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hoto via Pexels
《VO》導讀:
PDCA指的是在職場上大家都很熟悉的 Plan(計畫)→Do(執行)→Check(檢核)→Action(改善行動),不論是工作還是自我成長,每次只要5-10分鐘善用「PDCA筆記術」,就能讓事情就會越變越好。
(責任編輯:戴相文)
文/岡村拓朗
PDCA 筆記的填寫方法,第一步先在筆記本上畫出四條線吧!
首先,先拿出 A4 筆記本,若是像大學筆記本那樣左右翻頁的橫線筆記,就橫放使用。接著,請從離頂端約三到五公分的地方,畫出一條橫線,下方則以三條直線分成四等分。
在最上方寫下做為終點的標題或題目。做什麼的PDCA?是什麼時候的PDCA?請加上一個能一目了然的標題。若是今天一整天的PDCA,就不要只寫「20XX年,○月△日」之類的日期,而要加入你的期望,例如:
「今天要成為怎樣的一天?」
「想達成什麼樣的目標?」
若是工作的專案PDCA,就寫上該項專案的名稱以及想達成的目標圖象。
現在你的筆記上應該已經有了用三條直線分割出來的四個欄位(框架)。請從左邊開始,依序將「P」、「D」、「C」、「A」寫在各欄位的最上方,做成標籤。而為了不要與其他填寫內容混在一起,可用四方形框起來,比較容易分辨。
當然如果已經習慣了就不需要特別標明,不過在剛開始的時候,寫出來會比較好,因為在填寫內容的時候會比較容易,之後再重新確認的時候,也能立刻知道是哪個欄位,所以我還是建議要寫出PDCA的標籤。
因為加上標籤也是一種框架力。到這裡,PDCA筆記的基本框架就完成了。
PDCA筆記有多種類型
接下來,我們就來試寫各種類型的PDCA筆記吧。雖然都統稱PDCA筆記,但其實包含了各種類型,例如:
- 紀錄一整天活動的「每日PDCA筆記」
- 為了達成目標的「目標導向PDCA筆記」
- 專案計畫用的「專案計畫PDCA筆記」
其他還有減肥用的PDCA筆記、養成運動習慣的PDCA筆記等。或是想改掉自己的缺點,獲得理想人生這類的PDCA筆記也很不錯。
只是,所有類型的基礎都是「每日的PDCA筆記」。因此接下來,我將說明「每日PDCA筆記」的填寫方法。
「P」計畫:以自己的安排為最優先
那麼,首先來介紹怎麼填寫「P計畫」的內容。
1 在P欄位寫上時間軸
2 從手帳中抄寫今日的預定行程
3 若有手帳中沒寫,但臨時想到的項目也加上去
工作進行時,基本上是以一個小時為時間單位,兩小時或是九十分鐘當然也沒問題,請依你平常習慣的時間單位製作時間軸。可以從早上六點填到晚上十二點,但若想把管理的範圍限制在工作時間,就寫早上九點到晚上六點。
這個時間軸本身也是一種框架,例如明明想早起做些什麼事,若是時間軸延續到凌晨兩點,就會對到深夜為止的時間使用做出安排,結果可能會因熬夜而導致無法早起,所以一定要多加留意。
其次,是要從手帳中抄寫預定或會議等今日的預定行程。
訣竅在於「一定要從自己的安排寫起」。
計畫的基本就是要以自己想做的事為最優先,如果把被交辦的工作——也就是上司或或客戶的預定——放在第一位的話,將永遠無法達成自己的夢想與目標。在這之前,每當被問到「今晚有約嗎?」你是不是常會回答「沒有安排」呢?
預定不是只限於和別人的約定。你之前的「預定」,是不是都只有喝酒聚會、高爾夫、和朋友出去玩等與他人的約會呢?
從今天起,請加入「自己的安排(預定)」。正是因為想運用PDCA達成目標,才更應該把自己的安排擺在第一位。
先決定好「開始」與「結束」時間
然後,不論是哪個預定行程,都先決定好「開始時間」與「結束時間」,也要趁早安排發生問題時可以應對的緩衝時間。
另外,手帳中沒寫的「行動」,只要想到了就寫進去。在手帳中比較常記載的應該多半為與其他人開會或見面的約定,比較少寫到「前往○○」、「製作○○資料」等項目,不過這些在某個時間帶會發生的事,也最好都寫下來。
這就是每天一開始要寫的「P 計畫」。
或許會有人覺得「從手帳把當天的預定抄在計畫框架中還真是麻煩啊……」。但是只要做過就知道,在筆記本上畫線,在開頭寫上今天的主題,再從手帳中抄寫當天的預定,其實花不到五分鐘。
反而可藉此重新確認一天的行程安排,並能做出修正,可謂一舉兩得。
想學整套的《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這裡買
延伸閱讀:
聰明的人不一定 IQ 高但一定超會「善用大腦」!腦科學專家:要為生活製造「緊張感」和「興奮感」
(本文書摘內容出自《讓自己快速進化的PDCA筆記術》,由時報出版社授權轉載,並同意 Vida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