的源頭,擁抱改革才能進步,這也是促使他們位處領導階級的有利條件。當一件事發生不如預期的變化,他們會立刻進入思考與應對模式,建立計畫並找出解決方案。

立即測驗

(參考資料:psychologytodayinc.com。本文提供合作夥伴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